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沉淀溶解平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4 道试题
9-10高三·湖南长沙·阶段练习
1 . 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常采用莫尔法,此法是以K2CrO4为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其实验步骤为:
一、配制0.100mol·L1AgNO3溶液
准确称取AgNO38.50g,溶于500mL不含氯离子的蒸馏水中,摇匀后,贮存于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
二、0.100mol·L1AgNO3溶液的标定
准确称取0.585g NaCl于100mL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后,定量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取所配NaCl溶液25.00mL 3份,分别置于锥形瓶中,加25mL水,1mL 5% K2CrO4溶液,在不断摇动下用AgNO3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砖红色[2Ag+CrO42-=Ag2CrO4↓(砖红色)]。实验测得三次所耗硝酸银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6.32mL。
三、氯化物试样中氯的测定
准确移取25.00mL氯化物试液3份,分别置于锥形瓶中,加入25mL水,1mL 5% K2CrO4溶液,在不断摇动下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砖红色。实验测得三次所耗硝酸银溶液的体积的平均值为VmL。
回答下列问题:
(1)NaCl固体使用前,要将其置于坩埚中加热,并用_____不断搅拌,以除掉氯化钠晶体中的水。
(2)AgNO3溶液需要标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指示剂CrO42-在溶液中存在下列的平衡:2H+2CrO42-2HCrO4-Cr2O72-+H2O,由此判断该滴定适宜的pH值范围可能是___。(填代号)
A.1——6.5     B.6.5——10.5     C.10.5——14
(4)用硝酸银滴定氯离子达到化学计量点时,c(Ag)=c(Cl),若此时要求不生成Ag2CrO4沉淀,c(CrO42-)最大不能超过________mol·L1,因此,实验中对指示剂的浓度有较高的要求。(已知:Ksp(AgCl)=1.8×1010,Ksp(Ag2CrO4)=1.8×1012)
(5)CrO42-的黄色对滴定终点的判断没有影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6)AgNO3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为_____mol·L1,列出计算可溶性氯化物试液中氯元素的含量的式子:____________g·L1
2016-12-09更新 | 9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学高三第六次月考化学试卷
9-10高三·湖南长沙·阶段练习
2 . 重水(D2O)的离子积为1.6×10-15,可以用pH一样的定义来规定pD=-lgc(D),以下关于pD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重水的pD=7.0
B.含0.01mol NaOD的D2O溶液1L,其pD=12.0
C.溶解0.01molDCl的D2O溶液10L,其pD=2.0
D.在100mL 0.25mol/L的DCl重水溶液中,加入50mL 0.2mol/L NaOD的重水溶液,其pD=1.0
2016-12-09更新 | 5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学高三第六次月考化学试卷
3 . 根据化学平衡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NaHA溶液呈弱碱性,则该溶液中下列各种微粒浓度大小排列顺序为:c(Na+)>c(HA)>c(A2)>c(H2A)
B.在小苏打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c(HCO3)=c(Na+)-c(CO32)-c(H2CO3)
C.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足量的NaI溶液,无明显现象产生
D.常温下,稀释0.1 mol/L的氨水,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均下降
2016-12-09更新 | 789次组卷 | 3卷引用:长沙市一中2009-2010年高三第九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卷(化学)
4 . 有关硫化物的几个问题。
(1)H2S在空气中可以燃烧。
已知:① 2H2S(g) + O2(g) 2S(s) + 2H2O(g) ΔH= -442.38 kJ/mol
②S(s) + O2(g) SO2(g) ΔH= -297.04 kJ/mol
H2S(g)与O2(g)反应产生SO2(g)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SO2是大气污染物,海水具有良好的吸收SO2的能力,其过程如下。
① SO2溶于海水生成H2SO3,H2SO3最终会电离出SO32—,其电离方程式是           
② SO32—可以被海水中的溶解氧氧化为SO42—。海水的pH会          (填“升高” 、“不变”或“降低”)。
③ 为调整海水的pH,可加入新鲜的海水,使其中的HCO3参与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④ 在上述反应的同时需要大量鼓入空气,其原因是                 
(3)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深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用化学用语表示由ZnS转变为CuS的过程:           
2016-12-08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湖南省浏阳市高二上学期理科化学试卷
11-12高二上·江西·期中
单选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硫酸锶(Sr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一定时,Ksp(SrSO4)随c(SO42)的增大而减小
B.三个不同温度中,363K时Ksp(SrSO4)最大
C.283K时,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283K下的SrSO4饱和溶液升温到363K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2016-12-08更新 | 590次组卷 | 14卷引用:2016届湖南长沙市长郡中学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6 . 工业上利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3O4、Fe2O3、FeO、SiO2)为原料制备高档颜料——铁红(Fe2O3),具体生产流程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酸溶”过程中Fe3O4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实现“步骤Ⅱ”中分离操作所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玻璃棒和烧杯等;步骤Ⅳ中应选用_______________试剂调节溶液的pH(填字母编号)。
A.稀硝酸 B.氢氧化钠溶液C.高锰酸钾溶液D.氨水

(3)检验步骤Ⅲ已经进行完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Ⅴ的反应温度一般需控制在35℃以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Ⅵ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步骤Ⅴ中,FeCO3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若室温下测得溶液的pH为8.5,c(Fe2+)=1×10-6mol·L-1。试判断所得的FeCO3中是否含有Fe(OH)2 ___________(填“是”或“否”),请通过简单计算说明理由。
(已知:Ksp[Fe(OH)2]=4.9×10-17);
(7)欲测定硫铁矿矿渣中Fe元素的质量分数,称取ag样品,充分“酸溶”、“水溶”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H2O2,充分反应后加入NaOH溶液至不再继续产生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至固体恒重,冷却后称得残留固体bg,测得该样品中F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相等pH=12的氨水和NaOH溶液中和盐酸的能力相同
B.室温下,向NH4H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中性,则c(SO42)>c(Na+)>c(NH4+)
C.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2的CH3COOH和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2[c(CH3COOH)+c(CH3COO)]=3c(Na+)
D.向10mL 0.01mol/L AgNO3溶液中依次滴入2~3滴0.01mol/L NaCl溶液、0.01mol/L NaI溶液,所得沉淀由白色变成黄色,则可推知Ksp(AgI)<Ksp(AgCl)
8 . 将氨水滴加到盛有AgCl的试管中直至AgCl完全溶解,对上述过程的有关解释或叙述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中c(Ag+ )· c(Cl)>Ksp(AgCl)
B.上述实验说明Cl与NH4+间有很强的结合力
C.所得溶液中形成了难电离的物质
D.上述过程中NH3·H2O的电离常数增大
2016-11-21更新 | 242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浏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高考类)
2014·江苏南京·二模
9 . H2C2O4水溶液中H2C2O4、HC2O4-和C2O42-三种形态的粒子的分布分数δ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Ksp(CaC2O4)=2.3×10-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①代表的粒子是HC2O4-
B.0.1 mol•L-1NaHC2O4溶液中:c(C2O42-)>c(H2C2O4)
C.pH=5时,溶液中主要含碳物种浓度大小关系为:c(C2O42-)>c(H2C2O4)>c(HC2O4-)
D.一定温度下,往CaC2O4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CaCl2固体,c(C2O42-)将减小,c(Ca2+)不变
10 . 在t ℃时,AgI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又知t℃时AgBr的Ksp=5×10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t℃时,AgI的Ksp=2.5×1015mol2.L-2
B.图中b点有碘化银晶体析出
C.向c点溶液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可使溶液由c点到a点
D.在t℃时,反应AgBr(s)+I(aq)AgI(s)+Br(aq)的平衡常数K=200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