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酸碱中和滴定的综合考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谷氨酸()是人体内的基本氨基酸之一,家用调味料味精中含有其一钠盐(),谷氨酸一钠与食盐共存时可增强食品鲜味。

(1)根据结构分析,谷氨酸一钠可溶于水,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其中能与反应的基团是___________
(2)谷氨酸分子中,与氨基相邻位置上的羧基酸性强于另一个羧基,原因是___________
(3)甲醛法可测定谷氨酸一钠含量。将一定质量味精样品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36%甲醛溶液,再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溶液进行滴定。
已知:
①滴定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若不加入甲醛,测定结果不准确,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银量法可测定含量。
取m克味精溶于水,加入少量溶液做指示剂,用溶液滴定,当出现砖红色沉淀时达滴定终点,消耗溶液。(味精中其它成分不干扰测定)
资料:为砖红色固体,
①滴定终点时,,为保证能恰好指示滴定终点,此时溶液中的___________
②该味精样品中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Na-23   Cl-35.5)
7日内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2 . 工业上,处理低品位黄铜矿[二硫化亚铁铜(CuFeS2)含量较低]常采用生物堆浸法。堆浸所得的溶液可用于制备绿矾(FeSO4·7H2O)和胆矾(CuSO4·5H2O)。相关流程如下图。

已知:①生物堆浸使用的氧化亚铁硫杆菌(T.f细菌)在pH 1.0~6.0范围内可保持活性。
②金属离子沉淀的pH如下表。
Fe3+Cu2+Fe2+
开始沉淀时的pH1.54.26.3
完全沉淀时的pH2.86.78.3
(1)生物堆浸前,需先将矿石进行研磨,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堆浸过程的反应在T.f细菌的作用下进行,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反应为:CuFeS2 +4H+ +O2 Cu2+ Fe2++ 2S+ 2H2O,第二阶段的反应为Fe2+继续被氧化转变成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3)结合已知推断:生物堆浸过程中,应控制溶液的pH在__________范围内。
(4)过程I中,加入Na2S2O3固体会还原堆浸液中的Fe3+, 得到溶液X。为判断堆浸液中Fe3+是否被还原完全,可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___试剂(填试剂的化学式),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5)过程II中,用H2O2和稀硫酸处理后,CuS完全溶解,用离子方程式表示H2O2的作用是________
(6)绿矾的纯度可通过KMnO4滴定法测定。取m g绿矾晶体,加适量稀硫酸溶解。用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的KMnO4溶液滴定。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为V mL。绿矾晶体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已知: FeSO4•7H2O的摩尔质量为278 g/mol )
3 . 某烧碱样品因部分变质含。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用滴定法测定该烧碱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
【资料】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如下:
酚酞:无色 浅红色 红色
甲基橙:红色 橙色 黄色
【实验步骤】
Ⅰ.迅速地称取烧碱样品0.50g,溶解后配制成100mL溶液,备用。
Ⅱ.将0.1000mol/LHCl标准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零,记录起始读数;用碱式滴定管取20.00mL样品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2滴酚酞;以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一终点(此时溶质为NaCl和),记录酸式滴定管的读数;然后再向锥形瓶内滴加2滴甲基橙,继续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二终点,记录酸式滴定管的读数。重复上述操作两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123
/mL0.000.000.00
/mL21.7221.6821.70
/mL23.7223.6823.70
(1)步骤I中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
(2)样品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相同pH的NaOH溶液中的_____(选填“大”、“小”或“相等”)
(3)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装入标准溶液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4)滴定至第一终点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5)判断滴定至第二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_____色变为橙色。
(6)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_____%。(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7)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得的NaOH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达到第一终点前,锥形瓶中有气泡产生
b.记录酸式滴定管读数V₁时,俯视标准液液面
c.第一终点后继续滴定时,锥形瓶中有少许液体溅出
(8)用上述方法对其它5种试样进行测试,根据表中给出的数值,判断原混合物的成分(用化学式表示)。
式样



式样成分NaOH_______________
2023-11-2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酸碱滴定法是重要的定量分析法,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在不同试剂中加入酸或碱后体系pH的变化如表所示。初始通入0.01molHCl气体加入0.01molNaOH固体

试剂

pH

ⅰ.1 L

7

a

12

ⅱ.0.10 mol 、0.10 mol 配制成1 L的溶液

4.76

4.67

4.85

___________(忽略通入HCl气体前后体系的体积变化)。
②结合化学用语解释试剂ⅱ显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_
③试剂ⅱ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
b.
c.
④由表中数据可知,试剂ⅱ的pH受一定量的酸和碱的影响不大。溶液的这种能对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适当稀释,而保持溶液的pH几乎不变的作用称为缓冲作用。下列溶液具有缓冲作用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HCl−NaCl             b.KOH−KCl             
c. d.
(2)选择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NaOH溶液测定白醋中醋酸的浓度,以检测白醋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测定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国家标准规定酿造白醋中醋酸含量不得低于
①滴定达到终点时的现象是:滴入半滴标准NaOH溶液后,___________
②某次实验滴定开始和结束时。碱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

③已知实验所用标准NaOH溶液的浓度为,根据上述滴定结果可知该白醋__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国家标准。
④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白醋中醋酸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
A.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NaOH溶液
B.滴定前盛放白醋稀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滴定过程中摇动锥形瓶时有液滴溅出
D.读取NaOH溶液体积时,开始时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E.碱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3)若用 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00 mL、浓度均为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滴定过程中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而变化的两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①滴定醋酸的曲线是___________(填“Ⅰ”或“Ⅱ”)。
的关系:___________(填“>”“=”或“<”)。
③若25℃时,的醋酸与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呈中性,则醋酸的电离常数为______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2022-12-02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电位滴定是利用溶液电位突变指示终点的滴定法。在化学计量点附近,被测离子浓度发生突跃,指示电极电位(ERC)也产生了突跃,进而确定滴定终点的位置。常温下,用盐酸标准溶液测定V mL某纯碱样品溶液中的含量(其它杂质不参与反应),电位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的电离程度:
B.a点溶液中存在关系:
C.V mL该纯碱样品溶液中含有的质量为0.084c g
D.c点指示的是第二滴定终点,b到c过程中存在
6 .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某变质烧碱样品(含Na2CO3杂质)中 NaOH 的质量分数。实验步骤如下:
(I)迅速地称取烧碱样品0.50 g,溶解后配制成100 mL溶液,备用。
(II)将0.1000 mol·L−1HCl标准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零,记录起始读数V0;用碱式滴定管取 20.00mL 样品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 2 滴酚酞;以HCl 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一终点,记录酸式滴定管的读数V1;然后再向锥形瓶内滴加2滴甲基橙,继续用 HCl 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二终点,记录酸式滴定管的读数V2。重复上述操作两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123
V0/ mL0.000.000.00
V1/ mL22.2222.1822.20
V2/ mL23.7223.6823.70

(1)步骤I中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装入标准溶液并调零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
(2)溶液中的H2CO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

酚酞和甲基橙指示剂的变色pH范围及对应颜色见表。
酚酞无色
pH < 8.0
粉红
pH 8.0~9.8

pH > 9.8
甲基橙
pH < 3.1

pH 3.1~4.4

pH > 4.4

①滴定至第一终点时,溶液中含碳微粒的主要存在形式为__
②滴定至第一终点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③已知:pKa1= −lgKa1,结合图象可知,H2CO3的pKa1约为__
a.5.0       b.6.4       c.8.0       d.10.3
(3)下列有关滴定的说法正确的是__
a.滴定至第一终点时,溶液中 c(H+)+c(Na+) = 2c() + c() + c(OH)
b.滴定至第一终点时,溶液中 n(Cl) +n() + n() + n(H2CO3) =n(Na+)
c.判断滴定至第二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
d.记录酸式滴定管读数V1时,俯视标准液液面,会导致测得的NaOH质量分数偏低
(4)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NaOH) =__%(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 1 位)
2020-07-08更新 | 325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2019-2020学年下学期第4学段高二化学教与学诊断
7 . 已知某NaOH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 NaOH 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步骤实验:
① 称量 1.0g 样品溶于水,配成 250 mL 溶液;
② 准确量取 25.00 mL 所配溶液于锥形瓶中;
③ 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④ 用 0.10mol/L的标准盐酸滴定三次,每次消耗盐酸的体积记录如下:
滴定序号待测液体积(mL)所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滴定前滴定后
125.000.5020.60
225.006.0026.00
325.001.1021.00

请回答:
(1)称量1.0g 样品,除小烧杯、药匙外,所用到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_
(2)将样品配成 250 mL 溶液,除小烧杯、玻璃棒外,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
(3)用_________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盛装 0.10mol/L 的盐酸标准液。
(4)观察滴定到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为_________
(5)烧碱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
(6)若出现下列情况,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
a.滴定前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
b.在振荡锥形瓶时不慎将瓶内溶液溅出          
c.若在滴定过程中不慎将数滴酸液滴在锥形瓶外
d.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水洗后未用标准液再润洗
8 . 已知某NaOH固体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NaOH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量1.00g样品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
②准确量取25.00mL所配溶液于锥形瓶中;
③滴加3~4滴酚酞溶液;
④用0.10mol/L的标准盐酸滴定三次,每次消耗盐酸的体积记录如下:

请回答:
(1)步骤①中配制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外,还需要 ____________
(2)用______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盛装0.10mol/L的盐酸标准液.
(3)烧碱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
(4)若出现下列情况,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
a.滴定前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 
b.盛放标准液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c. 若在滴定过程中不慎将数滴酸液滴在锥形瓶外
d. 在振荡锥形瓶时不慎将瓶内溶液溅出
2018-01-26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