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电离平衡常数及影响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常用作食品添加剂;亚磷酸是二元弱酸,在工业上是制造塑料稳定剂的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可作净水剂,其原理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2)浓度均为的四种电解质溶液的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
     
①其中符合溶液的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填标号),导致溶液的随温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
时,溶液中_______(用含a或b的代数式表示)。
(3)常温下,将溶液滴加到亚磷酸溶液中,混合溶液的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则曲线_______(填“I”或“II”)表示的对应关系。
_______,常温下,溶液_______7(填“|>”、“<”或“=”)。
2022-12-17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高新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草酸是一种有机二元弱酸,是植物常具有的成分,具有广泛的用途。草酸晶体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易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常温下它的电离常数。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实验证明草酸为弱酸的方案及其现象均正确的有_____。
A.室温下,取溶液,测其
B.室温下,取溶液,测其pH<7
C.室温下,取溶液稀释100倍后,测其
D.标准状况下,取溶液与足量锌粉反应,收集到体积为

(2)草酸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生成价锰离子,医学上常用酸性溶液和草酸溶液反应来测血液中血钙的含量。测定方法是取血液用蒸馏水稀释后,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将沉淀用稀硫酸溶解得到后,再用溶液滴定。
①溶解沉淀时_____(填“能”或“不能”)用稀盐酸,原因是_____
②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③若上述滴定中消耗了的溶液,则该血液中含钙_____g。
④下列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
A.滴定管在盛装溶液前未润洗
B.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的太剧烈,以致部分液体溅出
C.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D.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没用待测液润洗
(3)常温下,向溶液中加入溶液调节,加水控制溶液体积为500mL,测得溶液中微粒的分布系数变化如图所示。

[,x代表]
的电离平衡常数Ka2=_____;当为4.9时,溶液中_____;M点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
2024-03-1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磷能形成多种含氧酸,工业和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
(1)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向10mLH3PO2溶液中加入20mL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后,所得的溶液中只有H2PO2-、OH-两种阴离子。
①写出H3PO2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后形成的正盐的化学式________
②常温下,K(H3PO2)=5.9×10-2,0.1mol/L的H3PO2溶液在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变小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c(H+) B.   C.     D.c(OH-)
(2)亚磷酸(H3PO3)是二元中强酸,25℃时亚磷酸的电离常数为K1=5.0×10-2,K2=2.6×10-7
①试从电离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K1、K2数据的差异________
②亚磷酸溶液中的H3PO3、H2PO、HPO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c(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X2-)=
   
图象中c点对应的c(H+)=________mol/L(只列出计算式)。
(3)25℃时,HF的电离常数为K=3.6×10-4;H3PO4的电离常数为K1=7.5×10-3,K2=6.2×10-8,K=4.4×10-13。足量NaF溶液和H3P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①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上述三种磷(H3PO2、H3PO3、H3PO4)的含氧酸中,c(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用酸的分子式表示)。
②已知:OH-(aq)+H+(aq)=H2O(1)△H=-57.3kJ•mol-1,则0.1mol/LH3PO4溶液与足量0.Imol/L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H2O(1)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填标号)。A.=57.3kJ     B.<57.3kJ     C.>57.3kJ   D.无法确定
4 . 硫酸和醋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科研中用途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①某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则t℃___________25℃(填“>”“<”或“=”)。此温度下,的氨水中,则该氨水溶液的pH=___________
②将室温下pH=11的NaOH溶液aL与pH=2的H2SO4溶液bL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3,则___________
(2)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不同条件对KI溶液(硫酸酸化)被空气中O2氧化反应速率的影响:
①请完成下表(硫酸、KI溶液体积均为5mL,淀粉溶液用量相同):
实验编号T/K实验目的
I29810.1实验I和II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I和III探究反应物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II308
IIIT10.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实验现象判断反应的快慢。为此,该实验中三种溶液混合的顺序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先将KI溶液与淀粉溶液混合,然后再加入硫酸溶液
b.先将硫酸溶液与淀粉溶液混合,然后再加入KI溶液
c.先将KI溶液与硫酸溶液混合,然后再加入淀粉溶液
(3)25℃时,某Na2SO4溶液中,取该溶液1mL加水稀释至100mL,则稀释后溶液中___________
(4)在室温下,蒸馏水稀释0.01mol/LHA(HA为弱酸)溶液时,下列呈减小趋势的是___________。
A.水的电离程度B.
C.溶液中的乘积D.溶液中的值
2023-10-0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线上模拟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填空。
(1)常温下,20mL0.01mol/LKOH溶液的pH为_______,与30mL0.005mol/LH2SO4溶液混合后(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的pH为_______
(2)常温下,pH=11的NaOH溶液aL与pH=1的H2SO4溶液bL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则a:b=_______
(3)已知:25℃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
CH3COOHHClOH2CO3
Ka=1.8×10-5Ka=3.0×10-8Ka1=4.4×10-7
Ka2=4.7×10-11

回答下列问题(温度均为25℃):
①下列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
a.HClO    b.CH3COOH      c.H2CO3
②写出少量CO2通入NaClO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③在空气中直接加热CuCl2·2H2O晶体得不到纯净的无水CuCl2,由CuCl2·2H2O晶体得到纯净的无水CuCl2的合理方法是:_______
④将NaHCO3溶液与FeCl3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4)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大量的碘富集在海藻中,用水浸取后浓缩,所得浓缩液中含有I-、Cl-等离子,取一定量的浓缩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当AgCl开始沉淀时,溶液中为:_______,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8.5×10-17
2022-05-1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砷(As)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行与氮、磷同列。砷有多种化合物,用途广泛。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砷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
(2)1个砷的氢化物分子中含_______个化学键。
(3)砷化镓(GaAs)和氮化镓(GaN)都是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晶体。GaAs熔点为1238°C、GaN熔点为1500°C,GaAs熔点低于GaN的原因是_______
亚砷酸(H3AsO3) 可以用于治疗白血病。25°C,向0.1mol·L-1 H3AsO3溶液中滴加0.1mol·L-1KOH溶液,各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4)人体血液的pH在7.35~7.45,患者用药后人体中含砷元素的主要微粒是_______
(5)25°C,H2AsO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依据是: _______
(6)以酚酞为指示剂,将KOH溶液滴入H3AsO3溶液中,滴定终点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7)b点溶液中:c(K+)_______ 2c(HAsO)+4c(AsO) (选填 “<”“>”或“=”)
2022-04-14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线上期中质量调研化学试题
7 . 砷(As)是第四周期ⅤA族元素,可以形成As2S3、As2O5、H3AsO3、H3AsO4等化合物,有着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常将含砷废渣(主要成分为As2S3)制成浆状,通入O2氧化,生成H3AsO4和单质硫。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已知:


则反应___________
(3)298K时,将和20mL NaOH溶液混合,发生反应:。溶液中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下列不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溶液的pH不再变化       b.
c.不再变化       d.
tnv___________tmv(填“>” 、“<”或“=”);
③若平衡时溶液的,则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_。(用含x、y的式子表示);
(4) H3AsO3和H3AsO4水溶液中含砷的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分别如题图1和题图2所示:

①以酚酞为指示剂(变色范围pH:8.0~10.0),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H3AsO3溶液中,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停止滴加。该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H3AsO4第一步电离方程式的电离常数为Ka1,则pKa1=___________();
2021-11-16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8 . 砷(As)是第4周期VA族元素,可以形成雌黄()、雄黄()、砒霜()、亚砷酸()、砷酸()等化合物,有着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条件下,雌黄和雄黄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应Ⅰ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反应Ⅱ中,若1 mol 发生反应转移,则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亚砷酸可用于治疗白血病,在溶液中存在多种微粒形态。向1L 溶液中逐滴加入KOH溶液,各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的pH关系如图所示。

①体血液的pH为7.35~7.45,用药后人体所含砷元素的主要微粒是___
第一步电离的电离常数为,则___ ()。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填标号)。
A.当时,溶液呈碱性
B.pH在8.0~10.0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M点对应的溶液中:
D.pH=12时,溶液中:
(3)某工业废水中砷含量极高,为控制砷的排放,采用化学沉降法处理含砷废水:向废水中先加入适量漂白粉,再加入生石灰调节pH,将砷元素转化为沉淀。则要除去,溶液中的至少为___________。已知:{,当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时,可认为沉淀完全}。
9 . 砷(As)是第四周期VA族元素,可以形成As2S3、As2O5、H3AsO3、H3AsO4等化合物,有着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常将含砷废渣(主要成分为As2S3)制成浆状,通入O2氧化,生成H3AsO4和单质硫。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As2S3+5O2+6H2O=4H3AsO4+6S。该反应需要在加压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
(2)298K时,将20mL3xmol/L Na3AsO3、20mL3xmol/LI2和20mL NaOH溶液混合,发生反应:AsO(aq)+I2(aq)+2OH-=AsO(aq)+2I-(aq)+H2O(l)。溶液中c(AsO)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下列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溶液的pH不再变化            b.v(I-)=2v(AsO)
c.不再变化          d.c(I-)=ymolL-1
②tm时,v___________v(填“大于”“小于”成“等于”)
③若平衡时溶液的pH=14,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用x、y代数式表示)
(3)常温下,H3AsO3和H3AsO4水溶液中含砷的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以酚酞为指示剂,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亚砷酸H3AsO3溶液中,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3AsO3=H2AsO+H2O
B.常温下,H3AsO4清液中Ka1:Ka2:Ka3=109.3:105.5:1
C.H3AsO4水溶液中存在:c(H+)=c(OH-)+c(H2AsO)+2c(HAsO)+3c(AsO)
D.H3AsO3和Na2HAsO4水溶液可发生复分解反应
2021-12-15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亚硫酰氯(SOCl2)是一种液态化合物,沸点为77℃。向盛有10 mL水的锥形瓶中小心滴加8~10滴SOCl2,观察到剧烈反应,液面上有白雾生成,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逸出。轻轻振荡锥形瓶,白雾消失后,向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①SOCl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蒸干AlCl3溶液不能得到无水AlCl3,将SOCl2与AlCl3·6H2O混合加热,可得到无水AlCl3,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
(2)利用反应2H2S+SO2=3S↓+2H2O可将石油气中的H2S转化为S。研究小组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25℃,向100 mL H2S饱和溶液中缓缓通入SO2气体(气体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测得溶液pH与通入SO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25℃,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lg1.4=0.146
Ka1Ka2
H2SO31.410-26.010-8
H2CO34.510-74.710-11


①25℃,H2S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1
②理论计算b点对应溶液的pH约为___________(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而实验测定b点对应溶液的pH小于理论计算值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③c点时停止通入SO2,并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HCO3固体。溶液中H2SO3溶液和NaHCO3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④请设计实验证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氢硫酸___________(说明操作和现象)。
2020-12-14更新 | 46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