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原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人类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合成过程首先是利用二氧化碳制备甲醇,合成甲醇的反应为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ab均为大于零的数,且ab
_______(用含ab的式子表示)。某研究小组设计合成的路线及的部分应用如图所示,图中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合成甲醇的催化剂时,在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催化剂种类的情况下,对反应器出口产品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如图所示。在以上催化剂中,该反应应选择的最佳催化剂为________________

(3)在研究该反应历程时发现:反应气中水蒸气含量会影响的产率。为了研究水分子对该反应机制的内在影响,我国学者利用计算机模拟,研究添加适量水蒸气前后对能垒较大的反应历程能量变化的影响(如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

①依反应历程图所示,写出有水参与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图3及学过的知识推测,有水参与的历程,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T℃时,将6mol (g)和12mol (g)充入容积为10L的恒容容器中,只发生,初始压强为 kPa,测得体系中剩余(g)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状态Ⅰ所示。

T℃时,0~1min内甲醇的反应速率__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列出计算式)
②保持投料量不变,仅改变某一个条件后,测得随时间变化如图中状态Ⅲ所示,与状态Ⅰ相比,状态Ⅲ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2 . 将CO或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是颇具前景的合成路线。
(1)相比于煤和石油,天然气作为燃料的主要优点有_______
(2)煤的气化可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写出生成水煤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钴系催化剂催化下CO加氢反应的一种路径如下图所示(*表示微粒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形态):

反应生成反应的重要中间体有______________
(4)与二甲醚可发生反应:   。反应中二甲醚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见下图:

_______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a、b、c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
②TK下,向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CO和,反应前;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25%,则TK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
(5)以为原料,电解法制取乙烯、乙烷的装置如图,生成乙烷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当左侧有8.96L(标准状况)反应时,a极区产品中乙烯的体积分数为50%,此时左右两侧溶液质量变化差_______g。

2023-12-06更新 | 422次组卷 | 2卷引用:T17-原理综合题
3 . 通过“CO2—合成气—高附加值产品”的工艺路线,可有效实现CO2的资源化利用。CO2和H2合成甲醇的过程中会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Ⅰ:CO2(g)+3H2(g) CH3OH(g)+H2O(g)   ΔH1
Ⅱ:CO2(g)+H2(g) CO(g)+H2O(g)       ΔH2
下表是几种物质的标准生成热(由对应稳定单质生成1mol某种物质的焓变叫做该物质的标准生成热)。
物质CO2(g)H2O(g)CH3OH(g)H2(g)
标准生成热/kJ/mol-393.5-241.8-201.20.0
(1)反应Ⅰ的焓变ΔH1=___________kJ/mol。
(2)若在绝热恒容容器中仅发生反应Ⅱ,则下列事实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B.容器内温度不变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D.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3)已知反应Ⅱ的正反应速率v=k·p(CO2)·p(H2),逆反应速率v=k·p(CO)·p(H2O),k、k分别为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lgk(k表示k或k)与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直线a、b分别表示k、k随温度的变化。升高温度,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上图A点对应的温度下,向某刚性密闭容器中按n(CO2):n(H2)=4:5的比例充入CO2和H2同时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已知起始时容器内压强为90kPa,10分钟后体系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压强变为70KPa。
①平衡时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kPa-2(用平衡分压表示平衡常数),平衡时氢气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②进一步提高氢气平衡转化率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种不同的方法)。
(5)电催化还原CO2的方法具有催化效率更高、反应条件更温和的优点,CO2在Au纳米颗粒表面电还原的进程如图2所示。据此判断该过程的决速步骤为___________(填“a”、“b”或“c”),电催化还原CO2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024-01-14更新 | 192次组卷 | 2卷引用:T17-原理综合题
4 . 我国科研团队以聚氨酯为电解液(合成路线如图)实现了稳定高效且可遵循环的K—电池。总反应为:,其中生成的附着在正极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内电路中电流由KSn合金经酯基电解质流向羧基化碳纳米管
B.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C.羧基化碳纳米管中引入的羧基可促进电子的转移
D.充电时,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多壁碳纳米管减重36g
2022-01-16更新 | 415次组卷 | 5卷引用:回归教材重难点03 电化学基础知识-【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已知:

写出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
甲醇与水蒸气催化重整可获得清洁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反应为: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______
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减小的是双选 ______
A.加入催化剂                                恒容充入,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从体系中分离                 恒容再充入
甲醇可以氧化成甲酸,在常温下用 NaOH溶液滴定 甲酸溶液过程中,当混合液的时,所消耗的 ______
填“”或“”或“
利用甲醇燃烧设计为燃料电池,如图所示,则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
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为:原料气的加工过程中常常混有一些,为了研究温度及含量对该反应的影响,以、CO和的混合气体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

体积分数
反应温度225235250225235250225235250225235250
生成的碳转化率

由表中数据可得出多个结论.
结论一: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温度越高,生成的碳转化率 ______
结论二: ______
6 . Ⅰ.甲醇是一种理想的储氢载体,我国科学家研发的全球首套太阳能燃料合成项目被称为“液态阳光”计划,可利用太阳能电解水产生H2,再将CO2与H2转化为甲醇,以实现碳中和。
(1)下列关于甲醇(CH3O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甲醇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氧化生成CO2B.甲醇储氢符合“相似相溶”原理
C.甲醇官能团的电子式:D.甲醇分子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Ⅱ.已知,CO2生产甲醇过程主要发生以下反应:
反应Ⅰ.CO2(g) + 3H2(g)CH3OH(g) + H2O(g)   ∆H1= −48.97kJ·mol−1
反应Ⅱ.CO2(g) + H2(g)CO(g) + H2O(g)          ∆H2= +41.17 kJ·mol−1
反应Ⅲ.CO(g) + 2H2(g)CH3OH(g)          ∆H3
(2)反应Ⅲ中,①活化能E()___________E () (填“>”、“<”或“=”);
②该反应在___________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A.在高温条件下自发进行                      B.在低温条件下自发进行
C.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                  D.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3)反应III中,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A、B、C三点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T1时,由D点到B点过程中,正、逆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v ___________v。(填“>”、“<”或“=”)   
②向某恒温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g)和2mol H2(g),下列能说明反应III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_
A.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C.两种反应物转化率的比值不再改变
D.v(CO)=2 v(H2)
③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CO和4mol H2,在p2和T1条件下经10min达到平衡状态。在该条件下,v(H2)=___________mol·L−1·min−1
(4)在CO2加氢合成甲醇的体系中,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若在绝热恒容容器,反应I的平衡常数K保持不变,说明反应I、II都已达平衡
B.若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说明反应I、II都已达平衡
C.体系达平衡后,若压缩体积,反应I平衡正向移动,反应II平衡不移动
D.选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提高甲醇在单位时间内的产量
②已知:CH3OH的选择性=×100%,不考虑催化剂活性温度,为同时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和甲醇的选择性,应选择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并说明其原因
A.高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低压               D.低温高压
原因:___________
(5)我国科学家设计了离子液体电还原CO2合成CH3OH工艺,写出碱性条件下CO2生成甲醇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2024-04-18更新 | 430次组卷 | 2卷引用:题型11 反应原理综合题(25题)-2024年高考化学常考点必杀300题(新高考通用)
7 . 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
I.利用合成甲醇,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已知:a.
b.
c.
(1)计算_______
(2)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之比为1:3的发生上述反应,使用不同催化剂经相同反应时间,的转化率和甲醇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甲醇的选择性
①210-270℃间,在甲醇的选择性上,催化效果较好的是_______
②210-270℃间,催化剂2条件下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能原因为_______
II.工业上用通过如下反应合成尿素。t℃时,向容积恒定为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反应。
(3)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
a.相同时间内,键断裂,同时有键形成
b.容器内气体总压强不再变化
c.
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4)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0307080100
1.6l.00.80.80.8
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t°C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
III.中科院研究所利用和甲酸(HCOOH)的相互转化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可逆的水系金属二氧化碳电池,结构如图所示:

(5)放电时,正极上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若电池工作时产生a库仑的电量,则理论上消耗锌的质量为_______g。(已知:转移1mol电子所产生的电量为96500库仑)
2022-12-29更新 | 411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变式汇编(21-24)
8 . 减少NOx、CO2的排放,实现资源化利用是化学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1)尿素水解生成的NH3催化还原NO是重要的烟气脱硝技术,且为可逆过程。反应过程与能量关系如图1,在以Fe2O3为主的催化剂表面可能发生的反应过程如图2。

①NH3催化还原NO为_______(填“放热”“吸热”)反应。
②上述脱硝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电厂烟气脱氮的反应为:4NH3(g) + 6NO(g)5N2(g) + 6H2O(g)   ΔH<0,现向某2 L密闭容器中分别投入一定量的NH3、NO发生以上反应,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甲、乙两种催化剂的作用下,相同时间内N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3。工业上应选择催化剂_______(填“甲”或“乙”)。在催化剂甲的作用下,温度高于210°C时,NO转化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3)工业以NH3和CO2为原料合成尿素。液相中,合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H3(l) + CO2(l)H2O(l) + NH2CONH2(l) ΔH<0,在液相中,C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初始氨碳比(用L表示,L=)、初始水碳比(用W表示,W=)关系如图4。

①曲线A、B中,_______(填“A”或“B”)的W较小。
②对于液相反应,常用某组分M达到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分数x(M)代替平衡浓度来计算平衡常数(记作Kx)。195°C时,2NH3(l) + CO2(l)H2O(l) + NH2CONH2(l)的Kx的值为_______
(4)氨气可以用于燃料电池,其原理是氨气与氧气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无毒气体和水,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
2023-04-14更新 | 443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8 原理综合题
9 . 转化利用对化解全球环境生态危机助力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化学工作者致力于将转化为各种化工原料。
Ⅰ.早在二十世纪初,工业上以为原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合成尿素。反应分两步:①生成;②分解生成尿素。

(1)活化能:反应①反应___________②(填“>”、“<”或“=”);___________(用含的式子表示)。
II.我国科学家研究电池,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电池中,反应产物为;和单质碳,正极电还原后与锂离子结合形成按以下4个步骤进行:


③___________;

(2)写出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III.利用和重整技术可获得合成气(主要成分为),重整过程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反应i:
反应ii:
不同配比随温度变化对出口合成气中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3)对于反应,试比较点和的转化率:___________(填“>”、“<”或“=”下同);平衡常数___________,当一定,有利于提高平衡转化率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高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高压       D.低温低压
(4)当,温度高于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024-02-05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T18-原理综合题
10 . 甲胺铅碘(CH3NH3PbI3)用作全固态钙钛矿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敏化剂,可由CH3NH2、PbI2及HI为原料合成,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甲胺的反应为CH3OH(g)+NH3(g)CH3NH2(g)+H2O(g) ΔH。已知该反应中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kJ·mol-1
共价键C—OH—ON—HC—NC—H
键能/(kJ·mol-1)351463393293414
(2)上述反应中所需的甲醇,工业上利用水煤气合成:CO(g)+2H2(g)CH3OH(g) ΔH<0。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CO和2 mol H2通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当改变某一外界条件(温度或压强)时,CH3OH的平衡体积分数φ(CH3OH)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①平衡时,M点CH3OH的体积分数为10%,则CO的转化率为_______
②X轴上a点的数值比b点_______(填“大”或“小”)。某同学认为上图中Y轴表示温度,你认为他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
(3)工业上可采用CH3OHCO+2H2来制取高纯度的CO和H2.我国学者采用量子力学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了在钯基催化剂表面上甲醇制氢的反应历程,其中吸附在钯基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甲醇(CH3OH)脱氢反应的第一步历程,有两种可能的方式:
方式A:CH3OH*→CH3O*+H* Ea=+103.1 kJ·mol-1
方式B:CH3OH*→CH+OH* Eb=+249.3 kJ·mol-1
实验证实甲醇裂解过程主要历经的方式为A,试推测可能的原因_______
下图为计算机模拟的各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该历程中,放热最多的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PbI2与金属锂以LiI­Al2O3固体为电解质组成锂碘电池,其结构示意图如下,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Li+PbI2=2LiI+Pb,则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5)CH3NH2的电离方程式为CH3NH2+H2OCH3NH+OH-,电离常数为Kb,已知常温下pKb=-lg Kb=3.4,则常温下向CH3N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至c(CH3NH2)=c(CH3NH)时,溶液pH=_______
(6)常温下,PbI2饱和溶液(呈黄色)中c(Pb2+)=1.0×10-3 mol·L-1,则Ksp(PbI2)=_______
2023-05-15更新 | 328次组卷 | 2卷引用:01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型集训之催化剂、活化能与反应历程(解析)-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大题逐空突破系列(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