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子的构型及相关理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6 道试题
1 . B2O3的气态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硼酸(H3BO3)晶体结构为层状,其二维平面结构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分子中B原子分别采用sp杂化、sp2杂化
B.硼酸晶体中层与层之前存在范德华力
C.1molH3BO3晶体中含有6mol氢键
D.元素第一电离能:B<Be
2024-01-30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同周期并相邻,Y是组成水的元素之一,Z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W原子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判断正确的是
A.未成对电子数目:X>Y>Z=WB.第一电离能:Z<X<Y
C.的分子结构呈平面三角形D.电负性:X<Y<Z
2024-01-27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3 .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2−和B+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C、D为同周期元素,C的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D元素最外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其中C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
(2)与元素A同族的简单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填分子式),请从原子结构和键参数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___ ;A与B形成化合物B2A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3)C和D反应可生成组成比为1∶3的化合物E,E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
(4)基态D原子的核外电子有___________种空间运动状态;基态D原子核外占据最高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的形状为___________
2024-01-27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巫溪县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4 .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基态铬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
B.用电子云轮廓图描述2Py原子轨道的形状:
C.氨气分子的VSEPR模型:
D.基态碳原子的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6 . 下列离子的VSEPR模型与离子的空间立体构型一致的是
A.B.C.D.
2023-12-21更新 | 627次组卷 | 42卷引用:重庆市九龙坡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题
7 . 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可用作聚氯乙烯的染色剂和稳定剂。已知:不溶于水和乙醇;是粉红色不溶于水的固体;是棕褐色不溶于水的固体。
Ⅰ.制备
某实验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和流程制备

(1)步骤ⅱ,滴入5%,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步骤ⅲ,待溶液中停止产生气泡后,缓慢加入浓盐酸,在85℃水浴中加热,所得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抽滤、洗涤、烘干得到产品。洗涤过程需要用到冰水和无水乙醇,使用无水乙醇的原因___________
Ⅱ.产品结构分析
(3)中存在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填标号)。
a.离子键   b.范德华力   c.非极性共价键   d.极性共价键   e.配位键   f.氢键
(4)中含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
Ⅲ.实验探究
(5)实验小组在制备过程中发现溶液中直接加入不被氧化,据此认为加入浓氨水和氯化铵对的氧化产生了影响,提出以下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
猜想1:加入氯化铵溶液,增强了的氧化性。
猜想2:加入浓氨水形成配合物,增强了离子的还原性。
实验编号试剂现象
1无明显变化
2a无明显变化
3b溶液变为深红色,且出现棕褐色沉淀
实验结论:猜想1不合理,猜想2合理。
①a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
②步骤ⅰ中氯化铵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023-12-12更新 | 448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以银锰精矿(主要含、MnS、)和氧化锰矿(主要含)为原料联合提取精银、Mn及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于
(1)“浸锰”是在溶液中使矿石中的锰元素浸出的过程,能同时去除,且有利于后续银的浸出,矿石中的银以的形式残留于浸锰渣中。
①“浸锰”过程中,发生反应,推断:___________(填“>”或“<”)。
②在溶液中,银锰精矿中的和氧化锰矿中的发生反应,则浸锰液中主要的金属阳离子有___________
(2)“浸银”时,使用过量、HCl、的混合液作为浸出剂,将中的银以形式浸出。
①将“浸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浸出剂中的作用:___________
(3)“电解精炼”时,将粗银粉进行“固态化”处理,制成“粗银电极”,下图为电解精炼银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___________极为“粗银电极”(填“a”或“b”)。
②若b极有少量红棕色气体产生,则生成该气体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当电路中通过电子时,b极质量增加2.16g,则b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电解溶液提取Mn以及,写出在阳极获取的电极方程式___________
2023-11-02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9 . 已知:手性碳原子是指与四个各不相同原子或基团相连的碳原子。在半导体生产或灭火剂的使用中,会向空气逸散气体,如等。它们虽是微量的,有些却是强温室气体。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
A.是平面型分子B.分子中有两个手性碳原子
C.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小D.分子可以与HCl反应生成
10 . 化合物A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也用于医药,其结构如图所示。已知:W、X、Y、Z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的某种单质是生命活动中不能缺少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的阴离子中,键和键的比为
B.的中心原子分别采取sp杂化、杂化
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主要原因是Z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大
D.由W、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显酸性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