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乙二胺(H2NCH2CH2NH2)能与Mg2、Cu2等形成稳定环状离子,其中Cu2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更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铜的第二电离能小于锌的第二电离能
B.乙二胺中2个N原子均可与Cu2形成配位键
C.Cu2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更高是因为Cu2半径大,配体之间的斥力小
D.基态Mg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为9
2024-04-02更新 | 190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B卷)
21-22高二下·全国·单元测试
2 . 配位键
(1)概念:由一个原子单方面提供_____________,而另一个原子提供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化学键,即“电子对给予—接受”键。
(2)表示方法:配位键常用A—B表示,其中A是_____________孤电子对的原子,叫给予体,B是接受孤电子对的原子,叫_____________
如:H3O的结构式为;NH的结构式为
(3)形成条件:形成配位键的一方(如A)是能够提供_____________的原子,另一方(如B)是具有能够接受孤电子对的空轨道的原子。
2022-12-16更新 | 429次组卷 | 1卷引用:【知识图鉴】单元讲练测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01讲核心
3 . 配合物
(1)概念:通常把金属离子或原子(称为_____________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如[Cu(NH3)4]SO4、[Ag(NH3)2]OH等均为配合物。
(2)组成:配合物[Cu(NH3)4]SO4的组成如图所示:

①中心原子:提供 _____________ 接受_____________的原子。中心原子一般都是带正电荷的阳离子(此时又叫_____________),最常见的有过渡金属离子:Fe3、Ag、Cu2、Zn2等。
②配体:提供_____________的阴离子或分子,如Cl、NH3、H2O等。配体中直接同_____________的原子叫做配位原子。配位原子必须是含有_____________的原子,如NH3中的N原子,H2O中的O原子等。
③配位数:直接与中心原子形成的_____________的数目。如[Fe(CN)6]4中Fe2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__
(3)常见配合物的形成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有关离子方程式
滴加氨水后,试管中首先出现_____________沉淀,氨水过量后沉淀逐渐_____________,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滴加乙醇后析出_____________色晶体Cu2+2NH3·H2O=Cu(OH)2↓+2NH、Cu(OH)2+4NH3= [Cu(NH3)4]2+2OH、[Cu(NH3)4]2+SO+H2O [Cu(NH3)4]SO4·H2O↓
溶液变为_____________ Fe3+3SCN=Fe(SCN)3
滴加AgNO3溶液后,试管中出现_____________沉淀,再滴加氨水后沉淀_____________,溶液呈_____________Ag+Cl=AgCl↓、AgCl+2NH3=[Ag(NH3)2]+Cl
(4)配合物的形成对性质的影响
①对溶解性的影响:一些难溶于水的金属氢氧化物、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氰化物,可以溶解于氨水中,或依次溶解于含过量的OH、Cl、Br、I、CN的溶液中,形成可溶性的配合物。如Cu(OH)2+4NH3=[Cu(NH3)4]2+2OH
②颜色的改变:当简单离子形成配离子时,其性质往往有很大差异。颜色发生变化就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根据颜色的变化就可以判断是否有配离子生成。如Fe3与SCN形成硫氰化铁配离子,其溶液显_____________
③稳定性增强
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配合物中的配位键越_____________,配合物越_____________。当作为中心离子的金属离子相同时,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体的性质有关。例如,血红素中的Fe2与CO分子形成的配位键比Fe2与O2分子形成的配位键强,因此血红素中的Fe2与CO分子结合后,就很难再与O2分子结合,血红素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从而导致人体CO中毒。
2022-12-15更新 | 534次组卷 | 1卷引用:【知识图鉴】单元讲练测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01讲核心
4 . 铜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Ⅰ.金属铜的原子堆积模型如图-1所示,

(1)该晶胞中每个Cu原子周围最近距离的Cu原子数目为_______
Ⅱ.能与等形成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
(2)向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生成中除了配位键外,还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填字母)。
A.离子键B.金属键C.极性共价键D.非极性共价键
(3)将CuO投入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氨浸”,控制温度为50~55℃,pH约为9.5,CuO转化为溶液。
①CuO被浸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结构中,若用两个分子代替两个分子,可以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化合物,由此推测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
(4)可以与乙二胺()形成配离子,如题图-2所示:

③H、O、N三种元素的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④乙二胺分子中N原子成键时采取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乙二胺和三甲胺均属于胺,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很多,原因是_______
Ⅲ.将含有未成对电子的物质置于外磁场中,会使磁场强度增大,称其为顺磁性物质,
(5)下列物质中,属于顺磁性物质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B.       C.
2022-11-11更新 | 1387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B卷·能力提升练)-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晶体硅是制备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原料,电池板中还含有硼、氨、钛、钙等多种化学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常利用____区分晶体硼和无定形硼,二者的关系是互为____;第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B元素排在第____位,其基态原子能量最低的能级电子云轮廓图为____
(2)N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____区;该元素形成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同族元素磷的氢化物沸点高,其原因为_____
(3)①[Co(NH3)6]3+的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形,Co在中心。[Co(NH3)6]3+中,1个Co提供____个空轨道,该配离子的作用力为_____(填字母)。
A.金属键        B.离子键        C.共价键          D.配位键          E.氢键
②若将[Co(NH3)6]3+中的两个NH3分子换成两个Cl-,可以形成_____种不同的结构。
(4)一种由Ca、Ti、O三种元素形成的晶体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与Ti紧邻的Ca有___个。
2022-08-25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6 . 过渡元素铜的配合物在物质制备、尖端技术、医药科学、催化反应、材料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推测胆矾(CuSO4•5H2O)的结构示意图可简单表示如图:

用配合物的形式表示胆矾的化学式为_____;SO的空间结构为____,其中硫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
(2)Cu能与(SCN)2反应生成Cu(SCN)2。1mol(SCN)2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____(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黄绿色,则溶液中铜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写微粒符号);向上述溶液中滴加浓氨水,先有蓝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浓氨水后,沉淀溶解,溶液变为深蓝色。沉淀溶解的原因是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Cu单独与氨水、过氧化氢都不反应,但能与氨水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2022-08-22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4 综合检测(提升卷)
7 . 水合硫酸四氨合铜在工业上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印染、纤维、杀虫剂及制备某些含铜的化合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B.的配位数是6
C.分子中键的键角大于分子中键的键角
D.的配位能力:
8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水合铜离子的模型如图I,该微粒中存在极性共价键、配位键、离子键
B.晶体的晶胞如图II,距离最近的组成正四面体
C.氢原子的电子云图如图III,氢原子核外大多数电子在原子核附近运动
D.金属Cu中Cu原子堆积模型如图IV,为面心立方堆积,Cu原子的配位数为8
2022-08-22更新 | 35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本专题复习提升
9 . 关于[Ti(NH3)5Cl]Cl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心原子的配位数是6
B.Ti的化合价为+3价
C.1mol[Ti(NH3)5Cl]Cl2含有σ键的数目为15NA
D.含1mol[Ti(NH3)5Cl]Cl2]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产生2mol白色沉淀
10 . 关于化学式[TiCl(H2O)5]Cl2⋅H2O的配合物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配位体是Cl-和H2O,配位数是9
B.配离子是[TiCl(H2O)5]2+,中心离子是Ti4+
C.内界和外界中的Cl-的数目比是1:2
D.加入足量AgNO3溶液,所有Cl-均被完全沉淀
2023-06-25更新 | 359次组卷 | 74卷引用: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模块综合质量检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