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 道试题
1 . 某校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加热装置和夹持装置均已略去,装置气密性良好,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先将装置B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酸接触,装置C中产生白色沉淀时,立刻将装置B上提。
①进行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装置C中产生的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③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④装置C中产生白色沉淀后,立刻将装置B上提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将装置A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装置A微微加热,装置A中产生无色气体。
①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用装置F向装置E中鼓入空气后出现红棕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一段时间后,装置C中白色沉淀溶解,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过氧化钠可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供氧剂,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进行验证(A是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装置,C中盛放的是过氧化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中发生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H+=CO2↑+H2O
B.B中盛放饱和NaHCO3溶液,目的是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C.C中每转移0.2mol电子,产生O2 0.1mol
D.D装置是安全瓶,防止E中水倒流进入C中
3 . 氯化铁主要用作饮水的净水剂和废水处理的沉淀剂,还可在印染工业用作靛蓝染料染色时的氧化剂和印染媒染剂。
Ⅰ.利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O、)生产三氯化铁晶体()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此法具有工艺条件温和,操作方法简单,容易形成规模生产等优点。

(1)硫铁矿烧渣与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
Ⅱ.学习小组对催化分解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与现象如下表:
操作现象
溶液颜色迅速变深后又变回原色,并产生较多气泡
(2)分解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证明了的催化作用,其催化机理可表示为___________
Ⅲ.为了验证反应中之间转化关系的存在,再另取a、b两支试管,进一步实验。
已知:实验中所用的溶液放置了两周以上,其中杂质不影响的检验,且此溶液遇会出现蓝色沉淀、遇呈绿色。
(4)试管a中盛有10%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溶液,反应开始后立即滴入溶液,出现蓝色沉淀,说明有___________生成。
(5)试管b中盛有蒸馏水,向其中滴加3滴溶液后,再滴加某溶液,试管内溶液变为绿色,设置该实验的目的为___________
2021-12-29更新 | 3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是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备Cl2,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装置B有安全瓶作用,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___________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应依次放入:湿润的有色布条、___________、干燥的有色布条。
(4)装置E中潮湿的Cl2与Na2CO3反应,生成NaHCO3、Cl2O气体和另一种盐,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
(6)反应G中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7)设计最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E中生成的固体中存在HCO___________
5 . 某小组报探究性质:
【实验一】的溶解性和水溶液的酸碱性
步骤实验操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在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1g和1g,各加入10mL水,振荡全部溶解,得到透明溶液部分溶解,试管底部有少证固体
将步骤①的试管中溶液分别分成两份,其中1份溶液中各滴加2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溶液变浅红色
在步骤②的另两份溶液中各滴加2滴10%盐酸,振荡没有气泡产生产生少量气泡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的溶解度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的溶解度。
(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碳酸氢钠溶液呈酸性
B.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都呈碱性
C.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都呈酸性
D.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碳酸氢钠溶液呈中性
(3)溶液和少量盐酸反应生成,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二】的热稳定性

观察到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物质装置B中现象装置C中现象
无明显变化开始断断续续产生气泡,一会儿后,,没有气泡,溶液保持澄清
白色粉末变蓝色开始断断续续产生气泡,一会儿后,产生连续气泡,溶液变浑浊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4)加热时,装置C中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6)加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实验三】探究溶液、溶液分别与溶液反应。
步骤1:在2ml溶液、2ml溶液分别滴加溶液,都产生白色沉淀,后者有少量气泡。
步骤2:加热热饱和溶液,产生大量气泡。
(7)加热溶液产生气泡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溶液和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021-11-15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某学习小组探究的性质:
(1)【观察】描述其颜色、状态:___________
(2)【预测性质】从元素化合价来看,中氧元素显___________价,它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填“氧化性”“还原性”或“氧化性和还原性”)。
(3)【设计实验】探究反应情况
取少量粉末于试管,加入适量蒸馏水,产生气泡,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到木条复燃。振荡试管,使固体全部溶解,不再产生气泡时,将溶液分装甲、乙两支试管。向甲试管中撒少量粉末,又产生气泡;向乙试管中滴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立即褪色。
①一般认为,反应过程分两步:
第一步,;第二步,___________(补充化学方程式)。
②为了进一步证明上述反应过程真实性,取少量粉末于试管,加入蒸馏水,使固体全部溶解,不再产生气泡时滴加几滴稀硫酸酸化的淀粉溶液,若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则证明结论成立。(已知:淀粉溶液遇变蓝色。)
(4)【归纳总结】根据反应生成完全反应,参与反应的氧化剂质量为___________
(5)【问题与讨论】通过上述探究,你认为实验室保存注意什么问题?答:______
2021-11-15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实验目的: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
(1)称取铁钉(碳素钢)放入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并收集到气体
①甲同学认为中除外还可能含有。若要确认其中是否含有,应选择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溶液
②乙同学取(标准状况)气体通入足量溴水中,然后加入足量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到干燥固体。据此推知气体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分析上述实验中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量有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气体Y中还有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装置A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简述确认气体Y中含有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
(5)如果气体Y中含有,预计实验现象应是___________
8 . “绿色化学”走进课堂,某学习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氯气与金属钠反应”的实验。实验操作:钠与氯气反应的装置可作如图改进,将一根玻璃管与氯气发生器相连,玻璃管内放一块黄豆粒大小的金属钠(已吸净煤油),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溶液的棉花球。先给钠预热,到钠熔化成小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浸有溶液的棉球主要用于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进来与钠反应
B.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C.从实验现象上判断钠的熔点较低
D.钠有很强的还原性,本质原因是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该电子很容易失去
9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证明酸性:H2SO3>HCl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SO2+Ca(ClO)2=CaSO3↓+2HClO
B.去掉装置C不影响实验效果
C.反应过程中装置D中溶液的颜色变浅但不褪去
D.通过本实验可得出非金属性:S>Cl
2021-07-20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10 . 实验室探究溶液反应的原理,装置如图,实验中Y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前先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
B.Y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
C.浓硫酸可以改为浓硝酸
D.将换成氨水,Y中也产生白色沉淀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