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8 道试题
1 . 张居正归家居丧期间,万历皇帝命其他内阁辅臣:“有大事毋得专决,驰驿之江陵,听张先生处分,”而万历中期以后,首辅赵志皋对皇帝说道:臣实不敢以一人自专,遇事必计议而后请行,本下必商榷而后拟票。材料所述现象说明(     
A.内阁的职责没有明确B.内阁阁臣间相互制衡
C.皇帝对内阁不再信任D.内阁权力来源于皇权
2024-03-0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雷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明朝废除丞相后,皇帝需要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工作压力成倍增加。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逐渐形成。此机构是(     
A.中书省B.枢密院C.内阁D.礼部
2024-03-0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寒假验收考试历史试题
3 . 明太祖将皇太子之外的其他皇子分封到各地,镇守一方。年龄较长的藩王,拥有3个卫,1个卫的兵士最多有1.9万名;年龄较小的藩王也有1个卫,兵士至少有3000名。明宣宗时期削除诸王的卫,藩王不得拥有卫成为定制。这一变化(     
A.减轻了政府军费支出压力B.提高了明朝军队的战斗力
C.缓和了诸藩王之间的矛盾D.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治理
2024-03-0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指出,河南数岁蝗旱水灾为民患,牧民者多失抚字,甚者又侵渔剥削之,而按察司官未尝有一人言者,坐视民病而不留意,何补于用?之后逐渐形成了巡按制度、督抚制度,巡按御史和督抚是中央派往地方的监察官员,直接对皇帝负责。明朝的这一措施体现出(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断激化
C.吏治腐败导致明朝衰败D.地方官员的行政权力被削弱
2024-03-0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谨按兵部职方清吏司,掌天下地图、城隍、镇成、烽堠之政,其要害重大者,莫如九边,而事之不可臆度者,亦莫如九边。本兵之在朝廷,九边之枢也,其机自职方始,非考验素定,宁无负明时之委任耶!焕不敏,承乏是司,窃用惧焉!乃拣集堂稿,博采边疏,询诸边将、译使,有所闻遂书之册,积久编次成书,分类备考。我国家……混一寰宇,东至辽海,西尽酒泉,延袤万里。中间渔阳、上谷、云中、朔代,以至上郡、北地、灵武、皋兰、河西、山川联络,镇屯带甲四十万,据大险以制诸夷,全盛极矣。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镇守皆武职大臣,提督皆文职大臣,又以山西镇巡统驭偏头三关,陕西镇巡统驭固原,亦称二镇,遂为九边。弘治间设总制于固原,联属陕西诸镇,嘉靖间设总督于偏同,联属山西诸镇,镇戍之严,未有过于今日者。

——摘编自(明)魏焕《皇明九边考》(1542年以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设立九边重镇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皇明九边考》的史料价值。
2024-03-02更新 | 17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调研(一)历史试题
6 . 明仁宗至嘉靖时期,内阁虽因皇帝的不同需要而呈现出地位作用不稳定的现象;万历以后,随着宦官群体的逐步专权,内阁地位则不断下降,“及后,中(宦)官愈重,阁势日轻”。据此可知,内阁(     
A.依附皇权而存在B.地位等同于宰相C.凌驾于六部之上D.均无法干预政务
7 . 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明成祖朱棣正式迁都北京,改称京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北京作为一个政治、军事的中心,就近指挥长城一线的军事防御,抵抗蒙古族的军事进攻,保证国家的统一、从这一点来说,明成祖迁都北京是正确的。……假如成祖当时不迁都北京,自以身当敌冲,也许在前两次蒙古人入犯时,黄河以北已不可守,宋人南渡之祸,又要重演一次了。

——据吴晗《明史简述》《吴晗论明史》整理

材料二   永乐帝像乃父一样期待元朝蒙古人最终成为明朝中国的一部分。他将首都设在北京,因为那个地点最适宜管理这样的领土。在任何情况下,永乐帝及其继承者宣德帝(14261436年在位)都没有试图将草原排除在外。

——【美】阿瑟·沃尔德隆《长城∶从历史到神话》

材料三   辽、金、元时期,北京已逐渐显露出作为控制游牧与农耕两大区域的独特优势。……事实上,元朝“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就集中表现在北京的政治中心与江南经济中心的有机结合上。正如钱穆所言∶“元代建都燕京,米粟依然全赖江南,当时遂创始有海运。”南北相互依存,相互支持,集中反映着唐末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新趋势。只有统摄南北各自的优势,才能稳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才能有效管控农耕与游牧两大区域。……成祖迁都北京,是明朝前期政治的重大转折,也是15世纪初叶中国历史的重大变化,解决了中国多民族交融新格局时代的定都难题,使"大一统"中国从此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摘编自田澍《明朝迁都北京与多民族国家治理》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二者肯定明成祖迁都北京的相同理由。
(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分析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利弊。
2024-03-0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永乐初期,明成祖选翰林院讲读、编修入内阁,参预机务。明朝中期后,内阁兼领六部尚书,明神宗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更是权倾朝野,明朝阁臣的品级也由正五品变成了正三品。上述变化表明,明朝(       
A.中枢决策机构发生异变B.内阁地位逐渐提升
C.内阁逐渐成为法定机构D.皇权受到内阁制约
2024-03-0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历史试题
9 . 明朝司礼“为十二监中第一署,其长与首揆对柄机要”,“内官监视吏部,掌升选差遣之事,今虽称清要,而其权俱归司礼矣”,“然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这反映出明朝(     
A.权力制衡关系构建B.内阁受司礼监领导
C.中枢决策机制异化D.宦官专权局面出现
2024-03-0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同盛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六次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明代阁臣的入阁方式,长期以皇帝直接任命为主。明神宗万历十九年后,由各部院大臣与科道官员会同推荐人选,奏请皇帝点用的廷推变成“祖宗定制”,成为入阁的唯一方式;明熹宗天启年间,朝臣进而要求皇帝点用在廷推名单中居于首位者。上述变化表明(     
A.制度建设服从皇帝需要B.决策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C.皇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D.内阁辅政逐渐趋向合法
2024-03-01更新 | 284次组卷 | 6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