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王夫之说“一人之身,居要者心也。而心之神明,散寄于五藏,待感于五官。肝、脾、肺、肾,魂魄志思之藏也,一藏失理而心之灵已损矣。无目而心不辨色,无耳而心不知声,无手足而心无能指使,一官失用而心之灵已废矣,”这反映出王夫之
A.反对理学家的“空谈心性”B.具有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观
C.具有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观D.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地继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列观点中属于明清之际进步的思想家王夫之的是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C.“天人一物,内外一理”
D.“天地之化日新”
2021-09-2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历史主张,如“引古筹今”“言性命者必究于史”“史书之作,鉴往所以训今”等。这些命题旨在
A.强调史学研究的方法与价值B.希望清政府以史为鉴
C.以朴实治史方法诠释时局变因D.继承与发展传统儒学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斥责不知礼义的老百姓为禽兽,痛恨李贽提出的个性解放。但同时他也认为:社会是发展的,存在不以人的伦理是非、认识对错、善恶动机为转移和标准的某种客观规律。由此可知,王夫之的思想
A.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诉求B.与李贽相比有退步性
C.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D.否定了程朱理学思想
5 . 下表为明清思想家的一些主张。对表中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仲尼虽圣,效之则为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李贽《焚书》
天下之治乱,不在—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顾炎武《日知录》
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王夫之《读通鉴论》

A.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B.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
C.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D.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王夫之认为:“致知之道有二,日学日思……二者不可偏废,必相资以为功。”强调“学成于聚,新故相资而新其故;思得于永,显微相次而显察于微”。这反映出王夫之
A.主张经世致用B.注重严谨治学C.强调知行合一D.具有唯物观念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021-08-2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专项训练(人教版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明末清初,提出了与王阳明心学针锋相对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前辈的唯物思想的进步思想家是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王夫之痛斥陆王心学是误国之学、亡国之学,认为“陆子静出而宋亡,王守仁祸烈于蛇龙猛 兽”,反对理学家坐而论道,空谈心性的恶劣风气。其旨在
A.改革弊政拨乱反正B.建立唯物主义观点
C.维护程朱理学地位D.重建孔孟儒家信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自古就有“刑不上大夫”的传统,但明朝的廷杖制度打破了该传统。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就廷杖制度发出了“为人君者毁裂纲常之大恶”的感慨。这表明王夫之
A.强烈反对封建君主制度B.试图打破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
C.主张构建新型君臣关系D.没有能够跳出传统儒学的框架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