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这反映出,这一时期我国的扶贫工作20世纪下半叶中国扶贫工作简表
时间扶贫方式
1949—1978救济式扶贫,是以政府为主体,以国家财政为支撑,以财政补贴、实物救济为主要手段。
1979—1985体制性改革扶贫,通过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获得扶贫成效。
1986—2000开始了以开发式扶贫为方针的专项扶贫,以县为中心区域式扶贫。

A.增加国家财政支出负担B.已取得阶段性的胜利
C.成为政府工作中心任务D.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2022-04-19更新 | 111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几经变化,记录了不同时期党所面临的主要任务等内容。1927年10月,毛泽东拟定的入党誓词为“牺牲个人,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1939年,陈云起草中央组织部修改的入党誓词是“我宣誓:一、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三、遵守党的纪律;四、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五、要做群众的模范;六、保守党的秘密;七、对党有信心;八、百折不挠,永不叛党。谨誓。”1947年,中共冀南区党委组织部印制的入党誓词为“我自愿立誓参加共产党,永远跟着共产党毛主席走,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个人利益服从党的利益,坚决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遵守民主政府的法令、群众的决议,在任何情况下不动摇,不妥协,不怕困难与牺牲,为新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到底。”

新中国成立前后,入党可自拟誓词,广为使用的入党誓词是“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纲党章,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随时准备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全人类彻底解放奋斗终身。”1982年,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入党誓词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该誓词明确写入党章并一直沿用。

——摘编自王为衡《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沿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前后至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变化及其原因。
2022-01-0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西山学校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民国建立后,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将体育摆在了与德育、智育同等重要的位置;1922年北洋政府将“体操科”改为“体育科”,以育人为目的的身体教育成为学校体育的主流。上述现象
A.推动人民体育体制的确立B.有利于塑造体育强国的形象
C.强化了体育的政治化倾向D.说明教育的人文性有所增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分别按地理方位撰写边疆民族史,如《西南夷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西南夷列传》等。据此可知,《史记》
A.体现统一多民族国家观念B.推动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
C.折射出“华夷共祖”观念D.承担着维护封建大一统的重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清朝官员曾纪泽指出,西方人签订的条约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长守不渝的,一种是可以随时修改的,“通商”条约就属于可随时修改的。因此,他依据国际公法,多次和列强商谈修改中外条约,试图收回中国利权。据此可知,此时清朝官僚
A.对近代国际关系认识有所提高B.运用国际公法有力捍卫主权
C.对帝国主义有不切实际的幻想D.放弃了天朝上国的传统外交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筵制度确立于北宋,作为一项帝王教育制度,其主要职责是利用儒家学说提高皇帝素养,使皇帝能够做到修德、勤学、安天下。宋代是经筵制度的确立时期,开经筵很频繁;宋代经筵官师道派头十足,大多“坐而论道”,他们不仅向皇帝传授儒家经典、历代政治得失,还在诸多国家事务上出谋献策。到了清代,经筵制度已渐趋成熟,规定每岁春二月和秋八月各举经筵一次;由皇帝对满汉官员讲解四书五经和满族文典,讲官跪聆御论,使经筵成了皇帝训导臣下,展示才学的场合。

——摘编自许静《论明清经筵制度的发展演变》

材料二   15世纪末,英国宫廷中骑士文化色彩浓厚,宫廷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培养一名合格的骑士,参加宗教活动,学习骑马等技能。16世纪初,伊拉斯谟访英国时,宫廷教育正在发生变化。亨利七世的儿子们尤其是亚瑟王子已经能广泛阅读拉丁语古典作品了,其中包括维吉尔、苏格拉底、李维、柏拉图、修昔底德等人的书,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坚持认为:“王公的名声、伟大和高贵不是由特权等级的炫耀而是由智慧、诚实和正确的行动来树立和维持的”,但实际上他们的骑士教育同样受到重视。

——摘编自贾迎亮《人文主义与近代早期英国的宫廷教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代经筵制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宫廷教育的特点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经筵制度和英国近代宫廷教育制度的不同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哥伦布)知道,我的事业所取得的圆满成功会让您高兴,因此,我决定给您写这封信,将此次航行中的行为和发现的各种情况向您报告。

在离开加的斯的第33天,我进入印度洋,在那里发现了许多有众多居民的岛屿。我发布公告、展开国王的旗帜,为我们最吉祥的国王占领了所有这些岛屿。其间没有人抵抗。

我们获得的第一座岛屿,我以我们救世主的名字为之命名。我就沿着它的海岸向西航行了相当远的距离,发现这座岛屿太大了,望不到尽头。我相信它不是岛屿,而是大陆,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他们用棉花和黄金来交换铁箍、水壶、罐子和陶盆,就像野兽一样。我禁止这样做,因为这显然不公平。我给了他们许多漂亮和让人喜爱的东西,为了赢得他们的好感,我没有要任何回报。他们可能会成为基督教徒,并且有意爱戴我们的国王、王后、王子和所有的西班牙民众;他们可能渴望寻找、收集和向我们赠送他们大量拥有而我们非常需要的东西……

——摘编自西蒙·蒙蒂菲奥里《书信中的世界史》

上面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新航路的开辟”时搜集到的史料,请说明其史料类型,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史料的价值做出评估和说明。(要求:多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逻辑清晰,解释合理)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会议主要内容
19569中共八大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
197812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组织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19829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10中共十三大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99210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01710中共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需有史实依据)
2021-05-25更新 | 251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翰英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研究发现,中国古代地方官员的名称有些听起来不像常设官员,其名称往往带有动词。比如刺史,“刺”即刺探,其本意为临时派出,后演变为州牧;比如行省长官“行中书省事”,意指临时行使中央特派之事,后变成固定的地方官;比如巡抚,意指代皇帝巡行地方,后巡行变为常设。这表明
A.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具有较大随意性B.巡行监察是中国古代地方官员主要职责
C.王朝政府注重强化地方治理与中央集权D.加强专制主义统治是王朝政府重要手段
2021-05-14更新 | 2224次组卷 | 29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西山学校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部分武官入仕简表

人物介绍入仕途径
契苾何力,原为铁勒族契苾部可汗。
率部归顺唐朝,授左领军卫将军,贞观九年(635年)讨吐谷浑于赦水川,贞观十四年为葱山道副大总管,与讨高昌,平之。
张万福,以父祖业儒皆不达,不喜为书生,年十七八,转学骑射。从军辽东有功,为将而还。大历三年(768年),为和州刺史,行营防御使。
薛平,唐朝名将薛仁贵曾孙,其父薛嵩曾官拜相卫洛邢等州节度使,封高平郡王。少以门荫为磁州刺史。王师讨蔡,数战有功。进检校司徒,更封韩召拜太子太保。

——摘编自《旧唐书》《新唐书》

材料二   从留学生当中遴选官吏是清末“新政”的重要举措。1901年上谕称:留学生“如果学成得有优等凭照回华,准照派出洋学生一体考验奖励,均候旨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各项出身,以备任用,而资鼓舞”。1908年奏行《游学毕业生廷试录用章程》,提出“东西国之医科、工科、格致科、农科大学毕业生及各项高等实业学堂毕业者,往往以科学见长,不工文字。此项学生准其仅作科学论说一篇,不必兼作经义”。1909年,规定对留日归来的学生须加试日文,以资甄别。

——摘编自荆月新《清末留学生选官制度的机制创新及其局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唐代武官入仕的主要途径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新政期间留学生选官机制特点,并评价该机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