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1 道试题
1 . 明清时期,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推动白银成为主要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但白银流入越多,中国基层民众往贫困的深渊里陷得就越深。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赋税制度改革B.传统生产方式占主导
C.出超引发资源危机D.明清人口的快速增长
2023-03-23更新 | 730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杂字书是明清时期采辑生活中常用字汇编而成的识字读物,多由无名塾师编撰,流传广泛。《山东庄农日用杂字》提及:人生天地间,庄农最为先,要记日用帐,先把杂字观;《妇女杂字》中有:劝尔妇女,识字为先,居家度日,务要淑贤。这反映了当时(     
A.学术文化重心下移B.崇实致用的思想观念
C.社会阶层流动加强D.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清代年画《女十忙》描绘了当时妇女将棉花制成布的情景。这一作品(     
A.呈现了手工工场的雇佣关系B.表明了劳动妇女地位的提高
C.体现了家庭式手工业的特征D.描绘了市井女子生活的艰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所示为康熙时期的资料。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
谕荆州将军噶尔汉,令其自将领到兵丁,都要严行禁止侵占市肆要地
康熙二十四年
(1685年)
谕大学士等,财赋出于百姓,凡钱粮查核必须彻底澄清,不额外科派
康熙二十四年
(1680年)
议政王会议议决,今海内一统,实现了和平,满汉人民,俱同一体,应令出洋贸易,以彰庶富之治
A.政府倾力发展小农经济B.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C.社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D.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
2023-03-06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弘文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保守、落后、封闭不是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内容,也不是明清时期对外交流的全貌,不能把明清社会标签化为“闭关锁国”,明清两朝中央政府采取的是“自主限关”的对外政策。

明清时期,中国对西方的影响是广泛的,对世界的贡献是巨大的,这是应该得到尊重的客观历史事实。明清朝廷对中西交流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限制性的,并没有完全关上中国的大门,用“闭关”加以概括不符合历史实际。“限关”是自主行为,其动机是维护国土安全、文化安全,是面对外部袭扰,特别是面对西方殖民侵略威胁时,采取的防御性自我保护策略。

中西经济贸易往来频繁,中西文化交流持续发展,中学在西传,西学在东渐。

——摘编自中国历史研究院课题组《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


你是否同意材料中“自主限关”的观点?结合明清时期的史实,说明理由。
6 . 1715年,苏州织造李煦利用康熙帝所赐稻种在苏州进行双季稻试种,后来将收获的稻种散发到北方的京津等地进行试种,取得了较好收成。同时,适应性强、无地不宜的高产作物番薯也由福建等沿海地区推广到河南、山东、河北、陕西、贵州等省。这说明清代(     
A.完善了农村经济结构B.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C.解决了北方粮食问题D.改变了民众饮食习惯
7 . 下表是乾隆年间番薯在黄河流域的推广情况。由此可见,当时新作物的推广(     
人物事迹
争谓任山东布政使期间颁《种植红薯法则十一条》,各县奉文劝种,
际世元黄河中下游亢早成灾,自福建前往教种番薯,著《全薯传习录》。乾隆帝特加褒奖,并下诏倡导种植,
陈宏谋抚陕期间曾颁布《劝种甘薯檄》等示与,后为河南巡抚,又招募闽人前来教种红薯
A.推动传统农耕模式转型B.有效缓解人地矛盾
C.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化D.得益于官府的推动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禁酒令:保民生?护社稷?

材料一   尽管乾隆帝在各省大力推行严禁烧锅(制酒的作坊)政策,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地方督抚很难贯彻这一政策。“因利之所在,人所必趋”“五省之民,执此业者不可胜计”“烧锅方经查拿,而又闻彼处复行开设”“虽经严禁,终莫能断绝也”。于是乾隆后期对烧锅的严禁发生了明显变化。乾隆十六年(1751年),严禁政策有所松弛。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部分地区恢复了烧锅税。

——摘编自牛贯杰、王江《论清代烧锅政策的演变》

材料二


图:中国古代高粱种植面积的变化趋势

——摘编自赵利杰《试论高粱传入中国的时间、路径及初步推广》

材料三   据记载,乾隆十八年(1753年)四月,以承德、辽阳等地区为例,当地粟米价格自八钱至一两四钱不等,高粱价自五钱五分至四分不等。在山西榆次、朔州等地,酿酒基本利用高粱,依照酒的品质优劣,价格每斤70钱到100钱。

——摘编自罗格《食物改变历史(上卷):五谷兴替背后的社会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前期禁酒令的实施状况,并分析其成因。
2023-02-10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联盟(齐鲁名校大联考)2023届高三第二次联测历史试题
9 . 据学者统计,到明朝后期,苏州府有40%~50%的人住在苏州城里,有30%~40%的人住在苏州城附近,住在乡下的人只有10%~20%,当时的苏州府已经高度城市化。对此理解最为合理的是(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B.城市经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城市化潮流在当时已席卷全国D.苏州是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我国传统封建伦常秩序最重视孝行:“人之行莫大于孝”。但晚明时竟有儿孙焚祖坟,焚祖尸,“鬻其他,利其藏中之物”,而人们对此竟“视为故然”、“未有以为不义而众诛之者”。据材料可推知(     
A.江南地区经济结构已呈现近代曙光B.晚明时期政治黑暗社会风气败坏
C.传统家庭组织和伦理道德发生裂变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拜金主义盛行
2023-01-26更新 | 45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