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6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与其说李贽是肯定“人欲”,不如说李贽是在问,如何让溺于“人欲”的众人入道。材料强调了(     
A.李贽思想与传统儒学思想的一致性B.李贽对人的欲望予以否定
C.李贽对宋明理学的彻底颠覆D.李贽用道家思想改造儒学
2024-03-0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西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按照传统王朝兴衰来看,秦朝和蒙元的兴起应该称之为“治世”,但是黄宗羲却认为秦、蒙元是典型的乱世,因为在其统治下民众的生活更加地困苦。这说明黄宗羲(     
A.继承发展了儒家传统民本思想B.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顺应了新生产关系发展的要求D.带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
2024-02-2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精英联赛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末李之藻、徐光启等学者接受西学,与传教士合作翻译西方天文数学、农学水利等书籍,他们看到西学与中学之间在自然科学乃至宗教、道德方面体现出来的某些相近、相合或相通之处,由此得出“东海西海,心同理同”的看法。清代初年,一些学者自觉不自觉地由中学西学相通相合的看法,转向“西学中源”说,即认为西学出于中国,中国文化是西方文化之源。真正推阐、论证“西学中源”之说,使之系统化、定型化,并对当时及其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是康熙时期的梅文鼎。梅文鼎借用了明末以来学者猜测西学与古代中学关系的说法,即“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他解释说,中国远古时代,天算之学十分发达,尧命“仲、叔分宅四方,以测二分二至之日景,即测里差之法也”。与此相应,传教士出于其自身的目的,在利用科学技术作为传教手段之时,也有意迎合中国知识界“西学中源”的说法,把西方代数学(AIgebra)的译名“阿尔朱巴尔”直接解释为“东来法”,也称之为“中国法”。传教士的这一做法,得到了清廷最高统治者的赞赏。康熙帝说:“夫算法之理,皆出自《易经》。即西洋算法亦善,原系中国算法,彼称为‘阿尔朱巴尔’。不仅西洋算法出自东方,就连西洋历法也同样得自中土。”在统治者的倡导之下,“西学中源”说不仅成为定论,而且成为当时知识界看待西学和中西文化关系的主流观点。

——摘自国学网(节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西学中源说”提出的背景。对于“西学中源”说,你有什么样的看法,或者说你是如何评价“西学中源”说的?
2024-02-2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南粤名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晚明时代,社会一时尽弃实学,谈良知者满天下,出现了士大夫阶层公开蔑视传统礼法和忠君节义观念的现象。“人人皆有良知”“人人皆可为尧舜”的学说被不断发扬光大,甚至出现了“君父可以不恤,名义可以不顾”的思想主张。这一变化所依托的主要条件是(     
A.专制皇权的强化B.社会主流思想的嬗变
C.社会经济的变迁D.知识精英阶层的觉醒
5 .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提出了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观点,这与西方的启蒙思想极为相似。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启蒙运动的发展已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B.黄宗羲的思想对启蒙运动生产了巨大影响
C.黄宗羲的思想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
D.黄宗羲思想的产生具有极大的偶然性,而启蒙运动的产生具有必然性
2024-02-2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06-2007学年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6 . 明人王丹丘在《建业风俗记》中记载:“正德中,士大夫有号者十有四五,虽有号,然多呼字。嘉靖年来,束发时即有号。末年,奴仆、舆隶、俳优,无不有之。”这反映出明朝后期(     
A.注重伦理教化B.等级秩序受到冲击
C.倡导个性自由D.社会主流思想异化
7 . 顾炎武在《郡县论》中指出:“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这表明顾炎武(     
A.指出了分封制的历史局限性B.认识到郡县制度存在着弊端
C.坚守个人英雄主义史观D.主张国家治理体系与时俱进
2024-02-2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红色十校2024届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儒家国家学说的指导下,各级官员都要受到“忠君保民”信条的约束。他们分处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机构上,执行统一的中央政府的号令,但在贯彻过程中又不需要事事请示,而往往是按统一的儒家国家学说处理大量日常事务,从而自动地对各地区实行控制调节。实际上,历代中国政治家对这种特大系统组织方式亦有较为明确的意识。儒家国家学说的“强干弱枝,大本小末”的原则,很符合控制论关于分层控制和组织的原理。

——摘编自金观涛《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阐述儒学发展对该王朝的影响。(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2-22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后期,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史学进入了一个转型发展期。延续数百年的程朱理学走向没落,经史考据之实学思潮兴起,并且出现了早期的启蒙思潮。士大夫对理学的批判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启蒙思想的发展。顾炎武作为明清之际的“三大家”之一,他在史学方面的建树,反映和促进了这一时期史学的嬗变与转型。顾炎武历史观中的唯物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民本思想,即对普通劳动者历史作用的认识和认识论等方面上。 顾炎武认为“天子一位”,君主只是一个爵位,是人民“推举”而来的,没有绝对的贵胄,君主要重视人民。 在认识论上,顾炎武的学识是建立在自身的实践基础之上的,他通过自己的学识与实践正确论证了“感性”和“理性”的关系。他认为,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必须建立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

——摘编自金海峰《浅析17-18世纪中西方史学的嬗变与转型》

材料二:对于20世纪20年代末出现的社会史论战中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用唯物史观解释中国历史,与当时国内主流史学界并不符合。社会史论战本身既是由现实问题而来,又全然表现为回到现实问题中去。由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进而展开的社会史论战,因其较为明显的非学术色彩、普遍生硬的史论综合特征等原因,短时间内难以得到主流史学界认同。 社会史论战使唯物史观与中国历史联结在一起勾勒出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雏形,但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尚需从历史学研究的学术层面充实加强。之后的几年里,人们更注重反思社会史论战中存在的问题,在充实史料的基础上加强社会经济史研究。研究者及其观点也发生了各种变化,经过几年的讨论、研究、调整、淘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阵营在30年代末至40年代以后逐渐明确。

——摘编自张越《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形成与社会史论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顾炎武史学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社会史论战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2024-02-2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二)历史试题
10 .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指出:“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该思想(       
A.批判了程朱理学利己主义B.继承了王阳明的叛逆精神
C.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D.意在反对君主的专制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