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戊戌维新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95年5月,康有为、梁启超在公车上书中建议:“州、县、乡、镇,皆设书藏,以广见闻。”同年7月,梁启超在主持强学会时,设立强学书藏,“备置图书仪器,邀人来观,冀输入世界之知识于我国民”。这体现出梁启超等人(     
A.希望拓宽官方藏书渠道B.号召兴建图书馆推广社会教育
C.主张学习自然科学知识D.意识到藏书推动学会的重要性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一部救亡图存的爱国斗争史。在这段历史中,中国各阶级、各阶层爱国仁人志士,为捍卫民族的独立,争取民族的进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和抗争。中国近代爱国主义思想的内涵包括:反对外国侵略的思想;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复兴建设祖国的思想。正是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汇成的力量,使中国没有彻底沦为殖民地,并最终取得了救亡图存的胜利,步入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摘编自黄长义《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三个主要问题》


根据材料,围绕“爱国主义”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高一某历史小组在进行中国近代史专题探究过程中梳理了如下表格:

时间事件主要内容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新式学堂,建新式海军
19世纪90年代戊戌维新运动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支持下推行“百日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除旧布新
20世纪前期新文化运动具有新思想的学者主张拥护“德先生”“赛先生”,反对旧伦理、旧政治、旧艺术、旧宗教、旧文学等
依据上述表格提炼一个主题,针对该主题请你再补充一个历史事件,然后至少选取其中两个事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898年6月,光绪帝为戊戌变法颁布“明定国是”上谕,说:“……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表明光绪帝(     
A.触犯了顽固派的根本利益B.通过改革解决理学空谈的弊端
C.采取中体西用以救亡图存D.主张变法维新以发展资本主义
2024-01-03更新 | 204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B.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894年,翁同龢在读到《新学伪经考》后,在日记中评论康有为说:“真说经家一野狐也”。赞同变法的大臣孙家鼐读了《孔子改制考》之后,也忧心忡忡,“窃恐以此为教,人人存改制之心,……是导天下于乱也”。这说明(     
A.变法冲击了儒学的地位B.维新思想冲击晚清统治基础
C.新旧知识分子阵营分明D.改革势力之间尚未达成共识
2023-10-18更新 | 606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以下改革对应的时代要求正确的是(     
选项改革时代要求
A商鞅变法缓解因冗官、冗兵造成的财政困难和统治危机
B北魏孝文帝改革巩固统治,进一步适应民族交往交融发展
C戊戌变法以变法实现富国强兵,适应民主共和潮流
D王安石变法解决政治经济危机,实现富国强兵目的
A.AB.BC.CD.D
8 . 1873年出版的《普法战纪》由清代王韬辑撰。王韬称此书“虽仅载二国之事,而他国之合纵缔交情伪变幻,无不毕具。”山川地理,民俗风气,政治制度,亦无不备载,“于是谈泰西掌故者,可以此为鉴”。这表明(       
A.维新思想已经走向成熟B.仁人志士积极探索救国出路
C.中体西用思想影响有限D.资产阶级论证革命的必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中,以康梁为表率,在湖南省内开办新式学堂、组建学会,办报刊昌言变法,使得湘省变为“全国最富有朝气的一省”。湖南“新政”位居全国各省之冠还与巡抚陈宝箴在这次变法运动中起到的作用密切相关。这表明(     
A.湖南在维新变法运动中的阻力最小B.维新变法得到部分开明士绅的支持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湖南发展最快D.晚清社会政治变革已成为社会共识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3年,严复译成英人甄克思著《社会通诠》一书,并于次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有感于原书谈到即便是在共和制度下先进的西方国家,其内部的各民族仍难真正统一,遂写了如下的按语

吾译前语,于吾心怦怦然。何则?窃料黄人(注:中国)前途必将光明,生于忧患,行且有以大见于世史,无疑也。天下惟吾之黄族,其众既足以自立矣,而其风俗地势,皆使之易为合而难为分。世有深思之士,应有感于吾言。

——摘编自严复《〈社会通诠>按语》

材料二   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中说斯大林是“迫害狂""自大狂”,“仅仅从电影上去研究国内和农业的情况”,“用地球仪来制定作战计划的”等。

198512月,苏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雅科夫列夫就向戈尔巴乔夫进言道:“在我国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不是别的,而是一种新的宗教,它屈从于专制政权的利益和它任性的要求。”它“足以使任何创造思维甚至经典思维都毁灭殆尽。”

19877月苏联《消息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说“以前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每一个字都充满了谎言"。19886月取消中小学历史课考试,于1989年销毁全国所有学校的历史课教材。198912月在苏联所有高等学校停止开设马列主义课程。

——摘编自陈宏滨,赵娜《苏联解体的历史虚无主义之因》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2023-08-0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