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的文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英国传统的文官制度以“恩赐官职制”为主,1855 年和1870 年英国政府两次颁布法令进行改革,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考选事宜,公开竞争、择优录取。《美国文官法》规定: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接受金钱与其他贵重物品。英美文官制度改革(     
A.完善了英美的政党制度B.推动了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有利于英美政治运行的稳定D.削弱并杜绝了英美政府的腐败
2023-12-08更新 | 328次组卷 | 64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选择考)
2 . 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文官制度法”。根据这个法案,美国政府形成了“两官分途”,政府官员分为具有党派立场的政治官员和不受党派力量控制的中立事务性官员,后者在美国政府中所占比例一开始只占10%,1930年占80%,1970年达到85%,此后一直在85%上下徘徊。美国政府“两官分途”的形成(     
A.削弱了精英政治的影响B.缓和了两党之间的矛盾冲突
C.有利于公共行政的稳定性D.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2023-11-19更新 | 35次组卷 | 85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世纪70年代以来,在英国发生政府危机之时,或在内阁换届执政之际,“从不更迭幕后的政府”,使得政府公务照常进行,持续有效地治理社会。这一状况主要得益于(       
A.政党政治的发展B.阶级矛盾的缓和
C.议会权力的扩张D.文官制度的推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世纪中后期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陆续建立起文官制度。文官面向公民,通过考试的办法择优录取,文官在政党间保持中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西方文官制度(     
A.提升了政府的管理水平B.消除了政党政治的弊端
C.与中国科举制初衷一致D.为工业化提供政治前提
2023-08-18更新 | 379次组卷 | 36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彭德尔顿法》规定:文官不得因为政党关系等政治原因被免职,不得进行政治性捐款和参与任何政党活动,也不得因拒绝从事这类活动而遭免职。这一规定有利于(     
A.扩大政党政治的影响力B.确保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C.推进行政运作的中立化D.贯彻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
2023-07-01更新 | 121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868年,自由党人格莱斯顿就任内阁首相。他在调查中发现1855年以来所录用的9826个文官中,完全经过公开竞争考试的仅28人。为此,格莱斯顿绕开议会颁布枢密院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委员会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这一事件(     
A.确保了文官政治中立B.避免了政党分肥现象发生
C.有利于政治腐败减少D.促成了文官与内阁共进退
7 . 英美两国在文官任职上实行“职务常任”,这就决定了文官不再是由总统或部门长官任命,也不再与政治家的选举或任命共进退,而是根据文官自己的业绩及意愿。这一制度原则(     
A.促进了行政管理专业化B.保证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C.避免了政党分肥制的干扰D.有利于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
8 . 随着对中国选官方式的深入认识,1870年,英国公务员事务委员会决定:所有公务员均应通过公开的竞争性考试米录用,以确保英国公务员队伍的高水准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统一。此后,这种做法逐渐制度化,并在主要英联邦国家推广。这反映出(     
A.英国对中国传统制度的借鉴B.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根源是工业革命的扩展
C.中国制度文化具普遍适用性D.中英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加强
2023-02-26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高级文官一般具有长期工作经验,掌握政府各种情报资料和数据,部长大臣等不得不依赖这些超级智囊。文官系统是“从不更换的幕后主管”。这反映出西方国家的文官系统(     
A.凌驾于民选政府之上B.具有相对独立性
C.完善了权力制衡机制D.冲击了政党政治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以后,英国出版了大量的著作和刊物来介绍中国的科举制度。据统计,1870年以前,记载中国科举制的西方文献至少有120种以上。19世纪中叶以后,英、法、美等国已出现了建立平等择优的文官制度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而中国的科举制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18889月,英国著名的权威刊物《威斯敏斯特评论》刊载的一篇题为《中国:新的起点》的文章开头指出:“如果说中国政体中还有什么特别之处会受到欧洲人无条件的赞美的话,那么便是科举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官吏任用制度仍受封建恩赐的影响,或实行个人赡徇制,或实行政党分肥制。而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急需一个清廉高效的政府为其经济扩张出谋划策,选拔有效的人员班子来充实政府的职务,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摘编自梁宁森《科举制:英国文官制度的起源》

文官制度改革后,其社会效果很快显露,舆论界认为:“总的说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有能力、很有声誉的班子。同时,全新的节约和勤奋精神得到贯彻。”

——摘编自吴湖《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演变》

材料二   中华民国考试院旧址位于南京市北京东路,整个建筑群规划整齐,错落有致,见证了近代选官制度的变迁。192910月,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实施文官制度。1930年中华民国考试院成立,为国民政府最高考试机关、最高人事机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所有公务员均须依法经考试院考选、铨叙,方得任用。1933年国民政府公布《公务员任用法》,竭力推行考试制度。但实施过程中漏洞百出,为私人钻营、保荐关系留下活动空间。时人胡适指出:“今日任官的方法全由于推荐介绍,而考试制度至今最多只能有万分之一的补救。”

——摘编自张皓《从两次高考观察国民政府的考试院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确立的背景及对英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建设。
2023-02-1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