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1年6月,纳粹德国试图掌控中东石油产地。为了粉碎德国的阴谋,英国和“自由法国”联手进攻维希法国控制下的叙利亚和黎巴嫩,叙黎战役开始。盟国还宣布,叙黎人民“享有自由和独立”,得到了叙黎人民的热烈欢迎。7月中旬,维希政府的军队投降。此后,“自由法国”宣称,废除委任统治的问题要等战后由国联决定,并指派法国驻叙黎全权代表继续执行全部权力,而英国则打着支持叙黎独立的旗帜,不断对“自由法国”进逼。1943年,叙利亚和黎巴嫩先后成立了民族政府,宣布废除委任统治,“自由法国”驻叙黎代表下令逮捕黎巴嫩总统和总理。为此,叙利亚发动阿拉伯各国掀起反法浪潮,英美趁机对法施压,1944年1月开始,“自由法国”向叙黎移交全部权力。1946年,英法军队被迫全部撤出叙利亚和黎巴嫩。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6卷


(1)简析英国和“自由法国”取得叙黎战役胜利的原因。
(2)简评20世纪40年代英国和“自由法国”在叙黎地区的行动。
2021-12-1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2届高三10月阶段训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210月初,志愿军已逐渐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联合国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驻防的上甘岭阵地发起猛攻,双方展开激烈争夺,不断向该地区增加兵力和重武器,转为局部战役规模。整个战役中,敌人共发射炮弹190多万发,投炸弹5000多枚,超过了美国在二战中火力密度的最高记录。我军共投入4万多人,在没有制空权、制海权,没有坦克配合的条件下,以血肉之躯击退敌人900多次进攻,毙伤敌人25000余名,取得了现代战争条件下坚守防御作战的经验,铸造了反映人民军队、人民战争本质的“上甘岭精神”。上甘岭战役失败后,美军再也没有向志愿军发动过营以上规模的进攻,朝鲜战局从此稳定在北纬38度线上。

——摘编自龙战宇《毛泽东军事思想与上甘岭大捷》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甘岭战役”发生的背景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上甘岭精神”的内涵。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焦云龙(1840-1901),山东人,清同治年间进士。历任陕西省三原、安康、富平等县知事,绥德、商川知州,潼关厅同知等职。凡到任之处,则教民致力开垦荒田、疏通河道、勤俭耕稼、植桑养蚕、纺织编造;设育婴堂,创利民事业;提倡教育,兴办塾学,刊印古籍,重修县志。先后兴修三原的正谊书院、富平的湖山书院、潼关的关山书院等。断案巡狱方面,亦素称公正。在招徕移民方面,焦云龙多次筹集银两,安置外籍流民,甚至给予一定量的种子、牛和“安家费”。境内荒地很快变成沃壤,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焦云龙被称为“焦青天”。据统计,当时迁居三原、富平、阎良、临潼、高陵、蒲城等地的山东移民就达30余万人,山东移民居住的村落多达400多个。1901年焦云龙病逝,万千百姓自发赶来吊唁。他居官28年,身无遗物,治丧无着,赖众人集资才得以下葬。

——摘编自吴树民《一代廉吏焦云龙》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焦云龙在陕任职期间的施政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焦云龙深受当地百姓爱戴的原因。
2021-12-10更新 | 7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综合能力测试(二)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83月到1939年年底,日年先后向陕甘宁边区河防阵地发动大小进攻23次,并通过“三光”政策和经济封锁来摧毁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生存条件,与此同时,国民党顽固势力还加紧了对边区的经济封锁,国民政府下拨的军饷在“皖南事变”后完全停发并断绝了一切外援。据统计,19401943年,陕甘宁边区累计106个县发生了自然灾害,灾害发生频率高达87.7%,灾荒和战争导致大量移民和难民涌入,粮食消耗量严重超出了边区物资与财政供给保障的正常水平。鉴于此,边区政府为解决边区财政困难、巩固红色政权直至保障抗战取得最终胜利,推行了生产节约运动。

——摘编自张丽娟等《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节约运动》

材料二   19561月,中央政治局在《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确立“勤俭办社”的基本原则,19569月,刘少奇在党的八大报告申发出“在一切企业中,在一切国家机关中,在整个社会生活中,都必须继续提倡节约”的号召。此后,《人民日报》在《勤俭办企业》的社论中又指出:目前“我们却把企业办得很铺张,把许多钱花在不必要的地方,群众一定会不满意我们的”。1957年,全国第一次职工家属代表会议也确定全国职工家属勤俭持家的基本任务,要求职工家庭要以勤俭持家的精神来搞好家务。新中国发动的生产节约运动,对于防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保证实现我国由富起来到强起来。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

——摘编自王传利《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节约运动述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陕甘宁边区政府在20世纪40年代前后发起生产节约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发起的生产节约运动的表现及其影响。
2021-12-03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12月)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王猛是我国东晋十六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前秦在王猛治国理政思想的直接指导下,由起初一个弱小又野蛮的政权,逐步走向文明和善治,进而统一了最具民族复杂性的中国北方,结束了西晋八王之乱以来百年割据的混乱局面。

王猛针对当时社会治安“豪右纵横,劫盗充斥”的情况,实行了“明法峻刑,澄察善恶,禁勒强豪”,对腐败官员进行了严厉惩处。光禄大夫强德长期以来目无法纪,“抢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王猛将其下狱,按法律条目判处死刑。为恢复因战乱而凋敝的人口,王猛采用黄老之术,减租减赋,甚至与百姓分享部分生产资料,激发了百姓的生产积极性。平时还储存备用物资,遇上旱涝之年则开仓赈灾,保护农民不因凶年破产而沦为流民。为改造社会风气,王猛在全国建立整套的教育机构,聘请儒学博士执教,进行有规模成体系的教育。地方设立各级学校,给平民百姓学习的机会。王猛说服苻坚亲率太子与贵族子弟祭祀孔子,并拜孔子为师,为全国学习儒学作出示范。

——摘编自仓林忠《万古凌霄一凤凰——王猛浅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猛的治国理政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王猛治国措施的作用。
2021-12-01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北江中学等九校2022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吕祖谦生于绍兴七年(1137年),在他出生前后几年,均爆发了要求废除苛捐杂税的农民起义,虽然最终还是被南宋政府镇压了,但是其影响还是不容忽视的,它们对南宋政府的统治产生了很大的威胁。吕祖谦民本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呼之欲出的。他对儒家民本思想的传承,主要是继承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吕祖谦尤其重视对历史的研究和总结,并以此立足于社会现实。他以历代王朝兴衰的教训告诫君王要想获得社会的长治久安就必须施行仁政,体察民心,顺应民意。吕祖谦认为统治阶级的奢侈是重赋苛税的根本原因,“广取不如俭用”。吕祖谦认识到,重赋苛税的根源是统治阶级的奢侈,于是他提出了“广取不如俭用”的思想。吕祖谦试图通过“富恤贫”,达到人人均足的社会来缩小当时社会悬殊的贫富差距。在盐税方面,吕祖谦认为减免丁盐虽然不能做到很细致,却是关系到一国“民力甚宽”的大事。吕祖谦提出盐业的管理应该因地制宜,不应该“一刀切”地对待。

——摘编自汪波《吕祖谦民思想研究》


(1)概括吕祖谦民本思想的内容。
(2)简评吕祖谦的民本思想。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了“定民之居,成民之业”,管仲分全国为二十一乡,其中工商六乡,士十五乡。工商专心本业,免服兵役。士乡即农乡,平时农夫耕田,战时当兵。士乡规定:“五家为轨,轨为之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为之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焉,以为军令。”每家出兵一人,“五家为轨,故五人为伍,轨长帅之。十轨为里,故五十人为小戎,里有司帅之。四里为连,故二百人为卒,连长帅之。十连为乡,故二千人为旅,乡良人帅之。五乡一帅,故万人为一军,五乡之帅帅之”。这是兵农合一的劳动力编制,对于加强齐的国力当然起不小的作用。管仲相桓公,制定了“尊王攘夷”的策略,对于团结友邦、打击敌对势力,提高本国在列国中的地位,收到显著的效果。据统计,齐桓公在位的四十余年间,齐会盟诸侯二十六次,用兵二十八次。这都有管仲的功劳。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管仲在齐国采取的改革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管仲改革的历史影响。
8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张衡,字平子,今河南南阳人。张衡兴趣广泛,自学了《五经》,贯通了六艺的道理,而且还好研究算学、天文、地理和楲制造。青年时,他的志趣大多在文学——诗歌、词赋、散文,留世有《二京赋》《南都赋》等。114,汉安帝以公车特请他到京都任郎中职位;115年,任太史令(主管天文、历法等),顺帝复任,前后13年。132年,他发明了“候风地动仪”(地震仪),后著成《灵宪》《算罔论》,论述极其详尽。针对东汉以来图谶(巫师、方士制作的一种宣扬迷信的预言、隐语)盛行欺骗百姓现象,张衡愤其虚妄,上疏论其言而无征,欺世愚民,要求“一禁绝之”也曾条上司马迁、班固所叙与典籍不合者十余事。136年他为河间相,打击豪强、整齐法度,使上下肃然,有条规地得到治理。

——摘编自白寿彝等主编《中国通史》(第二版)


(1)简述张衡取得的成就。
(2)概述张衡取得的成就的社会条件。
2021-11-0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2届高三10月调研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83年,国务院成立科技领导小组,逐步确立科技改革要有利于促进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等原则,开启科技体制改革。1985年,中共中央先后做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和决定性因素,根本目的“是使科学技术成果迅速地广泛地应用于生产…”。此后,科技体制改革主要包括进一步开放技术市场、扩大科研机构的自主权等。此外,国家还启动、实施了“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等重大科技计划,有利于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简析20世纪80年代科技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其特点。
(2)简要评价20世纪80年代科技体制改革。
2021-11-0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2届高三10月调研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吕不韦(?—公元前235年),原为卫国富商。公元前257年,在赵国邯郸经商的吕不韦协助秦国公子子楚回到秦国并立为王位继承人。公元前249237年,吕不韦在秦为相十三年。在此期间,他辅佐两代秦王稳定政局,既保持了秦国的稳定,也保持了对六国的优势。吕不韦亲自率军吞并东周,攻占韩、赵、魏等国大片领土,兴修水利,鼓励农耕,积蓄了财力。吕不韦门客三千,其中不乏李斯、甘罗那样的贤才,这些人才大多成为秦国各个领域的骨干力量。吕不韦组织了大量人力,历时六载编撰了《吕氏春秋》一书。随着政治统一趋向的加强,该书企图调和诸子的著作。该书一方面主张政治上统一和以法治国,另一方面又反对家天下和君主专制,主张继续分封诸侯,保持贵族制度,这种思想跟秦王政的思想是对立的。《吕氏春秋》保存了许多古代遗文佚事,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特别是保存了不少有关农业技术的记载,是宝贵的文献。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吕不韦对秦统一所做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吕氏春秋》。
2021-11-0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