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95年爱因斯坦进入瑞士阿劳州立中学读书。在这里爱因斯坦便开始思索空间时间问题,并写出论文《关于磁场的以太状态的研究》,为他后来的伟大的理论研究迈出了第一步。在爱因斯坦的眼中,和平是永恒的主题。20世纪30年代爱因斯坦不遗余力地反对希特勒,极力呼吁为和平而战,甚至联名致信罗斯福,建议制造原子弹。“二战”后他曾说:“如果我知道德国不会成功地研制出原子弹,那我绝对不会介入所有这些事情”。在去世之前的几个月,他承认:“我想,在那封信上签名是我一生所犯的一个错误。”从严格的道德意义上衡量,爱因斯坦的自责远远多于历史对他的指责。假知有一种标明“世界公民”的护照,那么爱因斯坦一定是持有它的第一个人。

——摘编自【美】沃尔特·艾萨克森《爱因斯坦传》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思考时空有关的“伟大的理论”的名称,分析这一理论的影响。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爱因斯坦对待科学与战争关系的态度,概括爱因斯坦的优秀品质。
2021-06-01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孙中山说:“盖以服从《临时约法》为服从民国之证据,余犹虑其不足信,故必令袁世凯宣誓遵守《约法》,矢志不贰,然后许其议和。故《临时约法》者,南北统一之条件,而民国所由构成也。”孙中山这一主张
A.有利于巩固民主共和的政体B.首开中国因人设法的先河
C.直接导致了民国社会动荡D.有效限制了袁世凯专制独裁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氏族组织时代,以宗法制为内核的祭祀礼仪系统十分讲求身份层级的划分。这种礼俗间的分野、互斥,实则是贵族祭祀系统中的“位”(意为丛木标识的社祀)现菆象。庶民被拒于“位”外的同时,也造成了权力中枢同民间社会在意识管控结构上的隔菆阂、断裂。面对战国时代激荡的社会变局,商鞅吸纳秦地尚武的族群基因,他垫平贵、庶之分,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爵制下的秦国社会走入了臣民身份重新界定,阶层重新划分,国家专制权力得以成功介入基层社会,传统五等爵制维系下的贵族秩序变成了军功爵制下的新的信仰秩序。秦地的民间信仰也发生了由室家内祭向乡土外祀的转变,由宗族情感寄依转向了地域情感寄依,最终促成了郡县制帝国的形成。

——摘编自熊永《“菆位”于里社:战国秦地的民间信仰秩序统合》


(1)据材料,概括商鞅改革秦国爵制的措施,并说明爵制改革取得成功的社会基础。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爵制改革的积极作用。
2021-06-01更新 | 399次组卷 | 7卷引用:2021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江苏专用-卷01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法国外交由强硬的政策转向对德让步妥协的绥靖政策,是由一系列原因形成的。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使得法国经济的复苏中止,在维护现有利益的前提下,法国开始谋求同德国和解和妥协。实质上,克里孟梭政府严格执行凡尔赛条约的外交政策并没有执行下去。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英国的外交政策,以及英国对法国的遏制。最后,法国国内和平主义思潮对政府推行绥靖政策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普遍和平主义、和平主义衍生出的民众革命主义及其对统治阶级的信号指示,人民要求下的民主机制规范了避战求和的思想,而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图谋变异了祸水东引的判断,最终催生了绥靖主义。

——摘编自赵立宁《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法国绥靖政策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法国绥靖政策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影响。
5 . 王安石变法时期,免去东京各商铺承担供应官府需求的任务,改为缴纳“免行钱”,由官府用以购买所需物品。该项举措
A.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B.可防止市场物价波动
C.体现了重农抑商原则D.杜绝了地方官吏腐败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材料   摊丁入亩是清政府将历代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首推通省均摊的直隶巡抚李维钧,他奏称“以直属人丁请按地亩均摊,原因北五府地圈丁留,民多偏累起见,仰荷圣恩俞允,臣悉心筹度,如此五府所属以本处丁粮摊入本处地粮之内,则粮必倍增,有地者亦属苦累,是以酌议通省均摊。”且直隶等北方省份各州县田赋负担尚无畸重畸轻之别,丁银通省均摊在缓解原本丁银沉重的州县负担的同时,对其他州县影响尚不甚大。即将全省“四十二万零八百两之丁银,均摊于(全省)二百零三万四千百余两地银之内,仍照顾上、中、下三则之田,各计其纳粮轻重之数,而分摊其丁银,永无偏累”。大体上每田赋银一两,均摊丁银钱许。但南方省份因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各州县田赋丁银负担原本轻重不一,以江南为例,长江以北州县丁银重而田赋较轻,长江以南州县丁银轻但田赋颇重,若丁银通省均摊,势必前者获益而后者受损,造成新的税负不公平、不合理.....故其后,“乾隆四年奉汇将江夏等十九州县于钦奉恩诏等事案内题准,应征原额丁银各就本州县情形各归各项摊征”。接着,福建、山东、河南、浙江、陕西、甘肃、四川、云南等省相继推行。至雍正七年(1729年)便基本上普及到全国的绝大部分省区。

        ---薛理禹:《清代摊丁入地中的群体性事件研究——以浙江、湖北为例》


(1)根据材料,概括摊丁入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政府实行摊丁入亩的积极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15年5月,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写道:“历史者,观往迹制今宜者也,公理公例之求为急………观西洋史,当注意中西之比较,取于外乃足以资于内也。”这反映出当时毛泽东
A.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B.主张学习俄国式的革命道路
C.对中西文化的理性认识D.反思新文化运动存在的问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冷战时期,美国社会科学家与政府就有关苏联问题的情报搜集、数据分析及政策制定等事务一贯有着合作的传统。20世纪70年代,苏联的移民政策放松,整个70年代,有超过20万苏联人移民到西方,这为美国学者通过对苏联移民的调查来研究苏联问题创造了条件。但是受联邦预算因越南战争的庞大开支而紧张的影响,这些研究陷入了近乎停滞的困境;另外,70年代以“缓和”为基调的国际形势,也使对苏联问题的研究逐渐失去了其作为冷战思想武器的实用性。直到1979年底,由美国政府资助,为期8年的“苏联访谈项目”正式拉开序幕,该项目由美国社会科学家通过对原苏联公民的访谈调查进行跨学科协同研究,目的是搜集相关最新情报信息以了解苏联社会的真实动态,为政府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对苏政策提供支持。1981年,新上台的里根政府认识到该项目的重要战略价值,于是对其给予了更大力度的支持。“苏联访谈项目”使美国发现了当时在苏联国内普遍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矛盾,推动了学术与政治围绕国家利益的结合。

——据王子晖《冷战后期美国对苏联社会状况的调查》整理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苏联访谈项目”实施的背景。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的定位。
2021-05-26更新 | 14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广东专用-卷01
9 . 下图是《德国的对外扩张(1938~1939年)》。对此图的历史解读,正确的是
A.此时欧洲战争策源地正式形成B.德法处于“奇怪的战争”阶段
C.此图可示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D.苏德爆发战争使二战规模扩大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瓦氏夫人(1498-1557),广西壮族抗倭英雄。明嘉靖32年,倭寇入侵,朝廷征调狼兵(广西士兵)奔赴江浙抗倭,瓦氏夫人主动请缨。出征前,她对着家乡父老立誓:“是行也,誓不与贼俱生!”瓦氏夫人采用祖传兵法练兵,讲究“七人为伍,每伍自相为命,四人专主击刺,三人专主割首,所获首功,七人共分之。”她还给部队规定了“四不许”和“五斩”,狼兵军纪严明,受到江浙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在战斗中,瓦氏夫人使用双刀杀敌,锐不可当,狼兵连连告捷,屡建奇功。瓦氏英勇善战,大败倭寇的事迹广被传扬,其中以明朝江苏人吴殳为赞颂她的英勇作战和武艺高超写下的《双刀歌》最为有名。同时“花瓦家,能杀倭”的民谣在江浙沿海广为传颂,当地还留有“平倭墩”、大捷山等遗迹。

——据《抗倭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等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瓦氏夫人抗倭取胜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瓦氏夫人事迹流传后世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