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6 道试题
1 . 泰勒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难以与循序渐进的理性文明相协调。20世纪的文明人在野蛮性方面超过了早期所有的野蛮人,而且,他们的文明之优点:组织、机械技术和自我牺牲精神,使得战争的野蛮性更加骇人听闻。欧洲文明已经被天平称过。并且发现是不足的。”该观点意在说明
A.对欧洲文明成果产生怀疑B.战争给人类造成巨大破坏
C.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优越性D.否定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以来,苏联以巨大的伤亡为代价单独抗击着2/3以上的德军。在战争状态下,各个国家的反法西斯斗争的状态和具体形式千差万别,相比各个国家,共产国际远不比他们更懂得战场的应变。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后,英美等国家对共产国际提出的“世界革命”纲领愈加疑虑。《纽约时报》报道:“随着红军向前推进……不知道写在他们旗帜上的究竟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秩序。”为减轻苏联压力,斯大林迫切希望英美盟国能够迅速开辟第二战场。19435月,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在《关于解数共产国际的提议书》中指出:早在战前就可以日益清楚地看到,各个国家内部情况和国际形势变得更加复杂,通过某种国际中心来解决每个国家工人运动的各种问题会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此时正值罗斯福特使出使莫斯科与斯大林会晤期间,斯大林正式宣布共产国际解散。

——摘编自张彬彬《共产国际解散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产国际解散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共产国际解散的历史意义。
2022-06-2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州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历史名校练习卷(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这个体系的实质在于巩固战胜国的既得利益,维护它们之间的均势,反对新生的苏维埃俄国,镇压各国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该体系指
A.维也纳体系B.凡尔赛体系C.雅尔塔体系D.世界殖民体系
5 . 秦皇汉武是大一统的象征,对统一多民族和中央集权的建立巩固作出重大贡献。两者在强化统一中央集权的经济政策中相同的是
A.轻徭薄赋
B.币制改革
C.紧缩财经
D.盐铁官营
2022-06-1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李时珍(1518~1593)自幼对医学感兴趣,后跟随父亲学习医术,广读天下医书。蕲州遭逢大疫,李时珍父子为民众治病,“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经此磨炼,医术愈精。李时珍发现,以往药书中存在药物误注、图文不一、主次不清等错误,常常危及病患生命,遂立志重修本草。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跋涉山川,采集药物标本,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他虚心拜当地人为师,问询渔樵农夫,细心收集大量有关药物、单方、验方的零散资料,撰成中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李时珍将前人对药物的分类发展为16部、60类,以部为纲,以类为目,使中药的分类更加科学;仔细描述每味药物的产地、形态、性味、功用、方剂等,精心绘制药图。历时近30载,“稿凡三易,然后告成”。

——摘编自唐明邦《李时珍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所体现出的研究方法,并分别予以简要评价。
2022-06-16更新 | 4677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8928日,法国总理达拉第一改过去曾表现出来的较为强硬的态度,欣然接受了要他去慕尼黑的邀请。对此,法国公众舆论狂热地表示赞成,并竞相表达喜悦之情。一些知识分子在《黎明报》为慕尼黑会议欢呼“希望复活了”,并呼吁说,必要时可以向希特勒作出进一步的让步。930日达拉第在签署了《慕尼黑协定》回国途中,一度担心巴黎人民会耻笑他出卖了一个忠实的盟国(捷克斯洛伐克)。没想到迎来的却是狂热的欢呼声“和平万岁”“达拉第万岁",50万巴黎人民聚集在机场到总理府的大道上夹道欢迎,达拉第被当做英雄般对待。巴黎的报刊都在狂热地称颂达拉第和张伯伦、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一起“拯教”了和平。104日,法国议会以535票对75票批准了《慕尼黑协定》。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公众舆论支持《慕尼黑协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国议会批准《慕尼黑协定》的影响。
2022-06-14更新 | 16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广东历史高考真题变式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99年版的《实施保护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第一条明确指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不仅属于每个国家,而且属于人类。它们是人类的无价且不可替代的财富,它们的损失也是世界所有民族的损失。这说明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
A.当前遭到了巨大损毁B.对文化的传承具有重大意义
C.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D.是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见证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杜镇远,1914年毕业于唐山工程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他是继詹天佑之后的铁路巨擘,曾担任杭江、浙赣、湘桂、滇缅、粤汉铁路局局长兼总工程师,在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东起浙江杭州,西至云南边陲,他主持修筑的多条铁路都称为抗日战争时期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大动脉。

1939年,杜镇远到任滇缅铁路,他经常深入现场了解沿线勘测设计和工程进展情况。杜镇远对铁路选线极为重视,他曾告诫同仁:“铁路事业,工程浩大,动辄需费数千万或数万万对于路线之选择,自非十分慎重不可盖一线选择错误。……所以于踏勘及测量时,须多选择比较线以资比较。凡我工程人员,须各注意及此。”在滇缅铁路西段,杜镇远带领勘测人员对铁路路线进行了详细的勘测。当地人烟稀少,荒凉贫苦,他们白天翻山越岭,晚上寄宿在破屋茅棚。经过整整51天的艰难跋涉,杜镇远和他的同事选定了一条较优的路线,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施工的困难。但是随着日本军队对各港口的控制不断加强,从国外进口的钢轨、钢材无法运进施工前线。1942年,又因日军占领缅甸,攻陷滇西,滇缅铁路最终未能完工,30万人三年的血汗付诸东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杜镇远修筑滇缅铁路的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杜镇远的优秀品质。
2022-06-06更新 | 19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10 . 【古典园林与文化解读】

材料一


——摘编自冯纪忠《人与自然——从比较园林史看建筑发展趋势》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中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汉代在自然山林的基础上还配置了观赏植物、人工山水等景色,初步具有了“园林”性质。经过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到隋代统一中国的过渡,至唐代出现了一个兴盛的局面。明代及清代初期,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到全盛时期。中国古典园林分为三大类型:北方型园林——多为皇家园林,着重体现帝王风格与富贵的特色;江南型园林——多为私人园林,一般面积较小,以精取胜;岭南型园林——融合中西方造林手法,形成了轻巧、通透明快的风格。中国古典园林将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做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的效果。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对东南亚园林、欧洲园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尹传霞、周勇《浅析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以及对世界园林进程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第四阶段发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特点。
2022-06-0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等校2022届等高三下学期名校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