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皇五帝、禅让制、邦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8 道试题
1 . 上古时期,蚩尤带领九黎氏族部落在中原一带兴农耕、冶铜铁、制五兵、创百艺、明天道、理教化,为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与蚩尤同时期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分别是(     
A.伏羲、女娲B.炎帝、黄帝C.共工、祝融D.盘古、夸父
2023-09-2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第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尚书·尧典》载:舜任首领后,建立管理机构设官分职,任禹作“司空”平治水土;弃为“后稷”,播司百谷;皋陶作“士”,主管刑罚。这反映出当时(     
A.等级观念已经形成B.集权政治尚未实现
C.早期国家雏形出现D.法家思想开始萌发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考古、传说和中华文明探源截止到上世纪90年代末,各地发现的具有多种文明因素的史前城址的总数已达到50座左右,它们大都集中在公元前二三千年的一段时间,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的华北平原、长江中游的两湖平原、长江上游四川盆地和内蒙古高原河套地区。对于这众多古城,不少学者意识到它们与传说中“五帝”时代林立的邦国(或方国)是相吻合的,它们应该就是这众多邦国(或方国)的都邑。从这个认识出发,学者又或赋予龙山时期这些邦国(或方国)以“都邑国家”或“城邦国家”的称呼,并认为其时社会已进入了初期文明社会。

——沈长云张渭莲《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研究》



(1)依据所学,补充两处材料中没有列出的区域的史前城邑遗址。
(2)结合材料和所学,说明关于“五帝”时代的古史传说对于中华文明探源的重要意义。
2023-09-10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定位考试历史试题
4 . 相传,五帝之一的尧出于“方(违)命圮(同)族”的忧虑,本不同意让鲧去治水,但面对四岳(相传为重臣羲和的四个儿子,分别在四方任职)、百姓的“强请”,尧也只能顺从。这说明,传说时代末期的中国(     
A.君主权力尚未集中B.原始民主发挥功用
C.尚贤观念深入人心D.神权干预部落决策
5 . 关于吴文明的起源,一曰“太伯奔吴说”,即太伯、仲雍为让国于少弟季历(周文王之父)而奔走于荆蛮,建立勾吴之国;一曰“有虞氏南迁说”,即舜部落从豫东地区,一迁江淮东部,再迁江南地区。前者有史书记载而无考古实证,后者则兼而有之。据材料可知(       
A.“太伯奔吴说”属于史家杜撰B.周部落分封子弟为诸侯
C.“有虞氏南迁说”可信度较高D.文明溯源工程遥不可及
6 . 五帝事迹
(1)黄帝联合炎帝,结成____联盟,他们被后世共尊为____
(2)尧、舜可能是中原地区的联盟首领。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这种做法称为“____”。
(3)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史称“____”时代,有些邦国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2023-09-0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1课学习讲义
7 . 三皇时代:古史相传,较早,____众说不一,____浓重。
2023-09-0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1课学习讲义
23-24高一上·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8 . 古史传说:______________
2023-09-05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纲要上)
9 . 考古工作人员在陶寺遗址的墓葬区中清理古墓1100多座,获得了大量日用陶器以及石、骨、木质 生产工具、武器、礼器、乐器、装饰品等珍贵文物。该遗址可用于研究(       
①“万邦”时代的社会面貌       ②龙山文化的文化样态
③母系氏族社会的生产生活       ④商朝都城的建设情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根据古书所引《世本·作篇》记载,三皇五帝传说时代的一些创造发明有:伯余作衣裳,史皇作图,仓颉作书,鲧作城郭,尧作宫室,昆吾作陶,蚩尤以金作兵,巫彭作医……。这些又与现今的考古发明相参照。据此可以得出(     
A.英雄人物作用巨大B.文明社会略具雏形
C.史书所载真实可靠D.阶级分化日趋明显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