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巴比伦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古代两河流域人民编写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农书《农人历书》。该书以一个老农民教育儿子的故事形式,讲述了务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怎样节省灌溉用水,不要让牲畜践踏田地,驱赶食谷的飞鸟,及时收割等,这说明,古代两河流域(     
A.注重人与自然和谐B.文化传承形式多样
C.强调规范伦理秩序D.重视总结生产经验
2022-10-12更新 | 626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选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乌鲁克、乌尔是先后在平原称雄的苏美尔城邦,尼尼微、巴比伦则渐次成为当时周边世界的重要贸易中心,这些地区考古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用楔形文字写就的泥板文书,其中多数是与商业贸易、管理活动有关的。这种状况利于(     
A.两河流域民主政治确立B.确保西亚文明的连续性
C.西亚文明的发展与传播D.西亚雕版印刷术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古代印度文明史因20世纪初考古发现被上推到公元前3千纪。古代西亚文明最初只有《圣经》的零星记载,19世纪以来考古发现了大量遗址、泥版文书,才发现了苏美尔、阿卡德和古巴比伦等文明。这表明(     
A.人们对古代文明的认识是不确定的B.考古发现能够创造新的古代文明
C.古代文明史的研究在过去重视不够D.历史研究需要不断了解学术前沿
4 . 箜篌是一种最早出现在苏美尔的乐器,中国曾经在吐鲁番地区出土了西周时期的箜篌。箜篌传入中国后发展成为宫廷雅乐的重要乐器。据此可以判断(     
A.丝绸之路开通以前,中国与苏美尔没有交往
B.箜篌是中国将外来文化成功本土化的例证
C.箜篌传入中国后,在新疆地区广受百姓喜爱
D.西周时期,中国与西亚地区音乐类型趋同
2022-08-1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石器的发展,金属工具的出现,以及生产进一步发展,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社会产品除维持人们的生活必需以外,开始有了剩余。剩余产品的出现,一方面为一部分人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专门从事社会管理和文化科学活动提供了可能,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私有制的产生准备了条件。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社会上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奴隶社会产生。奴隶被视为奴隶主的财产,可以自由买卖;奴隶主强迫奴隶工作,劳动活动须以奴隶为主,无报酬和人身自由。

材料二   奴隶社会最早出现于埃及、西亚和印度,继而在希腊和意大利等地产生。最早的奴隶主是原始社会内部分化出来的氏族贵族,最早的奴隶是氏族部落战争汇总俘虏的外族人。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氏族部落内部贫富分化不断加剧,富裕的氏族贵族对贫困的氏族成员的奴役也日益加深,其主要形式是债务奴役,无力还债的贫困氏族成员往往被债主卖到其他氏族部落充当奴隶。此外,惩罚罪犯、海盗掠夺、拐卖人口、奴隶买卖、家生奴隶等也是奴隶的重要来源。两千多年来,罗马是奴隶制国家的典型。罗马人征服别的国家,就把当地的居民变成奴隶。奴隶被称为“会说话的工具”,他们是主人的财产和商品,没有任何权利,连子女也属于主人,奴隶不受法律保护,奴隶主可以任意宰杀自己的奴隶。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金属工具的使用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2)有人认为:“奴隶社会的产生伴随着残酷的剥削,所以奴隶社会的出现是一种历史的倒退”。请你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驯化物种时间、地点举隅

地区单独
驯化物
最早可考的驯化时间
植物动物
1.西南亚小麦、豌豆、橄榄绵羊、山羊公元前8500
2.中国稻米、小米猪、蚕公元前7500年或更早
3.中美洲玉米、豌豆、南瓜火鸡公元前3500年或更早
4.安第斯山脉和亚马孙地区马铃薯、木薯骆马、天竺鼠公元前3500年或更早
5.美国东部向日葵、藜菜公元前2500
6.萨赫勒(非洲中北部)高粱、非洲米珠鸡公元前5000年或更早
7.热带西非非洲山菜、油椰公元前3000年或更早
8.埃塞俄比亚咖啡、苔麸
9.新几内亚甘蔗、香蕉公元前7000
采借其他地区始祖作物之后在当地发展出的驯化物
10.西欧罌粟、燕麦公元前6000—前3500
11.印度河流域芝麻、茄子印度牛公元前7000
12.埃及西克莫无花果、油莎草虎、猫公元前6000

(注:表中的问号代表该区域的农业发展可能也受其他地区的影响,或该地区已发展出农业,但不确定那里的作物种类)

——整理自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食物生产”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美国学者克拉默(1897-1990)于1956年发表《历史发轫于苏美尔人》一书,列举这个民族最早发明、发现或创造的事物,达27项,如最早的学校、最早的两院制议会、最早的历史学家、最早的爱情歌曲、最早的图书目录等等。如果再列举一组迄今为止所知最早或现存最早的发明创造是(     
①象形文字   ②楔形文字   ③阿拉伯数字   ④《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谟拉比法典》摘编

8.如果被盗窃的牛、羊、驴或者是猪属于寺庙或者皇室,盗窃者将偿付三十倍的赔偿;如果它们属于国王的公民,盗窃者将作出十倍赔偿;如果窃贼无力赔偿,将以死抵罪。

46.租佃农田地租为收成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

53.倘自由民怠于巩固其田之堤堰,而因此堤堰破裂,水淹(公社之)耕地,则堤堰发生破裂的自由民应赔偿所损毁之谷物。

196.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

202.倘自由民打地位较高者之颊,则应于集会中以牛皮鞭之六十下。

203.倘自由民之子打与之同等的自由民之子,则应赔银一名那。

226.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摘编自严绪陶《汉谟拉比法典与古巴比伦王国》

材料二   1804年,拿破仑政府颁布《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几乎有1/3的条文,从不同的角度保护私有制的不可侵犯性,维护了大革命最根本的成果。《法国民法典》维护并保障了资本主义自由买卖、等价交换和新的雇佣关系。第113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而且规定原料的取得,商品的流通,工人的雇佣,都必须通过契约,买卖、交换,一切均可以自由经营。《法国民法典》第8条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第488条规定,“满21岁为成年,到达此年龄后……有能力为一切民事生活上的行为”。

——摘编自王贵水《一本书读懂法国历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民法典》颁布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其基本原则。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律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古巴比伦因借贷而发生商业活动十分常见。借贷契约一般写在泥板上,借贷契据的订立一般需有5到8个证人,需要加盖证人的印章。借贷契约必须载明以何种财产作为抵押,抵押物通常是房屋、土地或奴隶。在欠款还清后,按惯例必须把泥板砸碎。据此可知古巴比伦(     
A.对外扩张获得充足动力B.颁布民法典保护债务人利益
C.制订规则保护商业活动D.借贷纠纷导致社会矛盾突出
10 . 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一个人向塔木卡(商人)借了银钱,塔木卡催他还债,而他无物可给,他把他的已结枣的果园交给塔木卡,并对其说“取园中全部之椰枣,以还你之银”,则塔木卡不得同意。果园里的椰枣仅应归园主收取,然后他根据他的合同偿还塔木卡的银钱和利息,果园中剩余的椰枣应归园主。这一规定反映了古巴比伦(       
A.法律限制塔木卡对农业的干预和盘剥
B.塔木卡已经成为国家的统治阶级之一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渗透到生产领域
D.私有经济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
2022-07-0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