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774 道试题
1 . 随着殖民扩张的加剧,澳大利亚等地的原住民遭到驱赶和屠杀,人口数量锐减。在澳大利亚,英国人到来之前原住民人口达75万人,1901年只剩下9万多人。在新西兰,18世纪原住民有25万人,19世纪中叶只剩下5万多人,而白人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这反映出(     
A.劳动力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B.殖民扩张重塑了世界格局
C.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替代性变化D.移民文化呈现出多元特征
2024-03-2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3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掷铁饼者》原先为古希腊雕塑家米隆的青铜雕刻作品,今已不存。下图为罗马时代的大理石雕复制品。



《掷铁饼者》(复制品)

材料二   阿拉伯人通过将实力雄厚的部落结为联盟,加强了统治。在进行统治时,阿拉伯人并不拘泥于民族,而是以伊新兰教为组带把各个民族维系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建立了合作机制。这样一来,实现了由通过军事征服的“征服时代”向从事经济活动的“经济时代”转型。……阿拉伯帝国的中心从与地中海相连的地区向与印度洋相连的地区转移,印度洋被纳入阿拉伯帝国的版图,同时,阿拉伯帝国的经济活动中心也从干燥的地中海,转移到干燥地带和湿润地带的连接处,并进入将东非、西亚、印度、东南亚、中国南部连在一起的印度洋,阿拉伯帝国转型成为陆地和海洋的大商业帝国。


(1)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材料一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请用一句话说明古希腊、罗马在欧洲文化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帝国统治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兴起和发展原因。
2024-03-2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3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3 . 史诗是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最初形式之一。有部史诗主要描写了居楼族和般度族后裔为争夺王位而进行的战争,反映了雅利安人由军事民主制向国家过渡时期的社会情况,堪称一部历史和文化的百科全书。该史诗可能是(     
A.《摩诃婆罗多》B.《荷马史诗》C.《吉尔伽美什》D.《伊戈尔远征记》
2024-03-2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3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族大迁徙是亚欧大陆上南北两部分国家和民族交往扩大的一种表现形式。35世纪,中国北方的一些游牧民族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逐渐弃牧务农,为了寻求较好的耕地逐渐向南方农耕地区迁徙。匈奴人西迁促成4世纪中叶日耳曼人向罗马帝国境内的迁徙,在新建的日耳曼人诸王国里,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在不断增长,最终促成了西欧社会的变革。

——摘编自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二   19世纪末,以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和威尔士人为主体的英国移民已遍布阿根廷各地,他们主要从事商业和农牧业活动,这些移民大多为富有的大商人、大金融家和大农场主。据统计,1895年到1914年间,阿根廷80%以上的制造业和75%左右的贸易掌握在英国移民手中。”英国移民在阿根廷兴建英式学校,大量招收阿根廷本土学生,自由主义和自由贸易观念被阿根廷精英阶层广泛接受。英国外交大臣坎宁说:“拉丁美洲已经独立,如果我们处理的不太糟糕的话,它将属于英国。

——摘编自卢玲玲《19世纪英国对阿根廷的移民及其影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公元3至5世纪游牧民族的迁徙对中国和西欧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向阿根廷移民的特点,并对其予以简要评价。
5 . 有学者认为,“如果说汉代丝绸之路引发了各国之间互相接触的强烈愿望,那么到了隋唐这一愿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从商贸活动到文化交流,是一个飞跃性的发展,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下列选项中,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A.中国汉字传入日本和东南亚地区B.中国式园林成为欧洲的风尚
C.佛教完成本土化,禅宗成为主流D.朝鲜王朝组织编撰《高丽史》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革命实践中经过艰辛的探索,特别是1923年“二七”大罢工的教训使中共认识到,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强大势力压迫下,单靠工人阶级的孤军奋战取得斗争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必须加强与各党派的合作,形成民主革命的统一战线。1923年6月召开的中共三大确立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实现国共合作的策略方针。中国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为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和消除封建军阀,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革命道路探索。但孙中山的历次革命运动大多以失败告终。特别是1922年陈炯明叛变使孙中山认识到依靠一派军阀去打倒另一派军阀是断无成就的,并寻求中国革命的出路,正当此时,俄国十月革命给他以新的希望,孙中山决心同苏俄合作,同中国共产党合作。1924年1月,有共产党人参加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认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实现。

——摘编自许艳民《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及其历史启示》

材料二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先后发动卢沟桥事变和八一三事变。面对日本的野蛮侵略,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实行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向全国人民呼吁:“全中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完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此时国民党当局也认识到,非抗日无以图存,非合作无以抗日,所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宣布对日抗战。在此形势下,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实现。

——摘编自盛平瀚《第二次国共合作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相比,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不同,并分析第二次国共合作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作用。
2024-03-2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开封城位于中国的心脏地带,由道路、河流和运河与各地相连接,这使得肥沃的南方、东南地区的粮食和其他商品可以很容易地被运到京城;开封城的规划比之前更加开放,有人居住的街巷和开设有商铺的街道取代了之前有墙的城坊,甚至出现了繁荣的商业化的郊区。在这个地方,有权势的人、富人、有教养的人、追求时尚的人以及四处谋生的流浪者都混住在一起,成为城市人,在这个地方,金钱、房产和经济上的成功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但作为京城,开封还有不足之处,之前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王朝敢在开阔的华北平原上选择城市并将其定为都城,因为这样易受北方游牧部落的军事进攻,而且难以防御。

——摘编自[加]卜正民主编《哈佛中国史·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1)根据材料,概括北宋开封城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指出开封作为都城的不足之处,并结合史实进行说明。
2024-03-27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下图所示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周期图。下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周期解读正确的是(     
A.第①和②周期计划经济体制建立B.第③周期城市经济体制开始全面展开
C.第④周期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第⑤周期我国经济运行趋势总体平衡
2024-03-2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朱德在一次会议上说:“(现在)我们的力量扩大了,又有井冈山作为根据地,我们就可以不断地打击敌人,进行革命。”朱德发表这番言论最早可能是在(     
A.1927年B.1928年C.1929年D.1935年
2024-03-27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一言论的实质在于(     
A.以民主政治取代君主专制B.改革教育制度培养新式人才
C.解放思想提高国民文化素质D.废除科举制摒弃儒家伦理观
2024-03-2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