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0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金砖国家自正式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推进国际金融体系变革,不断推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创立了金融新组织、新机构。金砖五国在货币方面的合作备受期待。这主要表明(       
A.经济区域集团化成果显著B.新兴经济体推动全球治理完善
C.国际金融新秩序已经建立D.金融危机已能够得到有效避免
2024-05-25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066年诺曼征服后,法语一度成为英国的官方语言。表2呈现的中古后期英语在英国的使用情况,据此可知当时的英国(       

时间

事件

1258年

亨利三世发布用英文写成的《牛津条例》

1367年

出现了用英语记录的议会辩论书

1376年

出现了用英语签订的财产转让契约

14世纪70年代

在坎特伯雷召开的宗教会议使用英语作为会议用语

1399年

亨利四世公开使用英语向议会发表演讲

A.英语被社会各阶层普遍使用B.宗教改革强化民族语言
C.民族国家具备一定发展基础D.专制王权得到显著增强
2024-05-2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距今6000—5000年的安徽薛家岗遗址中,发掘的墓葬里有大量陶器、石器和玉器,并有猪下颚骨随葬,在遗址的红烧土上发现稻壳痕迹。上述现象表明(       
A.社会阶级的分化日益明显B.这一地区先民过上定居生活
C.水稻种植在这里最早出现D.区域之间存在文化交流互鉴
2024-05-2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末,英国的民族国家开始起步。英国的民族共同性萌芽于英法百年战争之中和约翰·成克里夫倡导宗教改革时期,在都铎时代成为一面旗帜。此时亨利八世加强绝对主义统治,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在整个都铎王朝统治后期,英王政府对殖民扩张缺乏热情,而将主要精力用于巩固民族国家。克伦威尔时期,英国主动出击,发展新的殖民地。此后,由于得到政府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英国人明显加快了殖民扩张步伐。到17世纪末,以美洲为主体、殖民与贸易结为一体的大英帝国已经建立起来。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   1830年,法国出兵占领阿尔及利亚,并鼓吹自己肩负为“无知”的土著人民带去先进文明的历史使命。法国人在当地极力贬低本土文明,推行宗教同化、全面推广法式教育和法国文化等政策。这些政策在服务于法国需要的同时,客观上推动阿尔及利亚走出封闭状态,促进文明互动和社会发展,为阿尔及利亚民族主义运动的形成英定了基础。

独立后的阿尔及利亚政府将本土传统文明与第三世界革命思潮相结合,建立“伊斯兰社会主义”,探索现代民族国家发展道路。但法国通过强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力,仍能干涉阿尔及利亚的政府决策和国家建设。阿尔及利亚国内各派精英群体之间的不信任又加剧了政治分裂态势,长期严重影响了阿尔及利亚的国家稳定与政治转型。

——摘编自张玉友《评法国“文明使命”论对阿尔及利亚民族国家构建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英阿两国民族国家构建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阻碍阿尔及利亚民族国家发展的因素。
2024-05-2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等校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政府和私人机构通过课程设置、学者互访、建立研究中心和举办学术论坛等方式,在印度等亚洲国家大力构建“美国学”。“美国学”在亚洲的传播客观上增强了各国学术界的跨国学术交往意愿,众多学者放下分歧,就共同关注的美国问题展开讨论。美国此举(     
A.服务于其全球战略的需要B.加强了与亚洲地区的外交联系
C.意在促进亚洲国家的联合D.深化了亚洲各国对美国的认知
2024-05-25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等校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如图可知,一战期间(     

A.军费开支导致同盟国财政崩溃B.各参战国家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C.协约国经济的韧性强于同盟国D.军事危机与经济危机同步发生
2024-05-2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等校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89年,巴黎国际工人大会通过决议:在工人享有选举权的国家,工人都应利用选举权去夺取国家政权;在工人未有选举权的国家要利用一切手段争取选举权。这反映出当时(     
A.资本主义国家政策调整B.国际工人运动走向高涨
C.暴力革命主张已被抛弃D.社会民主主义颇为流行
2024-05-2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等校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一切城邦中,所有公民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极富、极贫和中产阶层。极富者“狂暴”“暴戾”,只愿意发号施令,不肯接受任何权威的统治,所有人犹如主人;极贫者“下贱”“狡诈”,仅知服从而不堪为政,犹如一群奴隶。这种观点(     
A.认为平民对城邦没有贡献B.主张扩大公民政治参与
C.希望能消除城邦贫富差距D.带有一定精英政治色彩
2024-05-2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等校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9 . 1951年6月,马寅初出任北大校长后发现,教师们虽有热情,愿意改造旧北大。但是在讨论院系调整时,教师们都强调“以我为主”,各不相让;讨论改革旧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时,或崇尚欧式教育,或崇尚美式教育。这可用于说明新中国(     
A.开展思想改造运动势在必行B.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C.“双百”方针得到贯彻落实D.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深刻
2024-05-2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等校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表是关于祁门红茶创制的三种记载。综合表中信息可知(     
记载来源
胡元龙为祁门南乡人,于前清咸丰年间即在贵溪开辟荒山五千余亩,兴植茶树。光绪二年(1876年),因绿茶销场不旺,特考察制造红茶之法《农商公报》(1916年)
该(祁门)县向来嗜制青茶,1876年,余干臣于历口开设子庄,劝诱园户制造红茶,出高价以事收买,翌年设红茶庄于闪里安徽省立茶业改良场编《祁门之茶业》(1933年)
同治十年(1871年),黟县余干臣建议祁人改制红茶。胡元龙公见识宏远,接受余某建议,先在培桂山房茶厂,把自采茶叶着手改制,取得了经验,再推广到全村胡益坚《我所知道的祁红茶史》
A.《农商公报》记载更为客观B.胡元龙创制了祁门红茶
C.祁门红茶创制于同光年间D.三种记载难以形成互证
2024-05-2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等校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