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50 道试题
1 . 如图为近代中国英商、华商、日商纱厂已开车的机器设备增长情况(纺机锭数)。甲、乙、丙分别对应的是(     

A.华商、日商、英商B.日本、华商、英商
C.英商、华商、日商D.华商、英商、日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表是关于汉武帝治国思想的相关史料。据此可知,汉武帝(     
史料出处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天人三策》
(汉武帝)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司马迁《史记·龟策列传
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历数则唐都、洛下闳,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班固《汉书》
A.承袭秦制,有所损益B.尊崇儒家,兼用百家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不拘一格,任人唯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考古发现,在二里岗、殷墟、台西村等遗址中出现了水沟、水井、陶水管道等遗迹。《诗经·小雅》中有“滤池北流,浸彼稻田”的记载。这反映了当时(     
A.孕育着精耕细作生产方式B.水利工程兴建渐成规模
C.农业进步促进了文学创作D.传统农耕经济取得突破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称:“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某重点高中高二年级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大一统与国家治理”的历史论坛,同学们广泛搜集材料,节选如下:

材料一   

甲:秦汉地方行政区划制度示意图

——根据邹逸麟《从我国历史上地方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看中央和地方权力的转化》整理而成

乙:公元前113年,“专令上林三官铸”,禁止郡国和私人铸钱。三官五铢钱铜质紫红细腻,整体精致光洁,外廓坚挺匀称,“唯真工大奸乃盗为之”,从此成为流通全国的统一货币。

——摘编自石俊志《五铢钱制度研究》

丙:《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鉴于边疆存在显著差异,针对部分边疆区域采取不同程度的“因俗而治”治理机制,表现出秦汉边疆治理原则的灵活性与机动性。事实上,秦汉时期内地与边疆的文化、经济、社会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大一统理念难以迅速贯彻于殊俗绝域,作为过渡性政策的“因俗而治”便应时而生。

——卜宪群袁宝龙《“因俗而治”展现秦汉治边智慧》

(1)材料一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大一统与国家治理有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运用秦汉隋唐史实,从因俗而治的视角,围绕中国古代大一统与国家治理,自拟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
(3)谈谈中国古代大一统与国家治理的当代价值?
2024-05-0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世纪中期的欧洲

材料   中世纪中期,不仅侵略者败下阵来,精干的国王走上舞台,识字率逐渐提高,而且气候也格外宜人,特别是在北方。这一时期的欧洲,经济出现腾飞的迹象并伴随着社会的变迁(如图所示)。

——摘编自【美】朱迪斯·M·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世纪中期欧洲经济发展与社会变化的表现,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2024-04-2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点石斋画报》创刊于1884年5月8日,终刊于1898年8月,自称“天下容有不能读日报之人,天下无有不喜阅画报之人”。画报存在的十五年间,正是晚清中华帝国的多事之秋,大到中日甲午海战的悲壮场面以及前因后果,小到租借里某次西兵会操都在画家笔下得到呈现。百年后的今日,《点石斋画报》成为我们了解晚清社会生活乃至“时事”与“新知”的重要史料。

材料二   下表节选自《点石斋画报》目录

中外纪闻力攻北宁、吴淞形势、基隆再捷、甬江战事、中法换约、顽固党放火戕官、牙山大胜、赞成和局、万寿盛典、西使觐光、轮船又火、大闹教堂
官场现形恭应考差、糊涂知县、疯官可笑、假官作贼、道士捐官、购枪舞弊、德政何在、厘卡积弊、催科滋扰
格致汇编新样气球、妙制飞车、兴办铁路、水底行船、铁甲巨工、边防巨炮、演放水雷、西医治病、以表验人
海上繁华游园肇祸、法国节期、英皇子观灯记、西童赛马、赛脚踏车、奇园读画、女塾宏开、大闹洋场
(1)“画报存在的十五年间”的中国是怎样的中国?
(2)谈谈《点石斋画报》对研究晚清社会的史料价值。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山东书院六府分布统计表

府名明代清代明清合计
书院数量所占比例书院数量所占比例书院数量所占比例
济南府2325%7434.26%9731.5%
兖州府2122.83%5927.31%8026.2%
东昌府1516.30%2612.04%4113.3%
青州府1819.57%2712.50%4514.6%
莱州府1010.87%136.02%237.5%
登州府55.43%177.87%227.1%
总计92100%216100%308100%

——《明清山东书院的时空分布及其近代演变》

材料二   济宁(兖州府)“当河槽要害之冲,江淮百货走集,多贾贩……当南北咽喉……我国家四百万石滑艘皆经其地,士绅之舆舟如织,闵广吴越之商持贸易鳞萃而蝟集。

——康熙《济宁州志》卷二风俗/卷八艺文

泺源书院(济南府),雍正十一年下省会之地仍各建书院以作育人才,岁发帮金膏火。巡抚乃倡捐修葺……

——乾隆《历城县志》卷十二《建制建置考·学校》

材料三   泺源书院规定:书院学生“一、为学莫先于立志;一、为学莫要于寡欲;一、为学当敦实行;一、为学当秉虚衷;一、为学当勤讲读;一、为学当慎交”

——道光《济南府志》卷十七《学校》

指出明清山东书院教育的发展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进行阐释。
8 . 阅读下表,据此可以推断出(       
期刊名称创刊日期创刊地点备注
《新青年》
《每周评论》
《国民》
《新教育》
《建设》
《解放与改造》
《少年世界》
1915
1918
1919
1919
1919
1919
1920
上海
北京
北京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陈独秀主办
李大钊等主办
北大学生主办
中华新教育社刊物
国民党机关刊物
进步党机关刊物
少年中国学会主办
A.无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B.政党政治深入发展
C.报刊关注国民思想的改造D.国人办报遍及各地
2024-04-20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1843年,时任美国总统约翰·泰勒给清朝的道光皇帝写了一封信,落款是:“您的好朋友约翰·泰勒”。道光皇帝读到的是经过大臣翻译的文本,并没见着“您的好朋友”,而是一篇“伏愿太平永固,山河带砺”的国书。这说明当时(       
A.清政府大臣的英文翻译水平非常落后B.美国积极谋求与中国的和平友好外交
C.清王朝固守传统的“天朝上国”理念D.清朝官员极力支持中美之间友好往来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香港在1842年成为英国殖民地后,英国人逐渐把包括西餐在内的生活方式引入香港,由于西餐的价格很高,只有西方人和上层社会的人才能消费得起。二战后,尤其是70年代跨国公司进入香港,工商业起飞,改变了港人生活方式,带动了餐饮业的繁荣,一种小吃店——冰室也相继兴起。起初冰室主要提供咖啡、奶茶、红豆冰等饮品,配三明治、奶油西多士、菠萝油、蛋挞等西式饮食,继而传统的广式小点、港式小炒,后来更是发展到晚饭小菜,与西菜馆和餐厅模式结合,最终演变成茶餐厅。茶餐厅无论在街坊闹市、公屋村落、豪华商场都能找到。其布局设计不强调私密性,门面通透,街上的人可以直接看到它的内部。卡座通常沿着墙的两边排成行,方形和长方形的桌子在中间,桌面上通常有一块玻璃,压着菜单。用于装咖啡或奶茶的是厚实的陶瓷杯,厚杯子有利于“丝袜奶茶”的温度保持更长的时间。盘子相当简单。香港人极少未光顾过茶餐厅,在同一张饭桌上提供了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群的需求又能让其消费得起的食品。一般早上7时开门到深夜11时才关门,近年更有24小时经营。目前,港式茶餐厅在全国各地,有着众多的门店。如“太哼冰室”,能做到1年之内在全国遍地开花,将香港餐饮文化,还有味道延续。另外,近年美国、加拿大华人聚居的大城市,“港式茶餐厅”亦大行其道。

——摘编自张展鸿《港式茶餐厅与港人饮食全球化》(1994年)

(1)依据材料概括港式茶餐厅的特点。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港式茶餐厅兴起、发展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