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710 道试题
1 . 明朝,巡按御史选派,由“御前点差”,回京述职,不须经都察院,“径赴御前复奏”;监察御史奏事“若系机密重事,实封御前开拆”。这些规定旨在(     
A.加强监察队伍自身作风建设B.确保监察工作独立以加强君主专制
C.强调对监察过程的全面监督D.防止监察过度而产生行政负面效应
2024-05-13更新 | 10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创作于中世纪的法国文学《列那狐的故事》是一部讽刺作品。它以兽寓人,并且赋予群兽以人的行动、语言、思想和感情。主人公列那狐的形象特别复杂,他与弱小一起,却也欺压弱小,他左右逢源,花言巧语获得了象征国王的狮王的认可,他与狼较量,是机智狡猾的封建逆臣。主人公列那狐这一人物形象更多寄托了当时      的理想。(     
A.上层教士B.封建贵族
C.市民阶级D.资产阶级
3 . 改革开放以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史学界对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历史文化认同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国近代社会进程的基本线索等方面的理论创造获得了一批很有意义的成果。这些研究(     
A.有助于构建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
B.源于“双百”方针“二为”方向提出
C.表明中国史学研究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D.改变了中国传统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据记载,万历八年(1580年)福建人陈振龙把甘薯从海外引种到福建,当时大家对这种新作物并不了解,因此最初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万历二十二年和二十三年,泉州一带水稻歉收,凡甘薯种得较多的地方,很多人以甘薯充饥,得免饥馑。自此,福建种甘薯的人越来越多。这可用于说明在我国(     
A.外来物种传播有赖于人们认识的深化B.物种交流完善了当地的经济结构
C.人地矛盾是影响物种推广的主要因素D.物种传入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所示是关于唐代果蔬种植的相关信息。据此可知,唐代(       
信息出处
江城雾敛轻霜早,园橘千株欲变金。李绅《新楼诗二十首·橘园》
其(龚播,峡中商人)初甚穷,以贩鬻蔬果自业。《太平广记》
刘氏植果种蔬······每月两三度入青城县货药、市米、曲、盐酪。《茅亭客话》
A.农本商末观念受到了冲击B.农民依靠果蔬产业致富
C.农产品以集约化种植为主D.农业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2024-03-24更新 | 285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6 . 1914年以后,火柴进口不断下降,1923年的进口量只有战前的8%左右,尤其是以往进口量最大的日本火柴,1923年的进口量还不到1919年的3%。由此推知,这一时期(       

A.中国火柴工业的发展速度持续加快B.五四运动推动了火柴进口量锐减
C.辛亥革命直接促成火柴工业的发展D.国产火柴品质高于外国进口火柴
7 . 19世纪60年代后,烟台的外贸经济迅速繁荣,一时成为“北方的贸易中心”。20世纪初,由烟台进出口货物多改为从威海出入,威海“一时商业骤盛,市面顿呈生气”;与此同时,青岛也迅速崛起,逐渐取代了烟台的贸易中心地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廷经济政策的调整B.列强侵华格局的演变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关税主权的部分恢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隋文帝即位以后,命魏澹“别成魏史”,魏澹所作魏史“以西魏为真,东魏为伪”,隋文帝“览而善之”。开皇十三年(593年),隋文帝下了一道诏书,“人间有撰集国史,臧品人物者,皆令禁绝”。由此可见,隋文帝(       
A.倡导历史认识的多样性B.主张传承优秀史学传统
C.注重历史学的政治功能D.强调历史记述的客观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34年红军将士在湘江等地同国民党军展开阻击战,为了掩护军委两个纵队过江,红三军团第五师坚决执行“不惜一切代价,全力坚持三天到四天”的铁令,浴血奋战三昼夜,以血肉之躯突破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湘江之战(     
A.体现了红军长征初期战略部署的合理性B.使红军掌握了对敌战争的主动权
C.保存了革命的火种且利于革命形势发展D.贯彻执行了遵义会议的最新精神
2024-03-13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10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如图是1980~2022年我国城市化率变化图。此图说明(     

1980~2022年我国城市化率变化
A.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加快城市化进程B.合理的城市化体系逐步完善和发展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城市为中心D.城市化率提升源于新时代户籍改革
2024-03-12更新 | 212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