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肯定哥伦布对旧大陆社会发展所起的进步历史作用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作为殖民主义的先驱哥伦布的远航与“发现”,对新大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起过很大的破坏作用。

——摘编孙家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历史作用》


问题:从上述材料中提炼观点并加以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清晰)
2021-02-1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材料   1953年底,苏联提议召开有新中国参加的五大国外长会议,审查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措施。对此,中国政府积极响应,于1954年3月正式决定派遣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并指示代表团在会议上要加强外交活动,促进国际局势缓和。会议开始后,关于印度支那问题,各方陷入持久的僵局,会议即将无果而终。6月16日,中国代表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六点建议。除美国外的几乎所有与会代表团都认为中国所提建议富有建设性和协商精神。周恩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迅速开展一系列外交活动,推动有关各方朝解决问题的方向迈进。7月21日,会议终于通过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最后宣言。

——摘编自林蕴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内瓦会议召开时的国际形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新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中所发挥的作用。
2020-06-11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6月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材料 苏颂(1020-1101) ,字子容,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庆历二年(1042 年)中进士。任地方官时,兴修水利,保田防灾,赈济灾民,主张平抑物价。嘉祐二年(1057)任校正医书官,领导参与编撰《图经本草》等医书,发动广大医师和药农呈送标本和药图,并写出详细说明。《困经本草》 成为流传至今的第一部图文并茂的草本书。元熙元年(1086)受诏定夺新旧浑仪。四处奔走,寻觅人才,调来专门人才韩公廉、王钪之等,不断研究实践,研制成一座将时钟机械和观察用浑仪结合的巨型天文仪器一水运仪象台。 在朝任职期间曾代表宋出使辽,写了《前使辽诗》和《后使辽诗》等文章和书籍,记录出使路线和辽的政治、经济、军事、山川地理和风俗民情、外交礼仪等。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苏颂的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颂取得成就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经过长期的生产竞争,纺织、农产品加工、陶瓷等行业的生产向自然条件较优的地方日益集中,形成某一行业、某种产品、甚至某一生产环节的专业区,不少地区还排斥了其他地区的同类生产。在纺织业、农产品加工业、矿业等十几个主要行业中,多数属于与人们日常衣食住行直接相关的,矿业也有很大部分用于生活日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手工业与粮食生产的结合,手工业与经济作物生产的结合,乡村作坊工业的发展及其与农业的结合。

——摘编自方行《中国古代经济论稿》

材料二   开埠通商以后,列强商轮、军舰停靠于中国口岸者渐多,这些轮船的维护、修理使本地手工业者获得了大宗生意,而在维修外国轮船的过程中,传统手工业者也学到了新式技术,使传统手工业有了质变为新式工业的契机。在上海一带,原本存在着锻铁、铜锡器制造、木船修造等工具制造类手工业,外资船厂兴起后,在修造过程中寻求一些手工业作坊代锻代制机器零件,这些手工业作坊有的就转化为了早期的本土机械企业。

——严鹏《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

材料三   毛泽东曾说:“资本家赞成社会主义改造,敲锣打鼓,那是因为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来,工人群众又在底下顶他们,逼得他们不得不这样。”陈云讲话指出:对资本家和平赎买,应该推广定息的办法。“所有的资方实职人员,应该全部安置”。1956年,公私合营工业企业的总产值比全行业公私合营前的1955年增加了32%。

——高化民《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评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前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上述特点的形成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早期机械工业出现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掀起的原因。
2020-05-0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岸区广益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4—18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掀起了声势大、历时久的思想解放运动,发生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近代科学也随之兴起。如表对相应四个事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文艺复兴为古典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和现实世界
宗教改革新教提倡的勤劳节俭的品德和积极生活的态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启蒙运动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诉求,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近代科学兴起形成了重视实践和事实的形象化思维方式,确立了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A.①B.②C.③D.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墨西哥“三文化广场”矗立着阿兹特克金字塔大神庙、西班牙殖民者修建的教堂、墨西哥外交部大厦,广场碑文有这样的评述:“这不是任何人的胜利或失败,而是一个混血民族的痛苦的诞生,这就是今天的墨西哥”。这主要体现了文化的(     
A.碰撞与融合B.侵略与反抗
C.创新与继承D.交流与借鉴
7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影响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孔子提倡“仁”“为政以德”。孟子提出“仁政”“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尊贤使能,俊杰在位”等思想主张。而对于和的主张,西周太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孟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3

材料二   在从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中国人享有先进的工艺、以功绩为基础的有效的官僚机构……。中国人很自然地认为他们的文明优于其他任何文明,并认为外国人是“野蛮人”,这种态度虽然是可理解的,但却使中国人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没有发生变化。相形之下,西欧人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这一模式表明,历史的发展并不像通常所说的“一事成功百事顺”,人类学家们将此称为“受到阻的领先的法则”。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人们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精模。霍尔巴赫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蕴含了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中华先进传统文化又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指出500年至1500年间中国文明在哪些方面优于世界文明。
(3)根据材料二、三,评述中国元素为世界文明的转变所做的贡献。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1500年后中国文明“受到阻滞”的原因。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经济全球化在加快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经济失控的风险。因此,各国既要抓住经济全球 化的机遇发展自己,也要注意保卫自己的经济安全。另外,一些国家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现象,如英 国最终脱欧,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边境修墙、控制移民等措施。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请结合世界史知识评析上述观点。(要求:史实正确、观点明确、论证充分)
2020-05-0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届高三4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措施具有很大局限性,如实行兵将分离的政策,带来了将帅无权,指挥不灵,以致军队战斗力削弱的弊病,虽然北宋政府后来豢养了百余万军队,却阻挡不住辽、西夏的侵扰。由于各级政府权力的分散,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官吏众多,行政效率低。总之,北宋实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在一定时期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后来便逐渐走向反面。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西汉统治时期,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值得注意的是,御史大夫是宰相的副手,因此,监察权是相权的一部分……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措施,评析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从汉朝到宋朝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
2020-01-0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评析材料中有关宋代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多角度充分论证,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020-04-06更新 | 590次组卷 | 31卷引用:重庆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