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147 道试题
1 . 1928年10月,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现在国民党的新军阀统治,依然是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以新军阀代替旧军阀,对工农阶级的经济的剥削和政治的压迫比从前更加厉害。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A.借鉴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B.推动中国革命的继续发展
C.论述联合资产阶级的重要性D.阐述革命道路转移的因素
2024-05-08更新 | 22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4月份大联考(三模)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是洋务运动时期京师同文馆所拟订的课程计划表。这反映出当时京师同文馆(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第六年

第七年

第八年

以认字和写字为主

以练习书法和翻译句法为主

以地理和历史学科为主

以启蒙数学学科为主

以应用数学学科为主

以制造和航海测算为主

主要以化学和天文学为主

主要以天文学和地理学科为主

A.成功确立了近代教育体制B.果断抛弃了传统的儒学教育
C.注重近代自然科学的教学D.使近代教育模式在中国普及
2024-05-08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押题(二)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3 . 清代蒲松龄的小说《聊斋志异》中有不少故事都有“弃儒从商”的情节,例如《黄英》一篇中,借黄英姐弟,蒲松龄构建了一种外具商才,内秉士魂,既能治生应对现实,又具风姿雅韵的人格理想和价值观念。这可以佐证清代(     
A.社会阶层逐渐被打破B.商品经济冲击传统价值取向
C.社会流动性明显增强D.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升
4 . 明朝洪武年间规定“官员营造房屋,不准歇山转角,重檐重拱及绘藻井……庶民庐舍,不许于宅前后多占地、相亭馆、开池塘……不许过三间”;而到了嘉靖以后,陕西、豫北等或绅或商的住宅多为多开间尤其是五开间,并成为这些地区民居基本形制。这表明(     
A.奢靡之风影响社会风尚B.政府对民间的控制力度降低
C.市民阶层政治地位提升D.社会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抗战爆发后,民主党派为坚持团结抗战和实现民主宪政而斗争。抗战初期,他们依附于国民党,因为他们希望国民党能率领全国人民抗战。几年的抗战,使他们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权利的真正捍卫者。民主党派认识转变的关键因素在于,中国共产党(     
A.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B.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
C.成功维护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D.坚持井冈山斗争道路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既是党领导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共产竞大党形象塑造和演绎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也是自身建设史,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已深深熔铸于百年波澜壮闭的历史图景之中。

——据屠静芬等《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多维历史审视》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历史形象”的定义和阐释。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一则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形象”,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提炼出的“历史形象”要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可选择材料角度,亦可自拟角度,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1990年出生于国外的美国人(大约1950万人)在家里使用的语言情况。

单位:万人

——摘编自余志森《试论美国文化的成因与特征》

材料二   亨廷顿的《我们是谁?》(2004年发表),通过考察“国家认同危机”的现实,揭示出因移民问题导致的“次国家认同”和“跨国认同”与国家安全的相关性。正如该书扉页强调:美国面临着自身安全的空前挑战,重新估价“之所以使我们成为美国人”的核心价值极为重要,因为没有什么比我们的“国家认同”对国家安全来说更为重要的了。在他看来,宗教虽是国家认同的最主要因素,重建宗教信仰对建立美国认同至关重要,但这还不足以确保国家安全,况且“仅靠信念无法立国”“美国面临易受外来攻击的新局面”,为此他把关注的侧重点转向了在国际上“寻找敌人”。

——摘编自余潇枫《“认同危机”与国家安全——评亨廷顿<我们是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文化的特征,并分析这一特征对美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
(2)指出材料二论述“国家认同”的角度,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亨廷顿解决“国家认同”危机的方案。
2024-05-07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8 .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形成了自己的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形成了统一的知识传播媒介,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时认同“龙”“长城”“长江”“黄河”等文化和地理标志。这些文化载体(     
A.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B.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C.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D.利于塑造中华民族共同的道德准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1860年5月,太平军击破清军江南大营,前锋直指上海,与公开声称要帮助清军作战的英法联军发生多次激战,英法联军迭遭重创不敢进攻太平军。太平天国的军事行动(     
A.回应了近代中国的时代主题B.终结了西方国家的军事优势
C.消弭了中外军事冲突的隐患D.引起了晚清权力结构的变化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时期,许多城市妇女走出家庭,成为与农业相脱离的手工作坊主、雇工或女使。如(贾易)“无为人,七岁而孤,母彭氏以纺绩自给,日与易十钱,使从学”。“九市馆街新筑成,青裙贩妇步盈盈”是宋朝城市妇女从事商业活动的真实写照。她们大多是沿街、上门叫卖的小商贩,或是开中小店铺的店主。城市中还有很多依靠文化与技艺谋生的妇女,《齐东野语》就记载了一位精艺绝妙的女医邢氏。宋朝时期的酒楼上已有一些受雇为酒客斟酒换汤的妇女,还有一种临时受雇的妇女,类似于现代的钟点工。

——摘编自郭宏荣《宋朝市民阶层妇女研究》

材料二   在清末及民国时期,农村妇女外出务工的最佳方式并不是进工厂,而是做女佣。以晚清的广州为例,社会对女佣需求量很大,女佣则主要来自周边农村。她们受雇从事的家务劳动均是以往乡间家务劳动的自然延伸,就业门槛相对较低。且广州地区妇女无缠足陋习,亦不忌讳抛头露面。这时的女佣,与之前的女佣已有本质区别,她们与东家建立的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没有或者基本上不存在人身依附与从属关系,成为与女工一样的职业女性,有“广州梳佣”等专门称谓。|当地竹枝词写道:“梳佣光洁小环妖,短短衣装窄窄腰。娜步湛华园外过,花香人影共娇娆。”她们的装束较为时髦,其衣饰装扮甚至被一些大家闺秀仿效。

——摘编自夏坤《晚清广州女佣研究》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三次写入全国党代会报告,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部署工作时充分考虑两性的现实差异与妇女的基本权益,纵深推进对不合理的婚丧嫁娶习俗、不平等的性别观念的整顿(整治),基层女性不仅摆脱了传统农业社会“男耕女织”的性别限制,而且拥有了更多的人生选择和发展可能性。

——摘编自彭杨扬《重视基层女性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妇女走出家庭后所从事的职业类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城市妇女走出家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晚清广州女佣与宋代职业女性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广州女佣群体兴起的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女性职业选择与乡村振兴关系的认识。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