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227 道试题
1 . 据苏云峰《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湖北省,1860-1916》统计,清末民初湖北地区士绅的多向流动情况如下图所示,此图可用于说明(     

A.社会流动催生新的社会职业结构B.湖北传统士绅阶层发展壮大
C.社会流动涉及社会阶层范围广泛D.政治变革影响社会阶层流向
2 . 【近代中国农村合作运动】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后期,为了农村赈灾和反共的政治需要,南京国民政府将西方传来的合作社思想付诸实践,开始用行政命令主动发起农村合作运动。在“救治农村”“调节农村金融”的口号下,通过政府的组织和宣传,将城市银行的剩余资金贷往农村,创办信用合作社。1928年,国民党中央执监会通过了《组织合作运动委员会建议案》,将其规定为国策运动之一。“经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提倡,始逐步具体化、普遍化,益以各方面的推动,合作事业之进展逐日形蓬勃矣。”但终因未能改变封建制度,农村合作运动未能起到挽救农业危机和复兴农村经济的功效。

——摘编自傅宏《论19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农村合作运动》

材料二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为了解决中央苏区粮食极度缺乏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号召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合作社,并设立国民经济人民委员部负责管理。19302月闽西根据地发布的《合作社讲授大纲》作为第一个向群众系统讲述合作社的宣传材料,提出了合作社的多项原则,如合作社以增进社员共同的经济幸福为目的,社员必须是自动结合的,等等。19321933年,苏区政府相继颁发了合作社暂行组织条例等法律规则,推动了合作社的迅速发展。如他们在个体经济的基础上,为调剂劳动力和耕牛以促进生产而自愿结合组建劳动互助社、耕田队和犁牛合作社等。19342月,中央苏区的消费合作社、粮食合作社、生产合作社等成倍增加,在反经济封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编自葛文光、李录堂《新中国成立前农村合作社的历史沿革及其评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20年代后期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农村合作运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苏区农村合作运动的特点及意义。
2024-04-28更新 | 17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宋史·食货志》载,“琼管奏:海南收税,较船之丈尺谓之‘格纳’……贾物自泉福、两浙、湖广至者,皆金银物帛,值或至万余缗;自高、化至者,唯米包、瓦蕃、牛畜之类,值才百一。而概收以丈尺,故高、化商人不至,海南遂乏牛米。请自今用物贵贱多寡计税,官给文凭,听其具实报纳”。这表明当时(     
A.政府重视规范民间贸易B.税收方式影响百姓生计
C.不同地域经济互补性强D.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2024-04-27更新 | 30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4 . 20世纪6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的基点由“战争边缘政策”“大规模报复政策”调整为遏制而不接触政策。这一调整的大背景是基于中国(     
A.冲破“一边倒”政策的束缚B.成为第三世界中坚力量
C.逐渐放弃反美的基本立场D.重新考量国际战略格局
2024-04-26更新 | 324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少数民族政权与大一统

材料一   辽朝的《鲜演大师墓碑》有“大辽中国”的说法。《大契丹国夫人萧氏墓志》称萧氏丈夫耶律污斡里的祖先为轩辕黄帝八世孙虞舜后裔。《辽史·世表》则认定“辽之先,出自炎帝。”辽人自称“北朝”,称北宋为“南朝”,并认为“南朝”“北朝”是一家。西夏李元昊立国后遣使向宋上表时,自称祖先为北魏拓跋氏,而北魏的拓跋鲜卑自称为黄帝次子“昌意少子”之后。西夏“自称西朝,谓契丹为北边(朝)”,宋为南朝,认为辽宋夏当共奉“中国”之号。

(1)依据材料一、概括辽夏政权的共同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开发边疆地区一览表(部分)

少数民族名称开发地区
百越岭南、东南沿海地区和山区
巴、蜀、蛮、僚、俚西南
肃慎、东胡、鲜卑、乌桓(丸)、靺鞨、高句丽、奚、契丹、女真、满等东北
匈奴、鲜卑、丁零、突厥、回鹘、党项、蒙古、回、维吾尔等北方、西北
羌、吐谷浑、吐蕃(藏)等青藏高原
高山族(台湾“原住民”)台湾岛

材料三   战国时,赵武灵王改革,推行“胡服骑射”,即取消兵车,改为骑兵,同时改穿紧身窄袖、便于作战的“胡服”。自秦汉以来,历代都在边疆或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特殊政策,一般都包括沿用部分既定制度。清朝统一内外蒙古后,就根据蒙古长期形成的习俗,建立了盟旗制度,成功地解决了游牧民族聚居区的行政管理难题。

(2)依据材料二、三、简述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贡献。
2024-04-24更新 | 18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最后一卷(四)历史试题
6 . 北宋神宗时期,创立了免役钱等新税种,大多直接向农民征收货币。南宋时期,又进一步向农民征收折帛钱,中央政府的货币收入进一步增加。两宋政府的这些举措(     
A.满足了商业发展的需要B.提升了农业商品化程度
C.促进了农民收入的稳定D.解决了政府财政性危机
2024-04-24更新 | 459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6世纪中期,意大利艺术理论家瓦萨里出版《意大利艺苑名人传》。他将艺术史分成三个阶段:杰出与受到尊重的古代艺术;古代艺术的衰落与遗存;古代艺术走向完美再生。这一艺术史书写模式因其巨大影响被奉为“西方艺术史书写的《圣经》”。这一著作体现了(     
A.文艺复兴的艺术认识B.科学革命的客观要求
C.理性主义的思想理念D.新教伦理的主要观点
2024-04-22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黄石市第二中学高三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8 . 【地税征收】

材料一   1860年,太平军开辟苏福省和浙江天省两片比较稳定的基地后,遍立乡官,以“依古制而惠四方”的原则征收赋税。下表为太平天国在两省部分乡村地税征收情况一览表。

太平天国在两省部分乡村地税征收情况

地区模式具体方法
嘉善粮由租出佃户交租给地主,地主交粮于当局,“乡民……还租,然后业户收租办赋”
常熟、昭文等地“着佃交粮”佃户代地主直接向当局交粮,完粮后仍需向地主交租。按规每亩征粮“一斗
无锡等地代业收租由当地土豪、绅董等兼乡官,设立收租局等,“逼业主将租簿送到局中”,按租簿向佃农催发地租,“除完粮、(收租)局费外,给还业主”
吴江、震浙部分地区招业收租地主将土地报官备案,太平军当局发给地主“田凭”(土地证),地主自行收租
绍兴等“打贡”“打先锋”率万余人“大掠于乡”,“焚掠各大户……小户开门者不打,闭户者立即打破”

——摘编自刘晨《太平天国辖境苏浙农村社会经济秩序探析》

材料二   1928年1月,方志敏等领导开辟了赣东北农村革命根据地。1932年底,根据地扩大到闽浙赣三省。在此期间,根据地颁行了《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土地分配法》《闽浙赣省苏维埃土地税征收法》等,规定“以村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并逐渐形成累进制土地税,以全年收谷五担为起征点,有疾病或其他困难者可申请减免。征税人员在收税时一律填发土地税收条,青湖一村征税人员“瞒了土地税谷140余石”,遭到苏区政府严厉处罚。以税收收入为担保,苏区发行公债券,支持消费合作社、储粮合作社,在春耕时节向农民发放低息贷款,“使工农红军与敌人长期作战不发生丝毫经济的和给养的困难”。

——摘编自欧阳秀兰等《方志敏财税思想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太平天国在苏浙农村征收赋税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闽浙赣根据地的地税政策与太平天国的不同之处,并简述其历史意义。
2024-04-2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黄石市第二中学高三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水利组织与社会治理】

材料   湖南湘阴县地势低洼,湘水将其分为东、西两部分,再加上资江、沅江经此流入洞庭,夏秋水涨,形成“泽国”。下图为湘阴历代发展状况。

为了应对水患,清代湘阴逐渐形成一种“按亩分堤、按提承役”的修堤护坑制度:围垸内民户轮流承充堤长,并根据本户占有的田地数量提供相应数量的人员与费用。在堤长的率领之下,每年冬季对堤垸、沟渠进行修治,在夏季上堤防汛抢险。部分知县还在“于堤总长之外,择围内之公正殷实者,任以董事之责……以收实效”。

——摘编自杨国安《按亩。分堤:清代洞庭湖区的堤筑修筑与徭役摊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湘阴地区水利型社会形成过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湘阴地区水利组织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2024-04-22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黄石市第二中学高三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31年9月19日,国民政府外交部要求驻日内瓦代表针对发生于中国之事“召集(国联)行政院,按照国际联合会盟约第十六条之规定(会员国如有从事战争者,‘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迅予必要之措置”,同时通报《非战公约》签字国。据此可知,国民政府(     
A.旨在争取英法支持全力围剿红军B.对国联的作用认识清醒
C.试图通过国际法解决日本的侵略D.力图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2024-04-22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黄石市第二中学高三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