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政治形势混乱,但十六国统治者并不满足于建立割据政权,如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在修建都城时宣称“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魏孝文帝更是志在“南荡吴越,复礼万国”。这可以说明当时(     
A.大一统思想普遍存在B.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C.统一趋势逐渐加强D.南朝局势相对稳定
2021-05-24更新 | 645次组卷 | 15卷引用:重庆市江津中学、铜梁中学、长寿中学等七校联盟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四川秀山县城关附近,“旧饶麻、烟草之利”,19世纪八九十年代,种麻者“里不十亩”,“独烟繁盛,捆载出外境,岁万金”,麻地变成了烟田。同一时期,兰州府烟田以皋兰县所产最负盛名,仅运销国外者即达3万多担。这反映了当时
A.经济作物单位面积产值提高B.烟草成为主要的农作物
C.内陆农业的市场化趋势增强D.吸烟风气影响经济发展
3 . 据于素云《中国近代经济史》记载,19世纪下半期中国出口货物呈现出下表所示的变动趋势。据此可知
A.英国扭转中英贸易逆差B.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各类货物出口持续增加D.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2021-06-04更新 | 293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5世纪末期,法兰克国王以土地作为俸禄无条件地分配给国王的扈从,获得土地的扈从只享有对土地的使用和获得收益的权力。8世纪初期,宫相查理·马特把无条件分配土地改为以服骑兵役为条件的“封授土地”,并将一切公共权力一并赋予受封者。这一变化(     
A.为王国分裂埋下隐患B.扩大了宫相的政治权力
C.加快土地使用权流转D.标志西欧城市开始兴起
2024-04-18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一)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通过古“蜀身毒道”,古蜀国文化曾给东南亚以强烈的影响。粟原生长在我国黄河流域,后通过四川西部高原向南传到东南亚。至今,东南亚某些山地部落仍种植粟。从战国开始,船棺葬就在巴蜀地区流行。受此影响,船棺葬逐渐成为古代东南亚一种常见的葬俗,如越南朱芹、泰国翁邦等地都发现了大量船棺墓葬。东南亚青铜器也吸收了巴蜀的青铜铸造工艺,如越南东山文化中的长援无胡戈和长胡三穿曲援戈,都是在蜀戈的影响下产生的。在中国与东南亚的频繁往来中,西南地区扮演着重要角色。

——根据段渝《南方丝绸之路研究论集》整理

材料二   19世纪20年代,是滇缅传统贸易最为兴盛的时期。这时云南商人在滇缅贸易中占据主动,伊洛瓦底江中上游地区的大半缅甸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仰给于云南;云南商人从缅甸输入大量的棉花、食盐等商品。1885年英国吞并缅甸后,滇缅贸易变为主要是云南与英国殖民地缅甸的贸易。1898~1902年,仰光至密支那,曼德勒至腊戍铁路先后建成通车。人们可以自腾越西北境外的密支那通过铁路直达仰光,基本形成了针对云南进行商品倾销的交通运输格局。《腾茶概述》记载:“腾越物产尽管无大宗出口,每年洋货消费,以棉花、纱布、煤油、五金为大宗。自清季设立腾越税关以来,入超之数,年增月盛。”

——摘编自陶韧《云南对外交通史》

材料三   为推动内陆地区制造业、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中国迫切需要一条新的高效运行的陆海运输通道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升级版,将视野从国内舞台转向国际舞台。2017年中新(重庆)项目的联合协调理事会首次提出“南向通道”这个概念,随后更名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后称“西部陆海新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朋友圈逐步扩大,建设范围逐渐拓展,成为连接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及其他国家(地区)的重要通道。2019年重庆海关、南宁海关等15个海关签署备忘录,将在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促进沿线产业发展、完善监管模式三个方面,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此次备忘录的签署有效地提升了海关通关效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摘编自张建中《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节点物流业协同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西南地区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滇缅贸易的主要变化及其后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部陆海新通道在新时代的作用。
6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结婚的男女双方不得不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论双方当事人在结婚这件事情上毫无自主选择的权利。中国古代家长对于子女结婚的包办,大多是从“传宗接代”的目的出发,而忽视子女的个人选择。同时中国古代结婚制度中的结婚程序繁多,自西周时期首创的“六礼”,虽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简化,但作为传统习俗仍一直延续下来。

—摘编自潘文波《中国古代结婚制度之演变及其启示》

材料二 陈旧的婚姻观念总要被不断进步的社会所抛弃,鸦片战争后,尤其是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同时也吹响了近代中国婚姻观念变化的号角,古老的中国拉开了婚姻观念变革的大篆。封建包办的婚姻逐渐被废弃和淘汰年轻人在选择婚姻时有了自己的判断和自主权。爱情、自由、平等、尊重等信念被注入新的婚忘观念腐朽的、不平等的婚姻观念和模式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一时期的婚姻观念变化主要体现在婚姻目的的变化、婚姻媒介的变化、婚姻决定权的变化、择偶标准的变化、夫要关系的变化。

—摘编自王莹《中国近代婚姻观念变化之梳理》

材料三 19世纪末,英国一些贵族虽有光荣的头衔,却缺少支撑门面的钱财,他们明显地感受家道中落,入不敷出。于是,贵族也十分渴望得到工商阶级的扶持,来弥补自己经济上的亏空。这种需求和“暴发户”(资产阶级新贵族) 的需要极易一拍即合,形成互利的合作。这种合作的最好方式是联姻,联姻的结果是皆大欢喜。贵族们获得了财富,从而能更神气地保持贵族的风度和体面;“暴发户”则使子孙们获得了光聚的血统,从而在上流社会中挣得一席之地。

—摘编自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近代婚姻观与中国古代婚姻观的最大差异。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贵族与资产阶级新贵族联姻的婚姻观。
(4)综上,谈谈你对不同时期出现不同婚姻观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仰韶文化早期,中原地区多数村落的农作物种类为粟和黍,只有淮河流域的贾湖遗址中发现有水稻。仰韶文化中晚期,水稻种植向北扩展,中原不少地方的考古遗址中都发现了稻作遗存。这一变化(       )
A.体现了多元一体的特点B.奠定了南稻北粟格局
C.催生了国家的初始形态D.推动了农耕文明进程
2024-03-20更新 | 233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等级性考试模拟(四)历史试题
8 . 唐代中期后,一些学者冲破了汉代以来“疏不破注”的解经传统,大胆怀疑甚至否定汉唐学者对《春秋》所作的传注,开创了“舍传求经”的新局面。这一变化(     
A.阻断了儒释道三教合流B.为儒学发展注入了活力
C.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促进了儒学思想的统一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后美国对日赔偿政策的调整

19457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明确“日本为支持其平时经济及交付公正之实物赔偿,得维持必要之工业,但不得维持能使日本再武装之工业。”96日,美国国务院颁布《投降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规定日本必须支付由于其侵略而产生的战争赔偿:没收日本海外资产:将日本维持和平经济所不需要的物资及现存的工业设备用作战争赔偿之用。

19481月,美国陆军部长罗亚尔发表演讲:“对日占领政策的方向在于培植强有力的日本政府。对于今后在远东可能发生的新极权主义的威胁……日本必须成为远东的工厂。”

1950年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原本被美国政府列入赔偿清单的日本各兵工厂都被叫停了拆迁,纷纷恢复生产。在二战期间为日本政府生产军火的三井、三菱等大财阃得到了极大发展。在日本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951年,美国单方面和日本签订《旧金山和约》,将二战中遭受日本军国主义侵害最严重的中国排斥在和约之外,在和约中美国单方面废除了日本以军事工业作为赔偿的计划,只规定以日本的制造能力和技术服务对东南亚几个国家作为战争赔偿。条约还规定,“除本约另有规定外,盟国兹放弃一切赔偿要求”.实际取消了日本的战争赔偿。

——据赵洪伟《战后美国远东战略演变与日本战争赔偿政策的相关性》等


针对二战后美国在日本赔偿政策上的变化,谈谈你的看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统计,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全国府、州县级行政单位共有1346个,明末则为1564个。与明初相比,明末各地方行政单位的编制变化不大,但明朝的人口数量从明初到明末翻了一倍还多。据此可以推断,明朝(     
A.地方政府行政职能逐渐萎缩B.高产作物传人导致人口增长
C.基层治理模式更加科学高效D.地方政府规模与人口增长相适应
2024-05-15更新 | 366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三)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