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维护和平与安全为宗旨的国际性组织。中国知识界认为,万国联盟也就是国联的成立,“并非偶然的运动,孤立的现象,而是历史、政局、思潮诸种因素凑合以成”。“今日国际最困难,也最根本之问题,即在调和各国家之利益,规范各国家之野心,综合各民族之精神,使悉有利于公共的善。换言之,即不承认世界上有‘完全独立’独自发展而侵害他国的国家。世界上所有的民族,要成一种有组织的团体。维持这个国际组织的,就是万国联盟。”“万国联盟,就是使世界废除战争用公理裁判曲直的唯一方法。”

——摘编自郑大华、王敏《欧战后中国知识界对建立国际联盟的思考——以〈太平洋〉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材料二   针对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二战对人类造成的大浩劫,反法西斯大同盟将他们之间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暂时搁置一旁,在吸收以往国际组织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达成了以《联合国宪章》为宗旨和原则建立国际秩序的共识。《联合国宪章》强调会员国不分大小都有平等发言权的规定,宪章所规定的组成联合国为数众多的专门机构之间的“权力划分”原则,无不体现了普遍性原则,使联合国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讲坛和开展多边外交的场所。宪章所确定的5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大国一致”原则,不仅反映了二战结束时的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突出了大国的责任和历史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它从内部机制上赋予联合国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的可操作性和强制力量,使集体安全有了切实可行的保证。

——摘编自徐蓝《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知识界对国际联盟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联合国的特点,并指出与国际联盟相比联合国的进步之处。
2 . 从20世纪80年代起,英国政府推行所谓的工作福利计划,让失业者去做指定的工作或参加培训,而不是坐在家里领补助。最初这一原则只适用于16—18岁的年轻失业者,1993年梅杰首相宣布要扩大其适用范围。这些举措意在(     
A.解决严重的“滞胀”危机B.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C.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D.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3 . 下表所示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和人员伤亡统计数据。由此可见(     

参战国数量

投入军队人数

卷入战争人数

伤亡人数

33个

7000多万

15亿

4250万

A.一战惨度烈度空前B.协约国最终获得胜利
C.世界各国损失巨大D.战争破坏了欧洲均势
4 . 16世纪下半叶到17 世纪是海图大规模更新的时代,也是荷兰海图制作的黄金时代,出现了以墨卡托、奥特柳斯、洪第乌斯为代表的著名制图家。荷兰这一时期制图业的发展得益于(     
A.世界地理知识的缺乏B.其确立了殖民霸主地位
C.荷兰海外贸易的繁荣D.启蒙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印加帝国在基层实行社区共享制度,在此制度下,土地分配和使用遵循着一套明确的原则。土地首先归属于社区,然后由社区领导者根据需求和资源可用性进行分配,分配的标准包括家庭规模、劳动力需求以及自然资源的利用。据此可知,该社区共享制度(     
A.集中体现了印加帝国文明成就B.能够保证帝国政治与经济稳定
C.实现了印加民众均分财产愿望D.体现了帝国基层治理比较规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2—15世纪,在英格兰的封建庄园体制中,农民可以从领主处领有土地,但一般需要对土地的所有者有所回报。这一回报通常是(     
A.义务提供手工品生产B.缴纳租税和服劳役
C.维护庄园法庭的秩序D.自备工具为国王服兵役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开皇三年(583年)后,随着国家漕运活动频繁,开封(汴州)确立了交通运输的枢纽地位,其通过蔡颖线和淮泗线辐射了黄淮之间的平原地带,开封成为商船的重要停靠地和交易之地,商船散停在城外的河道之中。唐玄宗开元年间,政府多次整修汴河与黄河的连接点,开封也因运河成为众多“水路辐辏”型城市之一。安史之乱后,东部运河区的中原区变成了战场,洛阳几乎成为废墟,唯有江南道和淮南道的区域可作为国家财富的收集地,汴河作为连接这一区域的主要漕渠,地位较前代更为重要,于是开封运河演化出三条水路。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刘晏首先将“轻货自扬子至汴州”。大量官吏也认识到开封“控河朔之咽喉、通淮湖之运漕”的地位。大量轻货集中于此,开封仓储级别提升到国家级枢纽仓储的地位。796年后,重要高官屡次赴开封任职,在中央控制下,开封段运河再也未出现漕运与屯田争夺水源的状况。

——摘编自郭峰《隋唐五代开封运河演变与城市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材料二   德国内河航道里程仅为7000多公里,但内河货运十分发达,其中人工运河的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德国的人工运河占航道总里程的25%。德国自工业革命开始至二战之前就修建了众多运河,其中连通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基尔运河于1885年建成使用、可通行战列舰、显著改善了地缘劣势,给了德国安全感。此外还沟通了茱菌河、威悉河、易北河等主要河流,初步建起了四通八达的内河航运网,现代化工业区鲁尔就在莱茵河附近,德国修建了4条人工开凿的运河将其与茱茵河联成一体.7000吨海轮可由此直达北海。德国跨水系运河与法国航运网相连,直抵北海岸线和地中海。二战后德国又进行了大规模水运建设,东西德统一后,又实施了统一的交通计划,进一步完善了内河航道网。

——摘编自韩时琳《德国运河建设的特点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时期开封段运河兴盛的主要表现,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以来德国运河建设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运河建设的认识。
2024-05-31更新 | 78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海外学者在写作风格上运用西方史学叙事传统,以讲故事的形式来面对大众群体进行历史写作,以丰富的细节、具体的人物、真实的事件为案例,采用多重视角展示晚清时期的中国,使其著作兼具学术深度和通俗易懂。他们引入外文资料与中文文献互相参照,这就扩大了史料范围。随着西方史学思潮及时代、学术背景的变化,西方史学界在不同的时代都会产生不同的研究范式,但都是以西方为中心来研究晚清史。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国内在对海外晚清史著作引进之时要注意区分其存在的政治问题、意识形态问题。国内学者有必要利用政治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方法,多领域联合推动晚清史研究。中国学者更应该在中国文化历史的“基本盘”上,凝练出具有自身历史逻辑的理论命题和方法,建立起中国历史的主体性,提高相关话语权。

——摘编自张德明《新时代海外晚清史研究译著的视角、特点及局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代海外晚清史研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海外晚清史研究的可供借鉴之处。
2024-05-30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桂林市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押题卷历史试题
9 . 20世纪60年代以来,非洲发生的边界冲突有30起以上,其中中非1起,尼罗河谷1起,北非3起,南非4起,东非6起;西非冲突最多,共有8起。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非洲成为冷战对峙的焦点B.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崛起
C.世界殖民体系的逐步瓦解D.《非战公约》的效力弱化
2024-05-3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桂林市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押题卷历史试题
10 . 如表为20世纪30年代初期美国部分垄断企业的一些做法。这些做法(     
垄断企业做法
大通银行和花旗银行积极向德国政府提供财政援助
摩根财团和洛克菲勒财团分别向德国电器、航空工业和军火生产部门提供资金
标准石油公司帮助德国勘探和开采石油以及生产橡胶、铝、镁、镍、碳化钨等战略物资,还把一直垄断的汽油防爆剂生产专利权转让给德国
A.使美国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B.遏止了德国法西斯的扩张
C.促使德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兴起D.助推了凡尔赛体系的解体
2024-05-3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桂林市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押题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