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5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苏美尔城邦拉格什的统治者乌鲁卡基那(约公元前2378~前2371年在位)在改革中免除了平民所欠王室之赋税;撤销了派往各地的监督官和税吏,禁止官吏及其他人强夺别人财产;释放因债务而被奴役或遭拘禁的平民等。这些举措(       
A.印证了西亚地区公民政治的确立B.打击了血缘贵族的政治势力
C.体现出统治者注重维护社会稳定D.蕴含契约和人人平等的精神
2024-06-0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考证,乐浪古坟出土的汉代铜镜中刻有天圆地方、十二支、八卦等。高句丽好太王(359~412年在位)碑文中有“辛卯年”、“十年庚子”等字样。百济人“知医药、蓍龟与相术、阴阳五行法……尤尚奕模。行宋《元嘉历》,以建寅月为岁首”。这体现了(       
A.中朝文化同源共生B.朝鲜深受中国天文历法影响
C.东亚文化圈的形成D.世界文化发展的同质化趋向
2024-06-0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38年,国民政府提出西北交通建设方案:在西北各省内自咸阳向西,经甘肃修筑铁路;兴修自兰州经天水、南郑以达老河口各路段,改善陕甘新宁青与川北间各干线联运;开辟由兰州经迪化以达边境的航线,并与苏联欧亚航线相联。国民政府的这一方案旨在(       
A.改善西北地区交通落后状况B.适应抗日战争形势变化的需要
C.积极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弥补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024-06-0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元史•食货志》记载:“科差之名有二:曰丝料,曰包银”,及世祖即位又增设“俸钞”之科。科征办法为“各验其户之上下而科焉”,而且主要由民、军、站、匠等诸色户计中的民户负担,同时民户又细分为丝银全科系官户、丝银全科系五户丝户、减半科户、止纳丝户、止纳钞户等户别。据此可知,元代科差的实施(       
A.说明中央集权统治遭冲击B.客观上强化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
C.体现出自耕农经济的衰退D.有效抑制了地主兼并土地的痼疾
2024-06-0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非战公约》要求缔约国禁止将战争作为实行其国家政策和解决纠纷的工具。但在签署条约时,英国提出保留其对一些地区受到攻击时采取自卫措施的权利;法国提出当一国违反公约的规定发动战争的时候,其他国家都有权不受公约的约束而进行战争。这说明该公约(       
A.维护和平安全机制的作用有限B.否定了被侵略国的合法自卫权
C.改变了人类对战争性质的评判D.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2024-06-0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左传》中关于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子产的部分记载。与子产思想相似的是(       
时间事件语录
襄公八年(公元前565年)郑国的子国、子耳侵犯蔡国,俘获了蔡司马公子燮,郑国人都欣喜不已子产曰:“小国无文德,而有武功,祸莫大焉。”
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子产执政,问然明如何为政,并对然明的观点赞赏不已然明曰:“视民如子。见不仁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
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子产临死前对子太叔的遗嘱子产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
A.民贵君轻B.兼爱非攻C.以法治国D.为政以德
2024-06-0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表所示为王安石变法中的相关内容。对此解读正确的是,王安石变法(     
法案内容
青苗法责成县令、县佐于借贷时亲自与者长、户长一道检视,防治“吏缘为奸”
方田均税法方田官员亲自检验之后,官府还得慕人复算,又立方帐、庄帐、甲帖、户帖,防止“隐户漏
税”“产去税存”等弊端
A.注重变法措施的落实B.加强了三司的财政权
C.限制了商品经济发展D.造成严重的冗官现象
8 . 东晋成帝时,“自江陵至于建康三千余里,流人万计江州。”大批流民的长期存在使统治者感到“流民散则转民为盗”的威胁,进而推行“土断”政策,就是要把侨户、流民和“浮浪人”实为编户,土断入籍。东晋政府推行“土断”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解决流民威胁B.融入当地风俗
C.进行人口调查D.便于征发赋役
2024-06-0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联考(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文物,是认识和恢复历史本来面貌的重要依据。宋辽夏金时期的文物异常丰富,弥足珍贵。这一时期文化发达,以宋朝为中心的印刷业高度繁荣。同时,辽、夏、金都创制了民族文字,西夏出土的西夏文古籍甚多,其中包括很多译自汉文的著作,最大量的是译自汉文的佛经,辽、金还仿《开宝藏》刻印汉文大藏经,而未刻民族文字大藏经。出土的石碑或墓志上,真实地记录了那一时代的历史,如《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铭》中有人名“浑嵬名遇”,莫高窟61窟题记有“翟嵬名九”,榆林窟1213窟之间的题记有“张讹三茂”等。这些姓氏第一个音节为汉姓,第二、三个音节为番姓。在存世的塔寺建筑中,北宋开封的开宝寺塔、北京的辽代天宁寺塔、银川的西夏承天寺塔、山西应县的金代佛宫寺释迦塔等,建筑宏伟,各具特色,在中国的佛塔中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杰作。可以说,这一时期存留宝贵的文化遗产,反映出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化史、科技史上的黄金期,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摘编自史金波《宋辽夏金时期的文物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普洱专区民族关系极为复杂,民族工作极为繁重,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的斗争十分艰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周年庆典之际,党和政府组织全国少数民族代表到北京参加国庆周年庆典观礼。19508月,普洱专区傣、佤、拉祜、哈尼、布朗、保僳等35名民族头人及代表参加西南民族代表团,一路北上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观礼之后,代表团又先后到天津、上海、南京、重庆等大城市参观访问。此后,于195111日,按照佤族、傣族盟誓习俗,举行镖牛、喝咒水仪式,48名民族兄弟代表分别用傣文、拉祜文、汉文签名盟誓立碑:“我们廿六种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举行了镖牛,喝了咒水,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此誓。”

——摘编自王德强、袁智中、陈卫东编著《亲历与见证:民族团结誓词碑口述实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辽夏金时期文物的特点并简要说明其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团结哲词碑立碑的背景并谈谈你对民族政策的认识。
2024-06-0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汉武帝之前,汉廷对诸侯王尚未有系统的教化。武帝统治早期,对诸侯王教化表现出向制度化、规范化过渡的特点。昭帝之后,对儒家经义的掌握已成为判断诸侯王知识素养高下的标准之一、这反映出汉代(     
A.选官制度不断走向成熟B.郡国并行制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C.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D.注重利用主流观念渗透巩固统治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