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7 道试题
1 . 秦汉时期官印使用普遍,其规格较后世印玺偏小。如表是部分官印的介绍,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印文说明规格(单位:厘米)
皇帝信玺秦朝皇帝用印2.6×2.6
文帝行玺西汉南越王用印3.0×3.1
滇王之印西汉滇王用印2.4×2.4
楚司马印西汉楚国官印2.2×2.1
太官之印西汉少府官印2.2×2.2
①反映了“推恩令”实施的效果   ②体现了秦汉时期的官僚政治
③狭长的简牍影响了官印规格       ④印证了汉对西域地区的管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09更新 | 102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提出,黄河流域文明发展中存在“三条线”,以及原始社会末期夏商周三部族集中分布的“三大块”(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夏商周三代政治势力未超出部族板块B.先秦时期中原华夏势力向北进抵甲线
C.古代少数民族南下均定都甲乙线之间D.历代大一统王朝都建都于丙线的附近
3 . 文化的差异与消弭

材料一   考古学视野下秦与东方六国的差异

类别六国秦国
①铜陶器物演变连续性战国中期发生断裂
②墓葬等级序列多阶层、小间隔,从国君到大贵族、普通贵族、平民,呈金字塔形结构国君墓与卿大夫墓规模落差巨大
③城址等级序列国都以下,中等城市、小城市,逐级递减缺乏中小城市,国都之下直接为自然村落

(1)结合所学,推断导致类别①在秦国发生断裂的重大事件,说明②③差异反映出的历史信息。

材料二   秦朝建立后面临如何对待各地区不同文化的问题,秦以吏、法、郡县治东方,结果激起东方社会反抗,其间包含着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由此,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承秦”,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允许或默许东方王国不用汉法,从俗而制。在东方政策问题上,秦始皇想快速实现文化统一、刘邦则容忍不同区域文化存在,结果都不成功。这个时候,第三种方案登台了,这就是儒家学者提出的“德教”。因此,有学者认为“政治上结束战国是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述西汉“在文化上结束战国”的历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大明律》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B明朝将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便于优抚弱势群体进行救助活动
C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征银存在近两千年的人头税被废除
D清中期更定保甲法,设牌长、甲长、保长三长制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A.AB.BC.CD.D
2024-05-09更新 | 125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5 . 下图为从吐鲁番墓地中出土的前秦建元二十年(384年)的户籍文书,它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纸质户籍文书。文书正面详细记载了高昌郡高宁县都乡安邑里五户家庭的基本情况其中财产情况主要登记了占有土地的多寡、肥瘠等,文书背面书写有《论语》的片段。该户籍文书的发现说明,魏晋时期(     

①户籍记录纸质化得到普及②地方行政制度向边疆扩展
③中原文化对边疆地区产生影响④土地成为缴纳赋税的主要依据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4-05-0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南朝刘宋时,农家子弟沈庆之官至宰辅,小贩出身的戴法兴掌管朝廷内务;萧齐时,出身寒微的纪僧真执掌中书后拜访士族遭到蔑视;萧梁时,北齐降将侯景提出与南朝望族王、谢两家联姻,被梁武帝劝诫与门第低一些的家族联姻为宜。上述现象说明(     
①门阀政治在南朝逐渐衰落             ②南北方文化交流日趋加强
③九品中正制加强中央集权             ④门第差异的意识依然明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08更新 | 457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7 . 对下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相关信息理解准确的是(     
朝代法规措施
宋朝《御史台仪制》“令台谏、侍从各疏朝政阙失以闻”
明朝《宪纲》“遣监察御史巡按州、县,询民间疾苦,廉察风俗,申明教化”
清朝
前期
《钦定台规》雍正元年“凡城、仓、漕、盐与御史并差,自是台省合而为一
①位高权重是监察官员的主要特征②不同朝代监察制度有所调整各具特点
③监察权完全独立保证了高效运行④监察制度是维护中央集权的重要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0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8 . “18世纪后期,从非洲输出一船棕桐油(机械润滑剂的主要原料)的利润已大大高于贩运一船奴隶。”该历史叙述有助于研究(     
A.大西洋上三角贸易兴盛的过程B.非洲精壮劳力大量流失的影响
C.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的特点D.英国推动废除奴隶贸易的原因
2024-05-08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史实结论

A
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提出,允许保留君主制,但君主制要符合他们的要求英国资产阶级主张自由放任

B
《独立宣言》称“除非那些人民情愿放弃自己在立法机   关中的代表权,但这种权利对他们有无法估量的价值,而且只有暴君才畏惧这种权利”美国倡导议会为中心的政治体制

C
普鲁士打败拿破仑后,收复莱茵地区,但当地居民仍坚持实施《法国民法典》而不接受普鲁士的民法典德意志民族统一进程开启

D
巴黎公社规定,所有公职人员都由普选产生,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凸显了无产阶级的政治诉求
A.AB.BC.CD.D
10 . 有当代学者评价19世纪末的世界“与今天我们这个时代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可以支持该观点的史事有(     
A.科技进步推动全球化进程B.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D.全球治理机制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