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3 道试题
1 . 在英国史的学习中,某同学发现了两个令他难以现解的亦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事件一:19455月,领导英国取得对德战争胜利的保守党领袖丘吉尔在竞选中失败了

材料   1945年保守党和工党的竞选宣言主题及顺序(节选)

保守党工党
1.丘吉尔先生对选民的政策声明
2.英国和世界
3.英帝国和联邦
4.国防
……
10.国民保险(推出全国性的、强制性国民保险计划)
……
14.工业效率(正如我们反对国有化和国家干预的倡议一样,不必总是在他们行动之前总是要等着官方的命令)
……
21.我们的目的(要保护古老的自由,以实际上的方法来应对实际的问题)
1.战争中的胜利必须伴随着繁荥的和平
2.选举目标
3.充分就业:工党将要做些什么(控制物价;成立国家投资委员会以促进生产;国家银行等必须国有化)
4.为国家服务的工业
5.住房与建设计划
……
10.应对不时之需的社会保险(在一切必须的领域延伸社会保障,并通过更有效率的工业来保证其支出)
11.一个进步与和平的世界

——根据《政策的风向标:英国政党竞选宣言研究(1900-2005)整理

(1)对比两份竞选宣言的内容,你认为丘吉尔竞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事件二:二战后,有“日不落帝国”之称的大英帝国放弃了在海外的殖民统治。

材料   “在世界历史……只有唯一个帝国,这个帝国在没有外来压力下或没有对统治的负担感到厌倦的情况下,统治民族自愿地放弃了对臣服民族的统治,把自由给予了它们。……这个唯一的例子就是大英帝国.

——英国前首相艾德礼

(2)你同意艾德礼的这一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2 . 19世纪是一个剧变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的世界



(1)从上述图片中可以确立哪些探究主题?请完成表格填写。
探究主题材料中与探究主题相关的史实
(2)为了更加全面地认识19世纪的世界,请再补充一个探究主题,并加以说明。
3 . 某学习小组以“走向整体的世界”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时,做了如下设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走向整体的世界


材料二   15751815年,每年驶往马尼拉的中国帆船通常在20~60艘。据估计,15651820年间,墨西哥向马尼拉输送的白银约4亿比索,绝大部分流入了中国。随着贸易的发展,阿卡普尔科由一个偏僻小镇一跃而成为墨西哥著名港口。福建漳州的月港是丝银贸易的重要口岸,很快由一个小渔港发展成沿海商业城市。


——整理自刘文龙《马尼拉帆船贸易》


(1)将材料一中的知识体系补充完整。
(2)对材料二中的“马尼拉帆船贸易”进行评述。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末《一千零一夜》的翻译概况(部分)

时间

概况

1900

周桂笙开始在《采风报》上连载了根据英译版翻译成的文言文《一千零一夜》,分别是现译为《国王山鲁亚尔及其兄弟的故事》和《渔翁的故事》的两个短篇故事,文字浅显易懂。

1903

5月,《大陆报》开始连载《一千一夜》:《绣像小说》开始连载《天方夜谭》。

1903

文明书局出版了钱楷根据日文译本翻译的《航海述奇》(今译《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这是《一千零一夜》故事在中国的第一本单行本。

1904

《女子世界》连载《侠女奴》(即《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后出版单行本。

1905

《东方杂志》开始连载《天方夜谭》。

1906

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奚若翻译的《天方夜谭》,共四册,50个故事。美若以文言译者,平实晓畅,深受时人推崇。

1909

《一千零一夜》被录入由孙毓修主编的中国最早完整汇编的儿童文学读物《童话》丛书。

——摘编自李鑫《〈一千零一夜)在中国(1900-1929)》


指出清末《一千零一夜》翻译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作出合理解释。
2022-07-1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华工在古巴

材料   晚清以来,中国东南沿海的民众因为生活贫苦等众多原因前往海外务工,他们最运抵达了拉丁美洲,19世纪上半叶,出国华工约为32万人。从1850年列1875年间,人数猛增到128万人,其中在古巴的华工为12万余人。

1858年、1866年和1867年,古已输入的华工数量最多,相对应的1859年、1868年以及1870年,古巴蔗糖产量的增长速度本是最快的。同时,古巴华工亦因“聪明、安分、老实、谦卑”的特点,在制糖流程承担了机检、提纯等技术性工作。

1868年,古巴独立战争方兴来艾,参加战争的总人数大致在700030000人,一线作战的华人人数则在20005000人不等,另有大致相同数量的华人从事着后勤支援工作,《中国人与古巴革命》一书中这样说道:“没有一个在古巴的中国人不曾拥抱过自由的事业……。他们为古巴独立,慷慨地流尽了自己最后一滴不留名的鲜血,他们不抱任何追求个人名利的奢望,也从不全求得到感谢的花束。”

18703月,清政府指派的调查团抵达古巴,调查华工受虐事件。调查国对华工“面加讯问”,得知“华工被拐为奴确受凌辱”。1877年,中国与西班牙签订《会订古巴年工条款》,清政府保护古巴华工权益在外交行为上有了法律保障。

——《拉丁美洲华工研究——以秘鲁与古巴华工案为中心的考察》


概括古巴华工的历史贡献,并对华工的“未来”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2-07-16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把短促的20世纪(1914—1994年)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说它像个三联画或历史的三明治(表)。

1914年—1945年

大灾难时期

1945年—1973年

黄金时代

70年代以后——1991年

天崩地裂

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以后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又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并把世界一分为二。这种世界格局的划分不仅是政治上的划分,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模式。

90年代冷战结束了,应该怎样看待20世纪的历史?是否还是首先或者主要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样的思维模式来对世界进行划分?还是站在当今全球化的角度看世界?20世纪的世界历史是分裂的,还是互为一个整体?

——摘编自姜芃《20世纪的世界体系—读霍布斯鲍姆的<极端的年代>》


(1)分析表4,结合所学知识对霍布斯鲍姆关于20世纪的划分加以阐释。
(2)如何看待20世纪的历史?谈谈你的看法。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者朱孝远说,欧洲中世纪带有浓厚的基督教信仰色彩。在“信仰时代”,天主教会非常强大,追求统治世界。中世纪欧洲的制度,其实就是把放大的个人(希腊)放小一点,把放大的国家(罗马)也放小一点,但把部落的习惯、家族血缘的习俗放大了,变成了一种政治制度。

材料二   西欧封建社会是一种刚性体制。它的权力结构固定,权力的行使方式僵化而不易改变,由此各权力结构之间便出现了空隙,为新生产力因素提供了活动空间,便于体制外的异己力量滋生和成长,而后发展壮大成体制外的力量,并与体制内的权力中心发生冲突,最终导致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

——摘编自钱乘旦《中世纪西欧的几个特点》

(1)材料一中的“政治制度”主要是指哪一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中世纪为什么称为“信仰时代”。
(2)分析材料二,结合中世纪后期西欧出现的新变化,谈谈你对“体制外的异己力量”的理解。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尊老敬老”

古代部分王朝颁布的养老尊老诏令次数统计表

先秦西汉东汉北魏后周
4242824436473

唐代各个皇常颁布养老招令次数统计表

高祖太宗高宗睿宗玄宗素宗代宗顺宗宪宗穆宗
2281112132113

——据【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帝王部·养老》

材料二   唐代的养老制度

唐代的养老对象唐代养老制度的内容
三老五更养老礼仪由皇帝在中央政府举行的国家养老礼
由地方举行以宾贤、敬老、谦让为主要内容的乡饮酒礼
子孙为国难死者之父祖养老诏令颁布时机:皇帝即位、皇帝巡幸、祭礼典礼
诏令内容:物质赏赐和精神封赏
致仕之老养老制度普通家庭养老的给侍制度
官员退居养老的致仕制度
庶人之老,四代皆然社会保障体系设立病坊等救济机构
设置专门官员和灾后临时性的救灾使职
提倡亲邻之间的救助

——据陈宝锋《唐代养老制度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进行合理解读。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气候波动、干湿变化与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疆域南界纬度变化图


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

材料二   西晋末,五胡崛起中原,晋室倾覆。元帝东渡立国于建康,收辑人心,又安江左,南方荆、扬、江、湘、交、广之地,赖以得全。于是中原人民之不堪异族统治者,相率避难斯土。初犹侨寄思归,终以二百余年中原不复,习久而安,乃不复有北风之想,其后裔遂长为南方之人矣。

——据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西晋至南北朝时期“北民南迁”的原因和影响。
2022-07-15更新 | 25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现有的国际治理体系是在二战之后,山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的优势地位建立起来的,所代表和反应的是少数发达国家的利益。面对新兴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特别是金砖国家的强力发展,现有的国际经济调节机制难以发挥它的作用。如果在全球经济治理体制的实施中,少了全球经济第二位,货物贸易总额世界第一的中国,那是难以成立的。所以,调整现有的国际经济调节机制成为国际社会的需要。

—一王连宫《全球经济治理制度的缺陷与制度重建》


(1)指出材料一中三张图片所代表的国际组织名称,并简要说明这些组织在全球经济治理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2)据材料二,谈谈你对“调整现有的国际经济调节机制成为国际社会的需要”的理解,为完善全球治理机制,中国做出了哪些贡献?
2022-07-15更新 | 358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