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3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武德四年开科取士,科举制度得以确立。科举有选拔文官的贡举,选拔武官的武举。贡举科目有明经、进士、明法等科;考试分为解试、省试两级;考试内容有帖经、墨义、诗赋、论策;推荐在录取过程中仍起一定作用。当时取士人数尚少,每榜取进士仅二三十人,明经约一百人。科举及第的学子只是取得入仕做官的资格,经过吏部铨选考试才能出任官职。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创立殿试制度,科举成为三级考试。太宗、真宗时期,创立封弥(糊名)、誊录制度,这在防止考试作弊中起了重要作用。仁宗时期,彻底废除了“公荐”“公卷”,实行“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废除明经诸科,专以进士一科取士;经术考试废除帖经、墨义,以经义、诗赋、论策试进士。宋代科举及第的学子一般不必经过吏部铨选考试,即可马上释褐授官,出任官职;科举取士人数大为增加,两宋取士约有十二万多人,平均每年科举取士三百七十多人,其科举取士之多,空前绝后。

——摘编自薛伟平《讲清楚科举制的历史原貌》

材料二   中国的科举制在16世纪就为西方国家所知悉,西方人把中国看成西方文官制度的故乡。伏尔泰对中国的科举制度赞不绝口,他美化中国科举制的目的是利用中国来攻击法国封建王朝的专横;孟德斯鸠对中国是持批判态度的,但他却用中国的科举取士谴责法国的以财买官。

——摘编自张佳杰、丁凌华《论科举制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

材料三   英国行考试制度最早,美国行考试才不过二三十年,英国的考试制度就是学我们中国的。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世界最好的制度。

——据孙中山《五权宪法》(一九二一年三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科举制度的变化及其对宋朝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法国人对中国科举文化的认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度对世界发展的贡献。
2022-09-15更新 | 29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祥龙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国初)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定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尊严,支持和援助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事业、新独立国家建设事业和各国人民正义斗争,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彻底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

……

进入新时代,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威胁上升,逆全球化思潮上升,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1111日)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世界各国建交的又一次高潮。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从1965年的49个增加到1976年的111个。……这些外交成就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重大突破的表现。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如何应对当今世界的动荡变革局面。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国文化习俗词典》之后的部分词条

Bradshaw’s   National
Railway   Timetable
(布莱德肖全国铁路时刻表)
1839年首次印制的全国铁路时刻表,以出版商乔治布莱德肖的名字命名。
The Grand Exposition
(大博览会)
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的国际贸易会,开创了举办国际博览会的先河。
Black   Area
(黑色地区)
英格兰中西部以伯明翰为中心的一带,有许多煤矿和铁矿厂。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这里的烟囱冒着黑烟,建筑物被熏黑,因此被称为“黑色地区”。
THE Royal Automobile   Club   and   the   Grand   Prix(皇家汽车俱乐部与老式汽车大赛)创办于1897年的英国皇家汽车俱乐部是英国著名的汽车俱乐部,它为入会车主提供维修、旅游等方面的服务。
指出材料中词条的解释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并说明该历史事件对英国产生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家之学,并起争鸣,经过相当时期之后,总是要归于统一的,统一的路线有两条:(一)淘汰其无用,而留存其有用的。(二)将诸家之说,融合为一。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宋代是新儒学完全建立并蓬勃发展的时期,宋代儒学家把佛教的心性义理之学与道教的“太极”思想糅入儒学,在此基础上,正式衍生出理学。到南宋后期,程朱理学被朝廷尊为官方学术,获得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

(1)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将思想“归于统一”的主要举措,并说明其产生的不同影响。
(2)指出宋代“新儒学”产生的思想基础,并概括程朱理学有哪些核心主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如图是《“不会被传染”!一二战初期之美国》的历史漫画。漫画中,右边床上大被子下的人们(“EUROPE":意指欧洲各国)正饱受各种疾病的煎熬,床头的牌子上标明了疾病的名称,从左至右依次是:斯大林搔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床脚下还有人感染了意大利流行性腮腺炎,已经气如游丝,命悬一线。左边床上头戴星条帽(象征使用星条旗的美国)的人,上面的字句正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漫画创作的历史背景,并对该漫画的历史寓意加以说明。
2022-09-06更新 | 25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中世纪以来,即使结婚以后,妇女也还是被告知,不要忘记自己是低贱的,“妻子服从丈夫就像服从上帝一样。丈夫是妻子的上司.就像基督是教会的上司一样。”在多数情况下,妇女处于服从的地位,很难接受教育,传统的厌女症思想全面贬低女性人格……甚至有的法律规定男人可以打他的妻子,从头到脚,都可以鞭打。

1718世纪的荷兰家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的关系现在是慈爱的而不是权威性的控制。当时的一些结婚肖像显示了夫妻双方放松的、不拘礼节的态度,包括亲切的眼神、相互的拥抱等等

——摘编自美国时代生活编辑部《全球通史》

材料二 这场革命对妇女总的影响是迫使妇女走出过去她们以此为生的家庭经济,主要的工作场所从家庭转移到了工厂和车间,女工作为工薪一族成为金钱经济的一部分。……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和社会活动空间的不断扩大,一些人开始质疑婚姻要求她们顺从丈夫和孩子的假设,结果出现了女杈主义运动,妇女要求平等权利,要求精神独立,夫妻平等、教育平等、婚姻自主、新的生育观、争取民主权利等女权意识萌发。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指出中世纪到近代妇女社会地位的主要变化,并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古时期的重要官僚出自大族者,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东晋时期最高级官员出自大族的比例几乎占75%,西晋、南朝和隋代最高级官员出自大族所占比例的平均值接近74%……北魏、西魏和北周汉人高官出自大族的比例则超过75%,东魏、北齐的比例则在60%左右。在唐代前期,最高官员中大族出身的比例降至56.4%,后期则为62.3%。……如果将这些(唐代)大族的郡望标识在地图上,那么,就会清晰地显示,河北、山东西部、河南北部等地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剩余的名族门第分布于山西、渭河流域、淮河流域以及长江三角洲。毫无疑问,这种地理分布透露出中国宋代以前地域重要性的基本分野。

——摘自【美】姜士彬《中古中国的寡头政治》

材料二:唐代宰相地理分布


——摘自李建华《论唐代宰相籍贯的地理分布特征》

宋代宰相籍贯分布统计表


——摘自陈国生《论我国古代宰相籍贯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宰相和宋代宰相在地理分布上的不同之处,并分别概括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2022-09-05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19年7月6日,中国浙江的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区的范围大概是14余平方公里,根据遗迹功能和类型,大概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城址”,包括中心的宫殿区、内城、外城和古水系第二类是“外围水利系统”,包括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和山前长堤第三类是分等级墓地,包括最高等级“反山”“瑶山”两处墓地、代表第二等级的“姜家山”墓地、代表第三等级的“文家山”墓地和位于外郭代表最低等级的“卞家山”墓地。

大约距今5300年前后,掌握识玉、用玉技术的古代先民开始大量迁徙到良渚,最早出现了“瑶山”墓地这样的最高等级的祭坛墓地。这个相对独立(人工营造的台地,不仅是良渚人进行特殊仪式活动的祭坛,而且作为最高等级人群的墓地使用。在祭坛上一共发现了12座大型墓葬。墓葬中陪葬的玉器显示出复杂又严格的用玉制度。在庞大的莫角山东坡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炭化稻米。

——秦岭《良渚的故事》,《光明日报》2019年7月7日

材料二   良渚的第一代考古人施昕更(19111939),1936年冬季发现了良渚遗址,并先后三次主持发掘工作。1938年,施昕更一边在浙南山区参加抗战游击,一边克服困难继续考古整理工作,五万余字、百余张图片的《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得以在战火纷乱的上海正式出版堪称传奇。施昕更在《良渚》的卷首语写道:“这本报告,是随着作者同样的命运,经过了许多患难困苦的历程,终于出版了。虽然是值得欣慰的事,但是此书既成,反不忍卒读,更感慨万千!遥想这书的诞生地——良渚——已为敌人的狂焰所毁灭,大好山河,为敌骑践踏而黯然变色,这报告中的材料,也已散失殆尽,所以翻到这书的每一页,像瞻仰其遗容一样地含着悲怆的心情……然而,中国绝对不是其他民族可以征服了的。历史明明告诉我们,正因为有渊源悠久、博大坚强的文化,所以我们在这艰巨伟大的时刻,更要以最大的努力来维护来保存我国固有的文化,不使其毁损毫厘,才可使每一个人都有了一个坚定不拔的信心。”

——据施昕更《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良渚遗址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施昕更与良渚”谈谈你的看法。
9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治宪法包括有天皇、臣民权利义务、帝国议会,国务大臣及枢密顾问、同法、会计和补则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共计七十六条,其中有四十六条是抄袭1871年4月《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款的。这部宪法的主要特点就是反对人民主权的原则,而坚持了“主权在君”的原则。

       ——摘编自陈朝祥《近代日本的政治制度》

材料二     近代英国政治领域曾多次出现改革运动,这些大大小小的改革,促使英国政治制度发生某些质变,但这种质变只是局部地发生,缓慢地进行。而研究英国近代政治制度,几乎在每个时期都要涉及多方面的问题,诸如君主制、议会制、内阁制、政党制、文官制等等。

       ——摘编自闫照祥《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发展》

材料三     1789年7月14日的革命风暴,以不可阻挡之势,冲垮了腐朽没落的封建专制的统治,这场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力军、仅对封建专制的革命。在革命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英勇斗争推动了革命沿线的发展。这一革命的进程中,阶级斗争在异常激烈,革命和反革命反复较量,资产阶级各派纷纷登台表演,政体也随之更迭不断,经过了君主立宪共和及其帝制的演变。

       ——摘编自柳仕超《法国大革命与政治制度的近代化》

材料四   什么样的人群就有可能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条件,什么样的社会条件就有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制度,当然,社会条件与制度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两者并不是完全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同一种制度,在不同的时期对一个国家的发展会有不同的影响。

       ——摘编自冯钺《近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二、三中日本、英国和法国近代政治制度建设的不同方式。
(2)依据材料四,谈谈社会条件和社会制度的关系,并简述其启示。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代科举考试中,杭州所属各县平均状元数相当于全国每县(或卫)平均状元数的约18.32倍。

明代钱塘人何伦,“稍长读书,至古人忠孝大节,辄抚几而叹。父病,不解衣侍汤药者五阅月。”明代钱塘人刘均美,“读书通大义,性孝友”,洪武间以闾右(富豪)徙实京师,“仍以医行”,“售药不二价”,“又喜施病而贫者。”明代杭州人诸让,曾官吏部员外,“清介持正”,遇人馈遗,“辄厉声曰:‘若谓天下无关西汉子耶?’…凡权贵造请,一概峻绝”。

崇祯初,明代杭州科学家李之藻刊行《天学初函》,收入晚明入华耶稣会士所传来的哲学和科技论著20种。《杭州府志》记载杭州人许胥臣,参照传教士带来的“西书”写出天文著作《盖载图宪》。

《钱塘县志·纪制》记载着明代杭州人祭祀抗倭阵亡者之事,载:“忠烈祠在棲霞岑(位于杭州西湖畔)东,祀嘉靖三十二年御倭阵亡陈善道、吴懋宣……。褒忠祠在棲霞岑西,祀游击宗礼,指挥邵昇、姚泓、于岳,御倭阵亡,嘉靖三十七年总督胡宗宪请于朝建祠。”

一一南炳文《明代杭州人的四个亮点》


根据材料中的人物事迹,概括指出明代杭州人的“四个亮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四个亮点”的时代背景。
2022-09-0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二8月开学校际联考历史试题(A卷)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