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元初,刘秉忠因所用金时《大明历》已有与天象不合问题,提议修订历法。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廷设立太史局(后改为太史院),命许衡、王恂、郭守敬、杨恭懿等主持其事。郭守敬(12311316),字若思,顺德邢台(今属河北)人。祖父郭荣精通算数水利,他让郭守敬从学于精通天文地理的刘秉忠。后郭守敬被任命为同知太史院事。对于修订历法,郭守敬认为,首先应创制精密的天文仪器,然后进行测量,这样才能有准确的数据。郭守敬对前代过于复杂的浑仪加以简化,取消黄道圈,创制了简仪。简仪使用许多线以提高精度,是一项改进。郭守敬改制的圭表,把宋代的八尺长的圭表增高到四十尺,并依据小孔成像的原理,发明了测影器具“景符”,大大提高了测定精度。经元世祖批允,至元十六年(1279年),郭守敬进行了大规模的天文观测活动,“东至高丽,西极滇池,南逾朱崖,北尽铁勒,四海测验,凡二十七所”。通过实地观测,取得了许多就当时来说世界上最为精确的数据。郭守敬、王恂等人,在此基础上参考累代历法,终于编出新的历法——《授时历》。

——摘编自叶坦、蒋松岩《中华文化通志·历代文化沿革:宋辽夏金元文化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郭守敬成功编定《授时历》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郭守敬身上体现出的优秀品质。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第一个人民海关——东海关

1862年3月,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烟台开埠。1863年,设立烟台东海关税务司署,是长江以北的第一个海关机构。1945年8月24日,胶东民主政府接管东海关,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人民海关。

1946年4月颁布的《山东省胶东区行政公署暂行关税税率》,是解放区时期东海关执行的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税率表,其中规定各类纺织品出口免税,入口税率普遍达30%至40%,可以作为主食的农产品如“大米、大麦、荞麦……”入口免税,出口税率为25%到35%。另外还有“各种机械及其配件”和“交通工具及其配件”类目下的26个税种均可以免税进口,大部分的工业原料也可以免税进口。

到1949年1月,东海关及其所属分关、所,共有职员315人,其中中共党员168人,比例为53.3%;勤杂人员24名,有5名是中共党员,所占比例为20.8%;339名职员与勤杂人员中4名为其他党派成员,其余均为无党无派者。

1945到1949年,东海关对国民政府时期海关征税工作流程进行了多次改动,1949年8月颁布《人民东海关港口管理暂行章则》进一步调整进口、出口、转口、退税等流程。在进口方面,要求华籍船只进口时要有人民政府颁发的证书;在出口方面加入了关于统销出口品、管理品的出口要求;在转口与退税方面,货物不再区分土货与洋货均收取转口税和出口税。

——张庭祯《接收与改造:解放区时期的烟台东海关研究》


根据材料概括第一个人民海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解释。
3 . 图片资料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唐三彩

材料一   王公百官,竞为厚葬,偶人像马,雕饰如生,徒以眩曜路人,本不因心致礼。更相煽慕,破产倾资,风俗流行,遂下兼士庶。

——[后晋]刘胸等《旧唐书卷四十五》

材料二


图1三彩骑马女俑


图2三彩骑马狩猎俑


图3三彩胡人乘驼乐俑

——阁存良《古陶珍宝:唐三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三彩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图1、图2和图3所反映的现象。(综合说明即可)
2022-11-1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广泛,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写出新时器时代两种典型的文化遗存。(北方、南方各一处)
(2)有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围绕此观点,对下表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做出相应评价。(任选四项)
类别考古发掘评价
宫城宫城规划成“九宫格”的宏大格局:祭祀区、宫殿区和官营作坊区恰好在“九宫格”的中路,宫殿区位居中心,呈四合院式中轴对称布局,为多进院落宫室建筑群。
祭祀宫城北区有最早的大型国家祭祀区,祭祀权利被上层贵族垄断。
墓葬墓葬从规模和随葬品规格上分成多个等级:既有最高等级墓葬中的玉质礼兵器;又有一般墓葬中的陶制礼器。
作坊南部的大型作坊区主要为绿松石作坊与青铜器作坊,且外有围墙。
龙形器绿松石龙形器,龙身体附着菱形花纹,由绿松石片侧立而制,龙身上着一铜铃,形象生动传神。

——摘自江昊然《公共考古视野下的夏文化》

(3)二里头遗址是否为夏朝都城,研究者还存在争议。如确认这一结论,你认为还需补充什么证据?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劳动最光荣

材料1950-1955年《人民日报》有关社会主义劳动观的社论、报道标题摘录(部分)

1950年3月23日《翻身农民情绪高、起早搭黑忙积肥》
1950年4月16日《劳动换来光荣》
1950年4月22日《河北满城劳动模范宋洛学当选县府委员》
1951年4月13日《郑州私营华昌营造厂把头残酷剥削工人,郑州市人民法院己依法处理》
1952年4月29日《湖南机械厂工人改进操作方法提高生产率》
1952年5月1日《迎接劳动人民的世纪》
1953年12月20日《李顺达积极宣传总路线并带头出卖余粮》
1954年1月16日《安装机器比参加儿子的婚礼要紧》
1954年2月7日《首都九十二个厂矿完成或超额完成上月计划》
1954年7月4日《劳动是光荣的事情,努力劳动才会有荣辱》
1954年7月17日《向学生家长积极进行劳动光荣的教育》
1955年3月11日《重庆市许多劳动妇女光荣地加入共产党》

根据材料,评述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对社会主义劳动观的宣传。
6 . 茶马古道是古代中国西南地区的贸易交通要道。2013年“茶马古道”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记忆中的茶马古道

材料一   茶马古道路线


材料二   四川名山茶马司遗址(全国现存唯一的古代茶马交易官衙)

石碑碑文!“宋时因连年用兵,所需战马,多用茶换取。神宋熙宁七年,派李杞入川,筹办茶马政事,于名山,以名山茶易马....明洪武时,对茶叶实行官天宫销,由茶马司主持交.....

材料三   茶马古道历史发展


材料四   1942年,通往中国战区的通道被切断,贯穿滇、川、藏直达中印边境帕克里口岸的茶马古道,成为运送国际援华物资的重要通道。危急关头,一队队由各民族马帮组成的民间商队,负载着各种战时物资,络绎不绝地行进在崇山峻岭之间,团结一心、共御外侮。

——闫若之《茶马古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见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茶马古道”的文化遗产价值。
2022-11-14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齐宣王时,稷下学宫定期举行常规性的学术聚会,称为期会。学者们在演讲和辩论中,不断碰撞出思想火花,诞生了很多巨著,如《管子》86篇、《慎子》12篇、《邹子》49篇、《孟子》7篇、《孙卿子》33篇、《韩非子》55篇、《晏子春秋》8篇等等,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黄帝四经》,也出于稷下。

——据王志民《稷下学宫: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观》

材料二   礼义大本复明于世,固周程之功,然近世诸儒亦为有助。旧来儒者谈经不越乎注疏而已,至孙明复、刘原父、及永叔,始自出议论。

——《朱子语类》


(1)概括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文化现象及其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儒者“自出议论”的学术目的,举一例说明朱熹是如何传播儒学的。
2022-11-1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宋代是一个大变革的新时代。某同学设计了个宋代经济发展的学习提纲。

提纲一

提纲二


(1)根据提纲一完成提纲二,指出ABCDE应填内容。
(2)根据提纲一、二的内容,说明宋代经济发展给宋代社会发展带来的变化。
2022-11-1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材料一   儒家思想发展简表。

思想家

主要思想

孔子

A

董仲舒

大一统

朱熹

B

C

致良知

黄宗羲

抨击君主专制;工商皆本

材料二   中国古代历代儒学思想家肩负着时代的责任,勇于探索变革,并具有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胸怀,为国家社会探求治国方案。他们的思想是各自时代的产物,都对历史发展提供了精神力量,也铸就了中华思想文化的内涵。

------摘编自《儒家思想的演变》


(1)依据材料一指出A、B、C应填的内容。
(2)选择材料一的某一儒学思想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的观点进行解释。
2022-11-1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某班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下列史料。

材料   汉武帝元封五年,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除京师附近七郡外,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每区由朝廷派遣刺史一人,专门负责巡察该区境内的吏政,检举不法的郡国官吏和强宗豪右,刺史的监察标准“以六条问事”,“六条”全是针对地方势力而设。其管区称为刺史部,简称“十三部”,也称“十三州”。

灵帝中平五年,改刺史为州牧,直接掌握一州的军事、行政、民政等大权,位于郡守之上,十三部遂成为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从此中国行政体制由“中央—郡—县”三级变成“中央—州—郡—县”四级。东汉末年,各州牧更是趁乱夺取本州军政大权,全国陷入分裂战乱之中。

------摘编自《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1)同学甲给材料确立主题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同学乙确定研究主题是“汉代刺史制度的演变”。你认为两人确立的主题合理吗?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2)如果以同学甲的课题为主题做课题研究,你还可以搜集哪些史实材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