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4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学者认为:“中华文化的创新精神贯穿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下面图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中华文化的创新精神。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图示中的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探讨,也可以对图示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6-12-13更新 | 1175次组卷 | 25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2022届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约的宗旨是,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任何缔约国和他国发生战事时必烦给予“援助”, 包括使用武力。冷战结束后,随着“集体防御”对象——苏联和华沙条约组织消失.北约对其战略方针进行了调整。为了填补在中东欧出现的“安全真空”并遏制俄罗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迎合中东欧国家“回归欧洲”的愿望,开始制定和实施北约东扩计划。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


       材料二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北约背负大西洋军事联盟职责,置身于与俄罗斯对抗的前沿,冷战后有所淡化的军事集团性质与功能再次凸显。
(一)将集体防御提升为联盟首要宗旨。
(二)指认俄罗斯为主要安全威胁。
(三)制定加强集体防御的军事纲领。
(四)促推与乌克兰当局的军事、政治合作。

——邢骅《乌克兰危机背景下的北约改革》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北约东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约东扩的影响。
3 . 马克思曾做出过这样的论述,即“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相对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缓解这现象采取的措施有
A.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推动第三产业和新经济的兴起
D.建立社会福利国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一部《世说新语》可以说是魏晋风度的集中记录。造成这种文化特点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精神领域普遍出现了危机
B.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大发展
C.新兴门阀士族生存环境险恶,不得不依附某个政治集团
D.魏晋时期佛、道盛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