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8 道试题
1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于本世纪初启动。以下为该研究就“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 ” 取得的部分重要认识。

材料一   “万年奠基”

重要认识主要依据

“万年奠基 ”

华北驯化了粟和黍,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种植稻;先民们开始磨制石器和制作陶器;各地出现了小型的定居村落。

材料二   “古国时代”

重要认识主要依据
“五千多年进入”以浙江良渚、湖北天门石家河、湖南鸡叫城等遗址为代表,多有大型水利设施和城址的兴建;玉器、漆器、精致陶酒器等都出自各地的顶级墓葬。
“四千三百年中原崛起”山西陶寺和陕西石峁两座巨型都邑相继出现;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

材料三   进入“王朝时代”

重要认识主要依据

“四千年王朝建立”

距今3800年以后,进入王朝时代,以二里头遗址和三星堆遗址为代表;夏王朝建立,制代替制。

“三千年王权巩固”

西周初年,周王通过“亲戚”,实现了王朝对王畿之外广大区域的稳固统治。
“两千两百多年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秦始皇统一中国,“海内为,法令由一统 ”。

材料四   提出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志的新方案

传统方案

新方案

> 金属工具的出现
> 文字的发明
> 城市的形成
>生产发展,人口增加, 出现城市
>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不断加剧,出现阶级
>权力不断强化, 出现王权和国家

(1)“万年奠基”的核心依据是(     )(单选)
A.南稻北粟格局B.原始农业产生C.石器工具进步D.定居村落出现

(2)依据材料,这一时期文明发展趋势是(     )(单选)
A.此消彼长B.部落联盟C.多元一体D.碰撞交融

(3)以下对于“古国时代 ”的认识,理解合理的有(     )(双选)
A.“ 大型水利设施和城址的兴建 ”,体现较强的人力、物力调动能力
B.“顶级墓葬”多,说明社会物质财富快速增长
C.“巨型都邑”出现,可能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D.“ 以中原为中心”,印证古代中国整体步入文明时代

(4)材料三将以下相应选项匹配到上表的空格处。
A郡县               B禅让               C奴隶               D封建               E世袭
(5)相较于传统方案,新方案有何显著变化?
(6)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简要谈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意义。
2024-03-15更新 | 50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2023-2024 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2 . 制度之演进。中西方的制度建设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某历史社团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学习,同学们合作完成了项目,并进行展示:

(1)甲同学负责中国制度的研究,请填写相应内容
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2)乙同学负责西方制度相关内容,请把以下选项和上图中的序号进行匹配
A封君封臣制 B雅典民主制 C英国君主立宪制 D文官制     E两党制或多党制
⑤:______;⑥:______;⑦:______;⑧:______
(3)丙同学负责整理相应的法律文件,请完成选项。罗马法系:《十二铜表法》、《罗马民法大全》
大陆法系:《       》,确立了现代民法体系英美法系:《合众国宪法》,美国确立总统制。(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B.《法国民法典》C.《联合国宪章》D.《大宪章》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中西方制度文明演进的认识。
2024-02-2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检测历史试题
3 . “穿越”时空某校历史社团以“如果重回古代,我愿意生活在__________朝”为主题,展开了讨论。
(1)学生甲:我愿意生活在宋朝,理由是(     )(双选)
A.经济发展,重心南移B.理学形成,儒学复兴
C.初创行省,治理地方D.疆域辽阔,国家统一

(2)学生乙:我愿意生活在唐朝,因为它(     )(三选)
A.开元盛世,社会繁荣B.三教并行,文化多元
C.榷场活跃,都市繁华D.政权并立,崇文抑武
E.国力强盛,疆域拓展

(3)学生丙:唐朝也并非十全十美,从__________之后由盛转衰。(     
A.七国之乱B.黄巾起义C.安史之乱D.靖康之变

(4)学生丁:有些动荡时期也有亮点,比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__________就很有特色。(     
A.政权更迭B.独尊儒术C.南北对峙D.民族交融

(5)学生戊:其实,春秋战国和汉朝也很了不起。他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2024-02-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宅兹中国”。2022年7月至10月,“宅兹中国——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在上海博物馆举行,以下为部分代表性文物。

(1)“宅兹中国”意为“住在天下的中央”。据此判断,夏商周三代文明的核心区域在(     
A.四川B.江西C.河南D.广东
(2)展览分为三个模块,请将上述展品归入相应的模块中。

(3)“齐侯盂”中的“齐侯”二字反映了周朝实行的哪一制度?(     
A.分封制B.礼乐制C.井田制D.内外服制
(4)文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请将下列叙述与相应的文物匹配。
①见证王权礼制萌生的是__________
②能够证明我国已经出现成熟文字的是__________
③对于我国瓷器发展史研究具有参考意义的是__________
④体现夏商周时期冶炼铸造技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F。
(5)综合以上信息,请为“宅兹中国——夏商周三代文明展”撰写一段推荐词。
2024-02-2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假如你乘上“时空穿梭机”,就可以体验不同的历史时刻,见证不同文明的历史变迁。

1.当我国处于下图所示历史时期时,西欧社会正处于(     
A.希腊“古典时代”B.罗马共和国时期
C.即将步入中世纪D.文艺复兴时期
2.古代有个欧洲帝国,国运延续千年之久,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它是(     
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拜占庭帝国D.奥斯曼帝国
3.亚历山大的东征,从西方到东方,从希腊到印度,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帝国。直到今天,他的名字还被很多人传颂,这是因为东征和帝国的建立(     
A.使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B.削弱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
C.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4.某老师以情景剧的方式描述了某项制度下的现象:披甲执剑的骑士,深沟高垒的城墙,饮酒高歌的贵族,坐拥地租的领主。该制度是(     
A.雅典城邦政治B.西周封邦建国C.西欧封建制度D.近代君主专制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A.儒家学说成正统B.中央集权制建立C.宗法式家族制形成D.世卿世禄制确立
6.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     
A.大化改新B.农奴制改革C.明治维新D.卡德纳斯改革
7.“花刺子密改进印度数字、‘0’符号和十进位法,被改进的数字系统后来传入欧洲,代替繁杂的罗马数字,使人类的计算体系发生深远变革。”材料评述的是(     
A.“公历”的由来B.阿拉伯数字C.巴格达的“智慧官”D.计算机网络
8.2019年4月15日,法国          重要活动场所巴黎圣母院失火。值得欣慰的是巴黎圣母院祭坛、十字架和耶稣的荆棘王冠等珍贵文物幸免于难。文中空格处应为(     
A.道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
9.公元1005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双方维持了百余年和好关系。此时间还可以表述为公元(     
A.10世纪初期B.10世纪末期C.11世纪初期D.11世纪末期
10.欧洲航海家首次发现新大陆的航行,出发地是下图中的____

11.有学者将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动植物、文化、疾病等的交流称为“哥伦布大交换”。下列食品中的主要原料源自美洲玛雅人贡献的是(     
A.炸鸡排B.汉堡包C.奶酪饼D.炸薯条

材料   麦哲伦向葡萄牙国王提出航海计划,未被采纳,转而效力西班牙。1519年,他率领265名船员开始远航。1522年,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这无疑是一次划时代的壮举,它的意义甚至可以和人类离开地球登上月球相比。

——摘编自《大国崛起》

12.你是否同意材料中评价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观点?结合所学,简要说明理由。
2024-02-22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3 文化

6 . 地理空间是人类活动的舞台。阅读《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选项对下图中的古代世界描述正确的是(     

A.A是古希腊,B是古罗马B.C是两河流域,D是埃及
C.D是埃及,E是两河流域D.G是中国,F是埃及
2.中国人对金字塔的命名是基于其(     
A.价值B.形状C.功能D.声誉
3.某班要进行一场关于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话剧表演,他们采用的台词应是(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D.“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4.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其中伊斯兰教的诞生地位于上图中的(     
A.A处B.D处C.E处D.F处
5.穿越时空隧道, “我”经商来到古希腊雅典,这里正在召开公民大会,人们纷纷涌向会场,当我想进入会场时却被拒之门外, “我”被拒之门外主要由于我是(     
A.商人B.妇女C.外邦人D.成年男性公民
6.小亚细亚是一个历史名称,其范围相当于今天的土耳其共和国,是连接亚欧大陆的通道。自公元1世纪起,这里先后处于几个跨洲大帝国统治下。按时序,这些帝国依次是(     
A.罗马/拜占庭/奥斯曼/阿拉伯帝国B.拜占庭/阿拉伯/罗马/奥斯曼帝国
C.罗马/拜占庭/阿拉伯/奥斯曼帝国D.罗马/阿拉伯/奥斯曼/拜占庭帝国
7.从地理环境看,古代文明具有的共同点是:____
8.从文明成果看,下列文明成果(从左至右分别为①②③④)分别属于《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示意图》中何区域(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上):

____区域,②____区域,③____区域,④____区域。
9.综合上述信息,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具有哪些重要特征?
2024-02-22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3 文化
7 . 盛世面相。康乾盛世是我国古代社会最后一个盛世,视角不同对其会产生不同的评价。

材料一   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100多年的鼎盛局面,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被称为“康乾盛世”。

——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明清时期人口和土地数量的变化

——整理自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五卷

——数据来自樊树志《国史概要》和葛金芳《中国近世农村经济制度史论》

材料三   明朝形势图(1433)和清朝疆域图(1820)

——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1)上述材料从哪几个角度叙述了盛世的表现?
(2)根据上图,概括明清时期人口和耕地变化情况。
(3)对照明朝形势图,清朝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
(4)18世纪中期,清朝设立的总领新疆军政事务机构是(     
A.伊犁将军B.奴儿干都司C.台湾府D.乌里雅苏台将军
(5)根据所学知识,将以下时间轴补充完整。

(6)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康乾盛世?
2024-02-2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君主”的权力。

人类社会自国家产生以来,君主制就长期存在。

模块一:早期区域文明的君主


(1)请将如表所列君主权力的观念,与其流行的地区相匹配。(填写字母)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
B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我有如沙马什,照临黔首,光耀大地。
C法老自称是太阳神阿蒙之子,常见的法老形象常手握权杖:“赫卡”权杖代表统治者、“万斯”权杖代表统一、“连枷”是亡故法老所持的权杖。
①古埃及   ②中国   ③西亚

斯巴达的君主仅有有限的权力,主要是军事和祭司性质的首领……第二个政府部门是长老会议,由两位王和二十八位年纪在六十岁以上的贵族组成……并且是最高刑事法庭。第三个政府机关是公民会……但斯巴达政制中最高权威属于一个称为监察院的五人团体。

——【美】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


(2)当时斯巴达实施的是(单选)(     
A.民主政治B.寡头政治C.君主专制D.封君封臣制度

(3)造成斯巴达的“君主”与上表中的君主权势不同的因素的(双选)(     
A.文明交流程度B.生产方式不同C.地理环境差异D.年龄结构不同

模块二:中古时期的西欧君主在长达千年的中古时期,西欧逐渐形成了对君主权力的“丰富表达”。

圣经》中的耶稣说:“凯撒的物当归凯撒,上帝的物当归上帝。”欧洲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法王)腓力四世召开了第一次三级会议,使得国王得到了“民众的支持”。

(4)世界史上的“中古时期”是指(单选)(     
A.公元前的一千年B.公元后的一千年
C.公元前5世纪—公元后5世纪D.公元5—15世纪

(5)根据材料及所学,概述中古时期西欧王权的变迁。

模块三:近代以来的英国君主

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六、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1689年,《权利法案》


(6)《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依据材料概括法案规范国王权力的原则。
2024-01-1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合格考)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
9 . 大觉寺“释疑”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阅读文献时,发现两处文献中对大觉寺的记载与如今大觉寺(位于海淀区,明代重建)的位置有所出入。同学们模拟历史学家开展了探究。

材料一:大觉寺,按《寺记》,曰中都大觉寺。……旧在开阳门郊关之外……天德三年(1151年)……寺遂入开阳东坊。大定中赐额大觉……在旧城开阳东坊。

——《元一统志》(元朝官修地理总志)

材料二:金天德三年(1151年)展筑京城,仍开阳之名为其里。大定中僧善祖营寺,朝廷嘉之,赐额大觉。

——耶律楚材(1190年—1244年)《湛然居士集》

(1)材料一、二中出现的“天德”、“大定”是(     )(单选)
A.谥号B.年号C.庙号D.尊号
(2)1151年,金朝开始营建中都,此时与其并立的政权有(     )(双选)
A.辽朝B.南宋C.元朝D.西夏

       近年来北京西城区光源里(位于金中都东开阳坊界内)区域发掘出一处金朝遗址,并出土了大量文物。同学们通过查阅北京市文物局公布的资料,对“大觉寺”有了新的看法。

材料三:光源里遗址1号基址附近出土了金太祖玉谥册(皇家用于祭祀的礼器)、刻有篆文的铜官印,菩萨雕塑、关公陶塑,还有龙纹瓦当、凤纹瓦当、兽面纹瓦当、檐头瓦等建筑构件,还有景德镇青白瓷、仿铜瓷礼器、高丽青瓷、汝瓷等高规格器具。                                              

(3)以上出土文物,为我们了解金朝的社会面貌提供了哪些视角?
(4)综合上述材料,围绕“光源里遗址”与“大觉寺”的关系,谈谈出土文物与后世文献的证史价值。
(5)在探究“大觉寺”的过程中,还可以选取哪些可靠材料?(     )(双选)
A.光源里居民的口述B.金朝官修档案材料
C.大觉寺的《寺志》D.宋朝文人笔记材料
(6)依据上述探究过程,归纳同学们释疑“大觉寺”的路径和方法。
2024-01-17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10 . 现代英语背后的历史

现代英语,从英国官方语言到国际通用语言,其背后的历史值得探究。

探究一:现代英语的兴起

(1)13世纪,以伦敦方言为基础形成的英语出现在英国官方文件中。1509年,英王亨利八世即位,宣布英语成为英国的官方语言。这一举措有利于(     )(单选)
A.推动英国议会君主制形成B.促进英国近代民族国家形成
C.强化英国的封君封臣制度D.解决王权与教权间长期争斗
(2)16—17世纪,现代英语逐步形成。若要研究这一时期现代英语的发展状况,可以选取的史料有(     )(双选)
A.1611年英国出版《钦定版圣经》B.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手稿
C.1755年英文辞典《约翰逊字典》D.英王约翰签订的《大宪章》

探究二:现代英语的扩张

17世纪以来,现代英语逐渐演变为最主要的国际语言。以下是据《布莱森英语简史》一书整理的现代英语发展大事记(部分):

●17世纪,英语因较拉丁文准确简练,逐渐成为科技领域的规范用语

●17—18世纪末,美式英语、澳大利亚英语、南非英语、印度英语等相继形成

●19世纪中后期,“蒸汽的力量”与电气时代使英语开始成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

●20世纪初,美国好莱坞相继成立多家电影公司,美式英语的影响在全球迅速扩大

●20世纪30年代,英国广播公司开始提供电视服务,向全世界大力推广英国英语

●20世纪50—70年代,包括世界银行在内42个国际经济组织工作用语首选英语

(3)据“探究二”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现代英语逐渐演变为最主要的国际语言”的原因。

探究三:现代英语的走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联系更为紧密,对现代英语的走向有观点认为:“全世界说英语的国家和地区共有175个,73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全世界有30亿人能应用英语,很多发达的经济体也都在使用英语,世界上很多顶尖科研论文都是用英语写成。中国要发展经济、科技离不开世界……我们的高精尖人才既离不开英语,也不可能与世界脱钩。”

(4)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谈谈对上述观点的认识。
2024-01-17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