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8 道试题

1 . 人类文明的起源与金属的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铜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中华土地上的古代先民每一次对其重铸,就象征着对中华文化的创新和书写。某校学生以“铜—中华文化的使者”为主题开展了自主性探究学习,过程如下:

1.任务一:收集中华先民使用铜的考古证据。
序号考古发现     名称历史意义

铜绿山古铜矿冶遗址遗址位于湖北省大冶市,是我国目前发现铜采冶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采冶链最完整、采冶技术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矿冶遗址

半圆形铜残片与两截铜管出土于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可能是目前我国已知的最早冶炼产物

网格纹青铜鼎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中国迄今所见时代最早的铜鼎,被誉为“华夏第一鼎”。

秦始皇陵铜车马是中国考古史上出土的体型最大、结构最复杂、系驾关系最完整古代青铜车马,是考古所见的最大的组合型青铜器,被誉为“青铜之冠”
(1)对上列文物的解读,可以推断中华文明最早拥有铜金属制品开始于(单选)(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万邦”时代       D.夏商时代
(2)上列文物中,能够反映中华大地早期国家形成的历史是(单选)(     
A.①                    B.②                      C.③                      D.④
(3)上列④号文物能够反映秦朝的(单选)(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度       C.郡县制度             D.宰相制度
2.任务二:收集文献中有关铜钱的记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①“(西汉)元狩五年三官初铸五铢钱,至平帝元始中,成钱二百八十亿。”

②“(唐)武德四年,废五铢钱,铸‘开元通宝’钱,每十钱重一两,计一千重六斤四两。”

③“(北魏)初至太和,钱货无所用也。孝文帝始诏天下用钱。十九年,公铸粗备,文曰‘太和五铢’。”

(1)上述材料中“元狩”“元始”“武德”“太和”属于(单选)(     
A.谥号                           B.庙号                           C.年号                           D.字号
(2)上述材料③孝文帝属于(单选)(     
A.匈奴族                    B.鲜卑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
(3)三则文献史料共同反映中国古代(双选)(     
A.政治制度建设                                             B.货币名称变化
C.货币制度改革                                                D.赋税制度演变
3.任务三:解读文物背后的中华文化。

任意选择上列文物中两件,依据示例,尝试多角度解读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
示 例:(F):中外文化交流下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
中国古代宫殿式大型建筑文化特色。                       
(1)(     ):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
4.任务四:结合本题中提供的文物,概括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
2024-04-11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宝山区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文化交流。

汉字在民族交流、对外交往过程中增加了许多新词汇,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中所列,按其最早进入中国的时间完成排序(填字母)
(2)欲探寻图B所示词汇进入中国最早时间及相应词汇源头,下列各项中可作为重要研究证据的是(三选)(     
A.《梦溪笔谈》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几何原本》
(3)图B中反映西方宗教、物种、学术等进入中国,背景解释正确的是(单选)(     
A.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联系加强B.中央集权强化,民族关系和谐
C.对外殖民扩张,卷入世界市场D.社会秩序安定,科技文化昌盛

材料二   

(4)图C中为部分引进、派生的新词汇,或被赋予新的内涵。请从中选择2-3个词汇拟一个主题,并完成该主题或事件的历史叙述。
(5)图D中体现的学说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与下列事件有重大相联的是(双选)(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华盛顿会议
(6)20世纪初各种学说传入中国。为什么图D中体现的学说在当时得以广泛传播?
2024-04-1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3 . 列传人物。

有学者对《二十四史》列传中有籍贯可考的5700多位历史人物按籍贯和主要朝代进行了占比(%)情况统计。阅读表格,回答问题。

籍贯西汉东汉北宋南宋
陕西20.5815.9720.44.310.994.51
山西4.923.5014.29.652.813.16
河南18.7537.217.122.186.126.94
安徽1.445.251.73.626.2911.24
江苏11.062.846.46.638.1013.61
浙江0.962.992.775.7422.5014.51
江西0.490.420.55.5413.411.51

——据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整理

(1)河南、浙江两省两宋时期占比变化明显,原因解释中最合理的是(单选)(     
A.崇文抑武,提倡文治B.民族交往,文化交流
C.版图变更,疆域变化D.中央集权,积贫积弱
(2)江西省在两宋时期占比迅速上升,原因解释中合理的一项是(单选)(     
A.国家统一、疆域扩大B.理学兴盛,书院发展C.社会安定,环境优越D.经济发展,制瓷中心
(3)陕西、河南、江苏、浙江四省在不同时期列传人数占比分别出现最高值,原因解释中具有共性的一项是(单选)(     
A.商业繁荣,民富国强B.交通发达,人杰地灵C.政治中心,人文荟萃D.民族交往,中外交流
(4)山西、安徽两省分别在唐朝和明朝时占比达到最高值,原因解释中具有共性的一项是(单选)(     
A.社会稳定,文教昌明B.民族交往,交通便捷C.人口导入,环境优越D.皇亲勋贵,龙兴之地

学者发现某个朝代将外国及边疆各族人物纳入列传达50人之多,几乎占总数的4%。其中高丽9人、契丹7人、范阳奚族5人、突厥4人、吐蕃1人。

(5)你认为该朝代最有可能是(单选)(     
A.西汉B.唐朝C.北宋D.明朝
(6)简要说明该朝代出现此局面的主要原因。
(7)表格中甲类省区主要在北方,乙类省区主要在南方。从表格看两类地区列传人物占比在历史上呈现什么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简要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2024-04-1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4 . 我们能造什么?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洋务新政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这种努力最终失败。

材料一   毛泽东在19546月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中国历史》第4册

(1)毛泽东此段感慨表达了什么愿望?为什么会有此感慨?

材料二   前苏联20世纪50年代援建的156个重大项目分布

省份项目数省份项目数省份项目数省份项目数省份项目数
辽宁24陕西24黑龙江22山西15吉林10
河南10甘肃8四川6河北5内蒙古5
北京4云南4江西4湖南4湖北3
新疆1安徽1





156个项目以重工业为主,涵盖煤炭开采、钢铁冶金、化学工业、机器制造、航空工业、电子工业、船舶工业等各方面。

——选编自董志凯、吴江《新中国工业的奠基石——156项建设研究》

(2)材料二中156个援建项目实施的时代背景什么?

材料三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将波音飞机引入中国市场,中国民航首次订购10架波音707客机。截至201811月,波音公司向中国交付第2000架波音飞机。

1979年邓小平副总理参观波音的伦顿和埃弗雷特总装厂。上海飞机工业公司开始生产MD-80主起落架舱门。1980年西安飞机工业公司与波音签订合同,加入波音供货商行列。

1987年美国联邦航空局向上海飞机工业公司颁发生产许可证。截至1999年,世界范围有3100架波音现役飞机装备有在中国生产的重要部件和组件。

(3)中美在飞机制造业合作方式上有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的国际国内背景是什么?

材料四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型支柱产业快速崛起。……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国货潮牌广受欢迎,国产新手机一机难求,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给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

——习近平2024新年贺词

(4)结合近现代时代背景,谈谈你对中国制造业发展历史的认识。
2024-04-09更新 | 6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铁路与世界。

某社团围绕“铁路与世界”主题查找到以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涅在谈到1843年开通的两条从巴黎出发的新铁路时如此写道:我觉得仿佛各国的山峦和森林都在向巴黎逼近。甚至现在,我已经可以闻到德国椴树的气味;北海的白浪正在涌向我的门口。

——海涅(抒情诗人和散文家)《卢苔齐娅》

材料二   在铁路出现之前的300年间,世界贸易量以每年不到1%的速度缓慢增长,但在1820年至1870年期间,世界贸易量以每年4.18%的速度激增。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材料三   儒勒·米什莱(19世纪法国历史学家)在反思一次从巴黎到凡尔赛的旅程时写道:如果说宫殿是国王任性的产物,那么铁路就是供每个人使用,把法国联系在一起,反动派害怕铁路的民主影响。出于这个原因,教皇在教皇国禁止铁路,而汉诺威王储也同样反对它们。

——尼古拉斯·费斯《铁路制造的世界》

材料四   1860年,有三分之一的(欧洲)图书被销往欧洲之外,轮船使得把图书运输到加拿大法语区变得经济。在1845年至1855年期间,铁路使得图书的运输成本降低了75%。

——《印刷书籍与当代德国的建设》

材料五   在英国,有预言说,铁路将把世界各国变成一个大家庭,说同一种语言,崇拜同一个神。

——《铁路中的意象》

问题:
(1)请你按照以下标准将上述材料进行分类。
侧重史实的材料
侧重史论的材料

(2)请你按照以下研究视角将上述材料再次进行分类。
侧重经济与生活
侧重国家制度
侧重文化交流

(3)就研究主题“铁路与世界”而言,谈谈材料一的史料价值。
(4)结合材料及所学,谈谈你对材料五观点的看法。
2024-04-09更新 | 4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6 . 现代地理学家多依据地形划分中国的地理单元,如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等。而古人则更喜欢从文化同质性着手,辅以山川地形,便构建出许许多多充满历史文化韵味的地理区划,如江南、塞北、中原、关中……其中属江南的名气最大,几乎所有与江南相似的地方都被冠以“某某江南”,足见国人对江南的情有独钟。江南,它并不是一个正式的行政区划概念,而主要是文化经济上的地理概念。中国历代所指范围多有变化。

中国人为何如此偏爱江南,甚至延续千年至今不衰?事实上,江南的崛起源于它最重要的地理特征——多水,即江、河、湖、海,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中,依次把江南的五个城市(南京、扬州、杭州、苏州、上海)分别推向历史的巅峰,也推动了整个江南地区的发展。

江南的山水、人文、都市在中国历史上的兴衰有机串联,形成一个文化整体,代表了中华文明的重要成果。中国人对“江南”的向往,反映的不仅是地理空间的认同,也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认同。明清以后,“江南”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和立足点,发挥着持续的文化影响力。

以下是根据网上相关文章整理而成的江南五大时代的表格:

名称时间(年)核心成因诗句或俗语
长江时代317-589南京永嘉之乱,衣冠南渡金陵百万户,六代帝王都
运河时代605-907扬州大运河的开凿江南好风景 烟花三月下扬州
钱塘江时代1138-1276杭州南宋的定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太湖时代1368-1840苏州工商业经济的发展衣被天下 诗意栖居
海洋时代1843-至今上海鸦片战争后的开埠冒险家的乐园 魔都
1.长江时代中的“六代帝王都”,指的是哪几个朝代?
2.中国古代历史上与大运河两次开通相关的朝代有:(双选)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E.宋朝                           F.元朝
3.钱塘江时代,南宋为何能偏安江南近150年?
4.上海的开埠与下列哪一条约有关:(     )(单选)
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
5.根据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江南五大时代的变迁?
2024-04-0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024·上海浦东新·二模
7 . 法治与中国

近代以来宪法的变迁,见证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近代。

材料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几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兹行……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向由……臣民之财产及居住,无故不加侵伐。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节选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临时大总统、制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玩受参议院学勤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

——1912年《临时约法》节选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营经济是全民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力量和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又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超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投资……

——198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

(1)根据上述材料,将四部宪法或宪法性质的文件与其颁布的时代背景相匹配。(填写字母)
宪法攻宪法性质的文件时代背景
①《钦定宪法大纲》
②《临时约法》
③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戊戌变法
B.清末新政
C.抗日战争
D.辛亥革命
E.改革开放
F.社会主义革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钦定宪法大纲》与《临时约法》内容的异同。
(3)材料三中“全民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主导地位的最终确立是通过(       )(单选)
A.土地改革B.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根据材料三、四,相较1954年宪法,1982年宪法在表述上有哪些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变化?
(5)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你如何看待20世纪中国宪法的演变?
2024-04-07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高考浦东新区二模历史卷
2024·上海浦东新·二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音乐与时代

不赵不仅热爱音乐,还喜欢探究音乐背后的历史、他在了解18、19世纪的欧洲音乐史后,发现了如下现象,请你和小赵一起完成一次有关音乐与时代的探索之旅,

现象一:法国大革命时期,主人公历经磨难终于得救的“拯救歌剧”风行一时:拿破仑时代,豪华壮观的史诗性歌剧蔚然成风:1815年后,带有神秘与浪漫色彩的中世纪歌剧大量涌现。

(1)大革命前后,影响法国歌剧风格变化的主要史事有(       )(多选)
A.拿破仑在军事上的辉煌胜利B.欧洲反法势力的联合进攻
C.欧洲社会主义思潮兴起D.法国确立文官制度
E.拿破仑帝国覆灭

现象二: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早在1789年法国火革命爆发时,此创作了大合唱《谁是自由人》。他于1804年创作《第三交响曲》时,将原本的《拿破仑·波尔巴大文响曲》标题改为《英雄文响曲》:1812年,贝多芬又创作了《战争文响曲》,歌颂您灵顿的胜利;在1814年为了庆祝维也纳会议召开,创作《光荣的时刻》,亲自参与指挥。

为了理解贝多芬音乐创作的谜团,小赵又制作了“拿破仑生平大事记”:

1799年11月             发动雾月政变,担任第一执政

1804年3月             颁布《法国民法典》

1804年12月             拿破仑加冕

1805年12月             奥斯特里茨战役,大致依奥联军

1812年12月             进军俄国遭到滑败

1813年10月             被惠灵顿率领的联军击败

1815年6月             兵败滑铁卢

(2)根据上述材料推测,触发贝多芬在1804年将《第三交响曲》改名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上述资料,你认为贝多芬的政治立场是否发生过变化?简要说明理由。

现象三:自19世纪中叶起,在欧洲出现了一批致力于振兴本国民族音乐的艺术家,小赵根据有关史科制作了如下表格:

国别音乐家主要作品
波兰肖邦流亡巴黎时听闻反抗俄国统治的华沙起义失败,创作《革命练习曲》
匈牙利李斯特在巴黎深造后,创作《匈牙利英雄进行曲》《匈牙利民族曲法》
捷克新美塔那受李斯特影响,创作《我的祖国》
挪威诺尔德拉克创作《是的,我们爱我们的国家》,后来成为形成国家

(4)依据表格,你认为上述艺术家的作品揭示了哪些时代主题?
(5)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音乐与时代关系的理解。
2024-04-07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高考浦东新区二模历史卷

9 . 暑假,小明同学来到敦煌莫高窟旅游,在欣赏完众多美轮美奂的壁画和佛像之后,发现了矗立在景区里保存完好的王道士塔,他不禁产生了疑惑:按照道家戒律,道士逝后不会建塔,舍利塔是佛家的专利,为何这里竟然有如此气派的为道士修建的佛塔?为此,小明同学开启了探寻之旅。

(一)了解王道士的发现和当地官员的态度

材料一   王圆箓(1850–1931)祖籍湖北麻城,出生陕西农村。青年从军为清军河西兵勇,退伍后当了道士,1897年左右来到莫高窟。当时的宝窟无人管护,一片残破,他以修窟补佛的名义,每天扫窟或是外出化缘,公然以“莫高窟主持”的身份自居。后雇人清理洞窟中的积沙,仅第16窟就花费了近两年时间。1900年6月22日,王道士在清理第16窟流沙时发现了轰动世界的藏经洞。

材料二   在藏经洞发现后长达七年的时间里,王道士多次逐级上报,求助官方予以重视,也为他们送去了珍贵的经卷,小到敦煌县令大到甘肃省学台等官员多有得到,文人老爷们只是把玩欣赏,没有任何保护的建议和举措。

1.结合所学,为什么当时当地的官员对于藏经洞的发现如此漠视?

(二)梳理被外国探险家盗取的文物以及敦煌学的产生

材料三   1907年,匈牙利籍英国人斯坦因最先来到敦煌,利用买通和欺骗的手段(把自己标榜成唐玄奘的信奉者)从王道士手中盗走写本8082卷,木版印刷20卷。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盗走古书、佛教经文、民间文学等汉藏文精华写本6000余卷。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小川一郎盗走文书约600卷。1914年,斯坦因再次盗走写本600多卷,两次共掠走文书一万多件。1914年至1915年间,俄国人奥登堡也盗走文物2000件以上。1924年,在藏经洞已经空空如也的情况下,美国人华尔纳盗剥了大面积的敦煌壁画,并掠走唐代彩塑。

材料四   据统计,藏经洞出土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多达五万余件,年代涵盖公元4-11世纪。敦煌遗书的发现,推动了与中世纪中亚、中国有关的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文学、艺术、书志学、历史地理学和科技史等的研究,并成为一门为世界学者所关注的学问——敦煌学。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材料五   斯坦因将藏经洞的珍宝公诸于世界,全世界为之发疯时,清廷才认识到敦煌文物的价值,1910年清廷下令将藏经洞剩余的经卷运至北京保存,但是沿途大部分官员只是想方设法将其据为己有,运送途中几乎每到一处都丢失一批,以至于当代中国学者研究敦煌学时,必须要到国外相关的文化机构实地学习或者购买微缩胶卷回来进行研究。

2.根据以上材料,敦煌学的形成与王道士的发现有什么关系?

(三)审视世人对王道士的评价

材料六   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1992年出版的《文化苦旅》一书在开篇《道士塔》一文中,把王道士定为“敦煌石窟的罪人”、民族悲剧中“错步向前的小丑”。

材料七   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美丽的敦煌》一书中,专文介绍了王圆箓其人其事,认为他“苦守莫高窟30多年,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本不属于他的圣地”,“但愿我们正视那段历史”。

3.作为文化学者的余秋雨和甘肃人民出版社对于王道士的评价为何如此截然相反?

(四)汇总

4.综合上述所有图片和文字材料,你认为王道士究竟是千古罪人还是守护功臣?
2024-04-06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文件是历史的指示牌,为我们搭建起与过去联系的桥梁。英国一位名叫斯科特·克里斯蒂安松的历史学家,用近一年的时间将散落各地的文件原稿收集整理,最终写成这本《文件中的历史——改变世界进程的100份文件》,人类的每一次进步、每一个错误、每一场欢欣鼓舞、每一回悲伤哀恸,都凝结在一份份无声的文件中。不论是现在或是未来,文件都展现出某种力量,推动一些事情的发生,让世界成为当下的模样。

以下是选自本书的48份文件的目录(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为阅读排版方便去除了书引号):

1易经 2汉谟拉比法典 3荷马史诗 4孙子兵法 5论语 7摩诃婆罗多 9柏拉图理想国 11大宪章 15谷登堡圣经 16达芬奇手稿集 18哥伦布书信 20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22麦哲伦航行日记27第一部对开本莎士比亚作品集 28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31牛顿著作集33权利法案 35社会契约论 36独立宣言 38美国宪法 39人权宣言 43拿破仑民法典 45第一幅照片 47物种起源原始手稿 48第一封电报 49共产党宣言 54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57留声机专利证书 63十四点和平原则 65凡尔赛条约 70第一张电视节目单 71慕尼黑协定 73美国对日宣战演讲稿74曼哈顿计划手稿集 76安妮日记 77德国无条件投降书 78联合国宪章 80马歇尔计划 81世界人权宣言 84 DNA发现者的亲笔信 85罗马条约 88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稿 90“阿波罗11号”登月计划91苹果公司成立文件 92因特网协议 94第一个网站 97第一条推特 100斯诺登文件

1.请根据提示将以上文件做大致的归类。(填写文件前面的序号,每项4个,不要重复填写)
(1)与科学技术发明或进步直接相关的有:
(2)与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直接相关的有:
(3)与人权直接相关的有:
(4)与影响大众文化和现代传媒直接相关的有:
2.书中收录的文件按照时间顺序编排,反映了它们在材料和形态上的变迁。根据提示请将下列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文件原稿与其载体相匹配
①石柱   ②竹简   ③羊皮纸   ④莎草纸

3.《文件中的历史》一书中提及中国的文件只有三个:《易经》《孙子兵法》《论语》。请另外推荐一份你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文件,并说明理由。
2024-04-06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