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7 道试题
1 . 梁启超曾对历史上的宗法制度评价说:“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是也。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其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以下对宗法制理解正确的是
①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②其内涵仍体现在当今日常生活中
③是历代统治者稳定政治秩序的主要手段
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始于西周
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③④
2022-05-2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福建传统民居土楼,其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这种建筑布
A.不利于邻里关系B.偏离了皇权色彩C.加强了宗教色彩D.体现宗法观念
3 . 西周金文中有不少“支子(庶子)不祭”原则的记载。但因社会变迁、家族繁衍迁徙及家族内部发展不平衡等原因,支庶独立祭祀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血缘宗法原则未被遵守B.礼乐制度走向瓦解
C.尊宗敬祖思想发生动摇D.宗法制度存在张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早年曾流亡各国寻求庇护,在重耳及其随从造访一系列同姓诸侯国时,各国卿士均特地强调晋国祖先与这些同姓诸侯国的祖先在家族谱系中的地位关系。这一现象表明春秋时期
A.贵族政治等级森严B.血缘政治影响深远
C.官僚政治倍受重视D.分封秩序受到冲击
5 . 元代两浙地区士人家族的祭祖方式多样。有士人家族沿袭前代习俗在寺院、道观中祭祀先人,而兼容儒家礼制与人情的塞祠祭祖形式也开始盛行,还有士人家族开始设立祠堂以祭祖。由此可见元代两浙地区
A.祭祖方式与宗族组织结合已经成熟
B.士人家族以祭祖增强家族凝聚力
C.旧有政治体制与社会结构受到冲击
D.士人家族影响当地传统社会习俗
6 . 西周金文资料康簋铭文提供了有关西周井田制和在宗法关系之下以井田分封子弟的重要资料。《礼记礼运》篇说“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这说明了
A.礼乐制促成生活等级化B.宗法制是井田制的基础
C.分封制具有绝对稳定性D.君统与宗统统治相结合
2022-04-15更新 | 289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22届高三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西周和春秋时期,贵族婚姻多采用聘娶婚,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礼"才能完成,《礼记·内则》提到"聘则为妻,奔则为妾",聘娶婚被看成婚姻的唯一合法程序。这种婚姻制度
A.构建起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
B.成为宗法制实施的重要保障
C.凸显出女性尊贵的社会地位
D.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8 . 据表可知,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君主继承方式基本情况
商朝前期商朝后期西周东周
“兄终弟及”47%42%9%17%
“父死子继”53%58%91%83%

A.血缘政治走向瓦解B.嫡长子继承制确立
C.社会宗法观念增强D.君主专制统治形成
9 . 中国古代很长历史时期的揖让之礼分为三种: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面致于前;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与此礼仪有密切联系的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世官制D.察举制
2022-03-16更新 | 4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联盟2020届高三8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10 . 战国时期的人非常重视本宗族宗庙的存亡之事,“为人孙者,体此道以守宗庙,宗庙不灭之谓祭礼不绝”。祭祀之时须对宗庙中的祭品保持恭敬。这一现象反映出
A.礼乐制度得到完善B.亲情伦理逐渐淡化
C.宗法观念影响深远D.儒家孝道备受重视
2022-03-10更新 | 21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高考文科综合模拟演练卷(全国甲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