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揭示了20世纪初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状况
时间(年)新式学堂总数(所)学生总数(人)
1902357871006740
190659117逾160万
1912822722933387

对上表中国近代教育迅猛发展合理的解释是
A.甲午战争的失败刺激了民众觉醒
B.科举制废除切断士人的传统仕途
C.辛亥革命成功实现近代教育转型
D.民主与科学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是因为
①空前打击专制主义
②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③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④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9-04-2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4月)理科班文综历史试题
3 . 新文化运动前期和后期分别有不同的宣传主题,那么两个主题分别是
A.民主与科学
B.五权分立
C.马克思主义
D.三民主义
2019-04-25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4月)理科班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20世纪20年代,蔡元培提出:新公民是拥有健全之人格的公民,乃是既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爱国意识的共和国国民,又有健壮的体魄、近代科学知识、良好的修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完全之人物”。材料强调
A.人的全面发展
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C.弘扬传统文化
D.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04年,陈独秀指出:“现今国势危急,内地风气不开,……惟戏曲改良,则可感动全社会,虽聋得见,虽盲可闻,诚改良社会之不二法门也。”据此判断,他主张戏曲改良的目的是
A.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
B.实现社会教化,推动儒学发展
C.启蒙民众,实现救亡图存
D.改良传统文化,指导新文化运动
2019-03-13更新 | 192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李兆基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6 .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人们会持有不同的人生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英国学者阿伦•布洛克说:“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所代表的思想,它对人的经验的价值和中心地位——即人的尊严——的坚持,力量是太大了,它们一旦被恢复和重新提出,就无法加以永远的压制。”

——据房龙《人类的故事》和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材料二 在传统中国,“人生观”是相当清楚而确定的。经过新文化运动洗礼之后,合理的“人生”是什么?这对新、旧或不新不旧的青年都是一个大问号。而且在近代中国,人的生命世界添加了“国家”、“社会”、“团体”等新观念。这使得过去对皇帝、对朝廷、对家庭应采取的明确态度变得模糊起来。……当时儒家、佛家、道家、基督教和国民党的理论家等都提出形形色色的人生观,在竞逐中,左派的理论体系显然胜出。左派作家的书,将人生观与历史观结合在一起,认为鸦片战争是民族耻辱之开始,是反帝反封建之源头。这一说法使一代青年们的心融入这股历史大流中,使他们知道自己的历史地位和使命。“主义”之所以吸引人,在于它提供了一套蓝图,将个人遭际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将已经被打乱了的,无所适从的苦闷与烦恼的人生,转化、汇聚成有意义的集体行动。

——王泛森《后五四的思想变化:以人生观问题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生观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青年人生观变得迷茫的原因,并概括左派人生观胜出对历史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左派人生观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生观的不同,并谈谈你对人生观问题的认识。
2019-02-0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广东省佛山市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19年,陈独秀在《答半农的诗》中说:“我们对于世上同类的姊妹弟兄们,都不可彼界此疆,怨张怪李。我们说的话不大相同,穿的衣服很不一致,各信各的神,各有各的脾气,但这自然会哭会笑的同情心,会把我们连成一气,何等平安,亲密!”这反映了陈独秀
A.民族主义思想浓厚
B.主张全盘西化
C.具有世界大同思想
D.倡导自由平等
2019-02-0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广东省佛山市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④②③D.①③②④
2019-01-30更新 | 396次组卷 | 3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4月)理科班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上述情景出现于
A.戊戌变法时期B.清末新政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2019-01-30更新 | 1184次组卷 | 28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学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新文化运动经历了由“中西文化激烈冲突”到“新旧文化的调和”再到“多元文化并存、进而重组”的过程。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体现新文化必然取代旧文化
B.对西方文化全盘肯定
C.经历了文化转型的历史过程
D.方向发生根本性转移
2019-01-16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19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