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修1-2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证明: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经过第一个平面内的一点垂直于第二个平面的直线在第一个平面内.

已知:如图,求证:

2024-03-22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章 立体几何解题通法 专题一 反证法 微点1 立体几何中的反证法(一)【培优版】
2 . 证明下列各题:
(1)求证:
(2)用综合法或分析法证明:若,则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普通试题
3 . 对于函数,分别在处作函数的切线,记切线与轴的交点分别为,记为数列的第n项,则称数列为函数的“切线-轴数列”,同理记切线与轴的交点分别为,记为数列的第n项,则称数列为函数的“切线-轴数列”
(1)设函数,记“切线-轴数列”为,记的前n项和,求.
(2)设函数,记“切线-轴数列”为,猜想的通项公式并证明你的结论.
(3)设复数均为不为0的实数,记的共轭复数,设,记“切线-轴数列”为,求证:对于任意的不为0的实数,总有成立.
2024-01-01更新 | 443次组卷 | 7卷引用:模块一专题1【练】《导数的概念、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单元检测篇B提升卷(人教A2019版)
4 . (1)为实数,求证:
(2)用分析法证明:
2023-10-13更新 | 17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2题 综合法由因导果,分析法执果索因(优质好题一题多解)
5 . 已知数列的首项,且满足
(1)求证:数列 为等比数列;
(2)证明:数列中的任意三项均不能构成等差数列.
2024-01-03更新 | 608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二上学期期末考点大通关真题精选100题(4)
6 . 设为正整数,如果表达式同时满足下列性质,则称之为“交错和”.①;②;③当时,);④规定:当时,也是“交错和”.
(1)请将7和10表示为“交错和”;
(2)若正整数可以表示为“交错和”,求证:
(3)对于任意正整数,判断一共有几种“交错和”的表示方法,并证明你的结论.
2021-05-29更新 | 456次组卷 | 2卷引用:微考点4-1 新高考新试卷结构压轴题新定义数列试题分类汇编
7 . 如图所示,点为斜三棱柱的侧棱上一点,于点于点

(1)求证:
(2)在任意中有余弦定理:.拓展到空间,类比三角形的余弦定理,写出斜三棱柱的三个侧面面积与其中两个侧面所成的二面角之间的关系式,并予以证明.
2016-12-04更新 | 626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五章 破解立体几何开放探究问题 专题一 立体几何存在性问题 微点1 立体几何存在性问题的解法【培优版】
8 . 我们把(其中)称为一元次多项式方程.代数基本定理:任何一元次复系数多项式方程(即为实数)在复数集内至少有一个复数根;由此推得,任何一元次复系数多项式方程在复数集内有且仅有个复数根(重根按重数计算).那么我们由代数基本定理可知:任何一元次复系数多项式在复数集内一定可以分解因式,转化为个一元一次多项式的积.即,其中为方程的根.进一步可以推出:在实系数范围内(即为实数),方程有实数根,则多项式必可分解因式.例如:观察可知,是方程的一个根,则一定是多项式的一个因式,即,由待定系数法可知,.
(1)在复数集内解方程:
(2)设,其中,且.
(i)分解因式:
(ii)记点的图象与直线在第一象限内离原点最近的交点.求证:当时,.
2024-05-08更新 | 4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数学试题
9 . 现定义“维形态复数”:,其中为虚数单位,.
(1)当时,证明:“2维形态复数”与“1维形态复数”之间存在平方关系;
(2)若“2维形态复数”与“3维形态复数”相等,求的值;
(3)若正整数,满足,证明:存在有理数,使得.
10 .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教师职业越来越受青睐,考取教师资格证成为不少人的就业规划之一.当前,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已知某市2023年共有5000名考生参加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笔试,现从中随机抽取100人的笔试成绩(满分视为100分),得到如下数据:
不及格及格
师范类毕业2045
非师范类毕业2015
(1)能否有99%的把握认为考生的笔试成绩与是否为师范类毕业有关?
(2)考生甲为提升笔试成绩,报名参加了某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竞赛,该竞赛要回答AB两类问题,每位参赛者回答n次(),每次回答一个问题,若回答正确,则下一个问题从B类中随机抽取;若回答错误,则下一个问题从A类中随机抽取.规定每位参赛者回答的第一个问题从A类中抽取,已知考生甲能正确回答A类问题的概率为,能正确回答类问题的概率为,且每次回答问题正确与否是相互独立的,若考生甲第次回答正确的概率为,证明:为等比数列并求出
附:,其中

0.05

0.025

0.01

3.841

5.024

6.635

2024-04-23更新 | 26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数学(文科)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