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34 道试题
1 . 漏刻是中国古代科学家发明的一种计时系统,“漏”是指带孔的壶,“刻”是指附有刻度的浮箭.《说文解字》中记载:“漏以铜壶盛水,刻节,昼夜百刻.”某展览馆根据史书记载,复原唐代四级漏壶计时器.如图,计时器由三个圆台形漏水壶和一个圆柱形受水壶组成,水从最上层的漏壶孔流出,最终全部均匀流入受水壶.当最上层漏水壶盛满水时,漂浮在最底层受水壶中的浮箭刻度为0,当最上层漏水壶中水全部漏完时,漂浮在最底层受水壶中的浮箭刻度为100.已知最上层漏水壶口径与底径之比为,则当最上层漏水壶水面下降至其高度的三分之一时,浮箭刻度约为(四舍五入精确到个位)(       

       

A.88B.84C.78D.72
2023-11-27更新 | 217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数学(文)试题
2 . 古希腊数学家泰特托斯(Theaetetus,公元前417-公元前369年)详细地讨论了无理数的理论,他通过如图来构造无理数,…,则       ).

A.B.C.D.
3 . 圭表是我国古代一种通过测量正午日影长度来推定节气的天文仪器,它包括一根呈南北方向的水平长尺(称为“圭”)和一根直立于圭面的标杆(称为“表”),如图.成语有云:“立竿见影”,《周髀算经》里记载的二十四节气就是通过圭表测量日影长度来确定的.利用圭表测得某市在每年夏至日的早上8:00和中午13:00的太阳高度角分别为)和).设表高为1米,则影差       )(参考数据:

   

A.2.016米B.2.232米C.2.428米D.2.614米
2023-11-23更新 | 44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信息卷文科数学(一)
4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商功篇记载一“曲池”几何体,曲池体可看作一个上、下底面均为相同的扇环的柱体.若某一曲池体的三视图如图,则该曲池体的表面积为(       
   
A.B.C.D.
2023-11-22更新 | 4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信息卷文科数学(四)
5 . 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国首先研制成功的“双曲线电瓶新闻灯”就是利用了双曲线的光学性质,即从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射出的光线,经过双曲线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经过双曲线的另一个焦点.如图,已知双曲线C的左、右焦点分别为,当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PE互相垂直时(其中P为入射点),,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B.2C.D.
2023-11-22更新 | 15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领航卷(九)
6 . 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J. Napier,1550-1617)发明的对数及对数表(如下表),为当时的天文学家处理“大数”的计算大大缩短了时间.即就是任何一个正实数N可以表示成,则,这样我们可以知道N的位数.已知正整数是35位数,则M的值为(       
N23451112131415
0.300.480.600.701.041.081.111.151.18
A.3B.12C.13D.14
7 . 人们把蜂房誉为自然界最奇异的建筑,蜂房是由许许多多的正六棱柱组成,一个挨着一个,紧密地排列,没有一点空隙.人们一直疑问,蜜蜂为什么不让其巢室呈三角形、正方形或其他形状呢?虽然蜂窝是一个三维体建筑,但每一个蜂巢都是六面柱体,而蜂蜡墙的总面积仅与蜂巢的截面有关.由此引出一个数学问题,即寻找面积最大、周长最小的平面图形.1943年,匈牙利数学家陶斯(Laszlo   Fejes   Toth)证明了,在所有首尾相连的正多边形中,正六边形的周长是最小的.1999年,黑尔斯证明了周边是曲线时,无论曲线是向外凸还是向内凹,由正六边形组成的图形周长都是最小的.如图是一个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ABCDEF,则       

A.4B.C.D.
2023-11-13更新 | 33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检数学试题

8 . 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b分别为63,49,则输出的     

   

A.9B.7C.5D.3
9 . 柯西不等式(CauchySchwarzLnequality)是法国数学家柯西与德国数学家施瓦茨分别独立发现的,它在数学分析中有广泛的应用.现给出一个二维柯西不等式:,当且仅当时即时等号成立.根据柯西不等式可以得知函数的最大值为(       
A.B.C.D.
10 . 荀子《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说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每天进步一点点,前进不止一小点.我们可以把看作是每天的“进步”率都是1%,一年后是;而把看作是每天“退步”率都是1%,一年后是;这样,一年后的“进步值”是“退步值”的倍.那么当“进步”的值是“退步”的值的3倍,大约经过(  )天.(参考数据:
A.19B.35C.45D.55
2023-10-11更新 | 31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新高考数学信息卷6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