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南宋数学家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和《算法通变本末》中,提出了一些新的垛积公式,他所讨论的高阶等差数列与一般等差数列不同,前后两项之差并不相等,而是逐项差数之差或者高次差相等.对这类高阶等差数列的研究,在杨辉之后一般称为“垛积术”.现有一个高阶等差数列,其前7项分别为1,5,11,21,37,61,95,则该数列的第9项为(        
A.201B.205C.207D.211
2021-11-29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2 . 九连环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智力游戏,它用九个圆环相连成串,环环相扣,以解开为胜,趣味无穷.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也曾有一个精美的由九个翡翠缳相连的银制的九连环(如图).现假设有个圆环,用表示按照某种规则解下个圆环所需的银和翠玉制九连环最少移动次数,且数列满足,则_______
2021-11-16更新 | 1523次组卷 | 5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填空题-双空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阿波罗尼奥斯(Apollonius)(公元前262~公元前190),古希腊人,与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齐名,他的著作《圆锥曲线论》凭一己之力将圆锥曲线研究殆尽,致使后人没有任何可插足之地;直到17世纪,笛卡尔和费马的坐标系之后,数学家建立起了解析几何体系,圆锥曲线的研究才有了突破.阿波罗尼奥斯在他的著作里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为定值的点的轨迹是圆,也称阿氏圆.已知动点P到点与到点的距离之比为2∶1,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______;若动点A满足,则动点A的轨迹方程为______
2021-11-12更新 | 478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数学试题
4 . 《算法统宗》是我国中国古代数学名著,由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编著,它对中国民间普及珠算和数学知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这部著作中,许多数学问题都是以歌诀形式呈现的,如“九儿问甲歌”就是其中一首:一个公公九个儿,若问生年总不知,自长排来差三岁,共年二百又零七,借问长儿多少岁,各儿岁数要详推.在这个问题中,记这位公公的第个儿子的年龄为       
A.B.C.D.
2021-10-14更新 | 239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理)试题
5 . 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奥斯采用平面切割圆锥的方法来研究圆锥曲线,用垂直于圆锥轴的平面去截圆锥,得到的截面是圆;把平面再渐渐倾斜得到的截面是椭圆.若用周长为72的矩形ABCD截某圆锥得到椭圆τ,且τ与矩形ABCD的四边相切.设椭圆τ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方程为,下列选项中满足题意的方程为(       
A.B.
C.D.
2021-09-26更新 | 991次组卷 | 12卷引用:宁夏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6 . 南宋数学家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和《算法通变本末》中,提出了一些新的垛积公式,他所讨论的高阶等差数列与一般等差数列不同,前后两项之差并不相等,而是逐项差数之差或者高次差相等.对这类高阶等差数列的研究,在杨辉之后一般称为“垛积术”.现有一个高阶等差数列,其前7项分别为1,5,11,21,37,61,95,则该数列的第8项为(       
A.99B.131C.139D.141
2021-10-02更新 | 2248次组卷 | 25卷引用:宁夏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7 .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使用的纪年方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做“十二地支”.“天干”以“甲”字开始,“地支”以“子”字开始,两者按干支顺序相配,组成了干支纪年法,其相配顺序为:甲子、乙丑、丙寅、……、癸酉、甲戌、己亥、丙子、……、癸未、甲申、乙酉、丙戌、……、癸巳、……,共得到60个组合,周而复始,循环记录.已知1894年是“干支纪年法”中的甲午年,那么2022年是“干支纪年法”中的(       
A.庚子年B.己亥年C.壬寅年D.戊戌年
2021-05-22更新 | 3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中卫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优秀生联考数学(文)试题
8 . 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记载: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晷(guǐ)长损益相同(晷是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晷长即为所测量影子的长度).二十四节气及晷长变化如图所示,相邻两个节气晷长的变化量相同,周而复始.若冬至晷长一丈三尺五寸,夏至晷长一尺五寸(一丈等于十尺,一尺等于十寸),则夏至之后第三个节气(立秋)晷长是( )
A.三尺B.三尺五寸C.四尺D.四尺五寸
2021-05-12更新 | 631次组卷 | 5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四模数学(理)试题
9 . 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索斯在深入研究比例理论时,提出了分线段的“中末比”问题:将一线段分为两线段,使得其中较长的一段是全长与另一段的比例中项,即满足.后人把这个数称为黄金分割数,把点称为线段的黄金分割点.在中,若点为线段的两个黄金分割点,在内任取一点,则点落在内的概率为(     
A.B.C.D.
10 . 《九章算术》卷五《商功》中,把正四棱台形状的建筑物称为“方亭”.沿“方亭”上底面的一组对边作垂直于底面的两截面,去掉截面之间的几何体,将“方亭”的两个边角块合在一起组成的几何体称为“刍甍”.现记截面之间几何体体积为,“刍甍”的体积为,若,台体的体公式为,其中分别为台体的上、下底面的面积.则“方亭”的上、下底面边长之比为(       
A.B.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