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南宋数学家杨辉给出了著名的三角垛公式:,则数列的前项和为(       
A.B.
C.D.
2 . 十二平均律是我国明代音乐理论家和数学家朱载堉发明的.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他写成《律学新说》,提出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这一成果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通过丝绸之路带到了西方,对西方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十二平均律的数学意义是:在1和2之间插入11个正数,使包含1和2的这13个数依次成递增的等比数列,依此规则,新插入的第4个数应为(       
A.B.C.D.
2022-12-16更新 | 670次组卷 | 6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3 . 阿波罗尼斯研究发现:如果一个动点P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为常数,且),那么点P的轨迹为圆,这就是著名的阿波罗尼斯圆.若点C的距离之比为,则点C到直线的最小距离为(       
A.B.C.D.
2022-11-23更新 | 835次组卷 | 19卷引用:宁夏中卫市202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
4 . 《九章算术》是我国秦汉时期一部杰出的数学著作,书中第三章“衰分”有如下问题:“今有大夫、不更、簪裹、上造、公士,凡五人,共出百钱.欲令高爵出少,以次渐多,问各几何?”意思是:“有大夫、不更、簪裹、上造、公士(爵位依次变低)5个人共出100钱,按照爵位从高到低每人所出钱数成递增等差数列,这5个人各出多少钱?”在这个问题中,若不更出17钱,则公士出的钱数为(       
A.10B.14C.23D.26
2022-06-02更新 | 2332次组卷 | 1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灵武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5 . 费马数是以法国数学家费马命名的一组自然数,具有形式为记作,其中为非负数.费马对的情形做了检验,发现这组费马公式得到的数都是素数,便提出猜想:费马数是质数.直到年,数学家欧拉发现为合数,宣布费马猜想不成立.数列满足,则数列的前项和满足的最小自然数是(       
A.B.C.D.
2022-05-11更新 | 1264次组卷 | 5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数学(理)考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惊艳亮相,与节气相配的14句古诗词,将中国人独有的浪漫传达给了全世界.我国古代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记载: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的晷长损益相同(晷是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晷长即为所测量影子的长度),二十四节气及晷长变化如图所示,相邻两个节气晷长减少或增加的量相同,周而复始.已知雨水的晷长为9.5尺,立冬的晷长为10.5尺,则冬至所对的晷长为(       
A.11.5尺B.13.5尺C.12.5尺D.14.5尺
2022-04-20更新 | 1562次组卷 | 9卷引用:宁夏平罗中学2023届高三(理尖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理)试题
7 .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列叫做调和数列,此数列的前n项和已经被研究了几百年,但是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得到它的求和公式,只是得到它的近似公式:当n很大时,,其中称为欧拉-马歇罗尼常数,…,至今为止都还不确定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由于上式在n很大时才成立,故当n较小时计算出的结果与实际值之间是存在一定误差的,已知.用上式估算出的与实际的的误差绝对值近似为(       
A.0.003B.0.096C.0.121D.0.216
8 . 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是以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为基础设计的.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图).如果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5,直角三角形中较小的锐角为,那么的值为(       
A.B.C.D.
2022-03-26更新 | 692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像2,3,5,7这样只能被1和它自己整除的正整数称为素数(也称为质数),设x是正整数,用表示不超过x的素数个数,事实上,数学家们已经证明,当x充分大时,,则利用此公式求出不超过10000的素数约有()(       
A.1085个B.1025个C.980个D.860个
2022-03-24更新 | 518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平罗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数学(理)试题
10 .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大夫、不更、簪裹、上造、公士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已知问题中五个爵位是由高到低排列的,古代数学中“以爵次分之”一般表示等差分配,若已知上选得三分鹿之二,即上造分得鹿.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       
A.大夫分得二鹿B.不更、上造分得的鹿之和是簪褭的两倍
C.不更分得一鹿加三分鹿之一D.不更、上造分得的鹿之和与大夫、公士分得的鹿之和相等
2022-03-16更新 | 453次组卷 | 5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