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33 道试题
1 . 由样本数据点的散点图可知,变量线性相关,求得的回归直线方程为,且.若去除两个数据点,则剩余样本数据点纵坐标的平均值为(       
A.3B.4C.5D.6
2024-06-11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考数学试题
2 . 某学校进行了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的系列培训讲座及实践活动,现对高二学生进行综合检测,从中按比例抽取了30名学生的成绩,其频率分布表如图所示.
分数段
频数2494
频率
(1)求,并估计高二年级全体学生本次垃圾分类综合检测的合格率(分数在为合格),若合格率低于,将增加培训的次数,请根据抽样结果分析并判断是否增加培训次数.
(2)从样本中成绩在的学生中随机选2人,求恰有2人成绩位于的概率.
2024-06-05更新 | 246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文科数学试题
3 . 已知圆,圆心到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为,圆截直线所得弦长为.
(1)求圆的方程.
(2)若分别为圆与抛物线上的点,求两点间距离的最小值.
2024-05-11更新 | 40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文科数学试题
4 . 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个数是(       
①命题“”的否定是“
②设是向量,命题“若,则”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③命题是奇函数;命题的最小值是2,则是真命题
④若直线平面,平面平面,则
A.0B.1C.2D.3
2024-05-08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文科数学试题
5 . 勾股定理,是几何学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被称为“几何学的基石”. 中国是发现和研究勾股定理最古老的国家之一. 据记载,在公元前1120年,商高答周公曰“故折矩,以为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既方之,外半其一矩,环而共盘,得成三四五,两矩共长二十有五,是谓积矩. ”因此,勾股定理在中国又称“商高定理”. 数百年后,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并证明了这个定理,因此“勾股定理”在西方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三国时期,吴国的数学家赵爽创制了一幅“勾股圆方图”,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给出了勾股定理的详细证明. 如图所示的勾股圆方图中,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若中间小正方形面积(阴影部分)是大正方形面积一半,则直角三角形中较小的锐角的大小为_________.

2024-01-29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卷

6 . 已知,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则B.若,则
C.若,则D.若,则
7 . 《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最重要的著作,奠定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基本框架.它的代数成就主要包括开方术、正负术和方程术,其中方程术是其最高的代数成就.《九章算术》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善行者行一百步,不善行者行六十步.今不善行者先行一百步,善行者追之,问几何步及之?”译文:“相同时间内,走路快的人走100步,走路慢的人只走60步.若走路慢的人先走100步,走路快的人要走多少步才能追上?”设走路快的人要走步才能追上,根据题意可列出的方程是(       
A.B.
C.D.
2024-01-0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新东方新高一数学期末考01
8 . 某地区为了研究中学生身高,从中随机抽取1000名男生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
   
(1)试估计该地区中学男生身高的中位数
(2)若该地区有15000名中学男生,估计身高在厘米的多少人?
2024-01-06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鑫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普高班)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9 . 平面是直角三角形且C是直角顶点,若.
   
(1)求证:平面平面PBC
(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斜边,求棱锥 的体积
2024-01-06更新 | 3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鑫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普高班)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10 . 某国家队要从男子短道速滑1500米的两名种子选手甲、乙中选派一人参加2022年的北京冬季奥运会,他们近期六次训练成绩如下表:

次序(

1

2

3

4

5

6

甲(秒)

142

140

139

138

141

140

乙(秒)

138

142

137

139

143

141

(1)分别计算甲、乙两人这六次训练的平均成绩,偏优均差
(2)若,则称甲、乙这次训练的水平相当,现从这六次训练中随机抽取3次,求有两次甲、乙水平相当的概率.
注:若数据中的最优数据为,定义为偏优均差.本题中的最优数据即最短时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