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51 道试题
1 . 将杨辉三角中的每一个数都换成分数,可得到如图所示的分数三角形,成为“莱布尼茨三角形”,从莱布尼茨三角形可以看出,存在x使得,则x的值是_________.

今日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
2 . “杨辉三角”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中国南宋数学家杨辉在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就有出现,比欧洲早393年发现.如图所示,在“杨辉三角”中,除每行两边的数都是1外,其余每个数都是其“肩上”的两个数之和,例如第4行的6为第3行中两个3的和.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由“在相邻两行中,除1以外的每个数都等于它肩上的两个数字之和”猜想
B.由“第n行所有数之和为2n”猜想:
C.第20行中,第10个数最大
D.第15行中,第7个数与第8个数的比为7:8
昨日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四十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3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原文如下: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除以3余2),五五数之剩三(除以5余3),七七数之剩二(除以7余2),问物几何?现有这样一个相关的问题:已知正整数满足三三数之剩二,将符合条件的所有正整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记数列的前项和为,则的最小值为(     
A.19B.17C.16D.15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素养提升学业水平监测(5月)数学试卷
4 . 如果方程能确定的函数,那么称这种方式表示的函数为隐函数.隐函数的求导方法如下:在方程中,把看成的函数,则方程可看成关于的恒等式,在等式两边同时对求导,然后解出即可.例如,求由方程所确定的隐函数的导数,将方程的两边同时对求导,则有的函数,需要用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求导),得.利用隐函数求导方法可求得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A.B.
C.D.
7日内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数学试卷
5 . 早在公元5世纪,我国数学家祖暅就提出:“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如图,抛物线C的方程为,过点(1,0)作抛物线C的切线ll的斜率不为0),将抛物线C、直线lx轴围成的阴影部分绕y轴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记作,利用祖暅原理,可得出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

7日内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质量调研数学试题
6 . 《几何补编》是清代梅文鼎撰算书,其中卷一就给出了正四面体,正六面体(立方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这五种正多面体的体积求法.若正四面体的棱长为为棱上的动点,则当三棱锥的外接球的体积最小时,三棱锥的体积为(       
A.B.C.D.
7日内更新 | 380次组卷 | 5卷引用:海南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7 . 如图形状出现在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商功》中,后人称为“三角垛”.“三角垛”的最上层有1个球,第二层有3个球,第三层有6个球……,设各层球数构成一个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的前项和,数列满足,求数列的前项和
7日内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腾云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数学试题
8 . 中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三百七十八里关,初行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要见次日行里数,请公仔细算相还.其意思是:有一个人要走378里路,第一天健步行走,从第二天起因为脚痛,每天走的路程为前一天的一半,走了6天后到达目的地,请问第二天走了__________里.
7日内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卷
9 . 对于正整数n是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中与n互质的数的数目.函数以其首名研究者欧拉命名,称为欧拉函数,例如互质),则(    )
A.若n为质数,则B.数列单调递增
C.数列的最大值为1D.数列为等比数列
7日内更新 | 268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二数学期末模拟试卷02【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10 . 意大利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曾提出:固定项链的两端,使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下垂,项链所形成的曲线是什么?这就是著名的“悬链线问题”,后人给出了悬链线的函数表达式,其中为悬链线系数,称为双曲余弦函数,其函数表达式,相反地,双曲正弦函数的函数表达式为
(1)证明:①

(2)求不等式:的解集.
(3)已知函数存在三个零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7日内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份阶段考试数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