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九章算术》是一部中国古代的数学专著.第一章《方田》主要讲各种形状的田地面积的计算方法,其中将圆环或不足一匝的圆环形田地称为“环田”(注:匝,意为周,环绕一周叫一匝)书中提到如图所示的一块“环田”:中周九十五步,外周一百二十五步,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大小为5(单位:弧度),则“该环田”的面积为(       

   

A.600平方步B.640平方步
C.660平方步D.700平方步
2024-02-14更新 | 420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数学试卷
2 . 战国时期成书《墨经》有载日:“景,日之光反烛人,则景在日与人之间.”这是中国古代人民首次对平面镜反射的研究,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数学智慧.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条光线从点射出,经轴反射后与圆相切,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为(       
A.B.C.D.
2024-02-01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数学试题
3 . 在研究天文学的过程中,为了简化大数运算,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发明了对数,对数的思想方法即把乘方和乘法运算分别转化为乘法和加法运算,数学家拉普拉斯称赞“对数的发明在实效上等于把天文学家的寿命延长了许多倍”.已知,设,则M所在的区间为(       
A.B.C.D.
2024-01-11更新 | 76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十二次调研考试数学试题
4 . 南宋数学家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和《算法通变本末》中,提出了一些新的垛积公式,所讨论的高阶等差数列与一般等差数列不同,前后两项之差不相等,但是逐项差数的差或者高次差成等差数列.如数列1,3,6,10,前后两项之差得到新数列2,3,4,新数列2,3,4为等差数列,这样的数列称为二阶等差数列,对这类高阶等差数列的研究,后人一般称为“垛积术”,现有高阶等差数列,其前7项分别为3,4,6,9,13,18,24,则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______
2023-12-30更新 | 568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数学试题
5 . 如表所示的数阵称为“森德拉姆素数筛”,表中每行每列的数都成等差数列,设表示该数阵中第行、第列的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
2023-07-28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稷王中学等3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6 . 洛书(如图)是一种关于天地空间变化脉络的图案,年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数字结构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为中,形成如图所示的九宫格.将自然数填入列的方格内,使各行、各列、各条对角线上的数字之和(简称“幻和”)均相等,具有这种性质的图表称为“阶幻方”.洛书就是一个三阶幻方,若记阶幻方的对角线上数的和为,例如,那么阶幻方的对角线上数的和为(       
   
A.B.C.D.
2023-07-16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7 . 中国古典乐器一般按“八音”分类,这是我国最早按乐器的制造材料来对乐器分类的方法,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大师》,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其中“金、石、木、革”为打击乐器,“土、匏、竹”为吹奏乐器,“丝”为弹拨乐器,现从“金、石、木、土、竹、丝”中任取“两音”,则这“两音”同为打击乐器的概率为(       
A.B.C.D.
8 . 《九章算术》涉及算术、代数、几何等诸多领域,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圆亭,下周三丈,上周二丈,高二丈,问积几何?”其意思为:“有一个圆台,下底周长为3丈,上底周长为2丈,高为2丈,那么该圆台的体积是多少?”已知1丈等于10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这个圆台体积约有(       
A.立方尺B.立方尺
C.立方尺D.立方尺
9 .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记载问题:“今有垣厚十六尺,两鼠对穿,大鼠日一尺,小鼠日半尺,大鼠日增倍,小鼠日自半,问几何日相逢?”,意思是:今有土墙厚尺,两鼠从墙两侧同时打洞,大鼠第一天打洞一尺,小鼠第一天打洞半尺,大鼠之后每天打洞长度比前一天多一倍,小鼠之后每天打洞长度是前一天的一半,问两鼠相逢需要的最少天数为(       
A.B.C.D.
2023-01-18更新 | 39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10 . 对正整数n,函数是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中与n互质的数的数目.此函数以其首名研究者欧拉命名,故被称为欧拉函数.根据欧拉函数的概念,可得______,数列的前n项和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