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13 道试题
1 . 阿波罗尼斯是古希腊著名数学家,阿波罗尼斯圆是他的研究成果之一,指的是:若动点与两定点A的距离之比为,那么点的轨迹就是阿波罗尼斯圆.若,点满足,则直线与点的轨迹的交点个数是(     
A.0B.1C.2D.1或2

2 . 1202年,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出版了他的《算盘全书》.他在书中提出了一个关于兔子繁殖的问题,发现数列:1,1,2,3,5,8,13,,该数列的特点是:前两项均为1,从第三项起,每一项等于前两项的和,人们把这个数列称为斐波那契数列,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
C.
D.
2023-08-08更新 | 386次组卷 | 6卷引用:4.1数列的概念C卷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瑞昌剪纸于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瑞昌地处南北交汇处,经过千年的南北文化相互浸润与渗透,瑞昌剪纸融入了南方的阴柔之丽、精巧秀美和北方的阳刚之美、古朴豪放.为了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某校将举办一次剪纸比赛,共进行5轮比赛,每轮比赛结果互不影响.比赛规则如下:每一轮比赛中,参赛者在30分钟内完成规定作品和创意作品各2幅,若有不少于3幅作品入选,将获得“巧手奖”.5轮比赛中,至少获得4次“巧手奖”的同学将进入决赛.某同学经历多次模拟训练,指导老师从训练作品中随机抽取规定作品和创意作品各5幅,其中有4幅规定作品和3幅创意作品符合入选标准.
(1)从这10幅训练作品中,随机抽取规定作品和创意作品各2幅,试预测该同学在一轮比赛中获“巧手奖”的概率;
(2)以上述两类作品各自入选的频率作为该同学参赛时每幅作品入选的概率.经指导老师对该同学进行赛前强化训练,规定作品和创意作品入选的概率共提高了,以获得“巧手奖”的次数期望为参考,试预测该同学能否进入决赛?
2023-03-12更新 | 873次组卷 | 5卷引用:第07讲 二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及正态分布(核心考点讲与练)(2)
4 . 我国的《洛书》中记载着世界上最古老的一个幻方,《洛书》上的图案由个黑白圆点分别组合,摆成方形,南西东北分别有个点,四角各有个点,中间有个点,简化成如图的方格,填好数字后各行、各列以及对角线上的3个数字之和都等于15.推广到一般情况,将连续的正整数填入的方格中,使得每行、每列以及两条对角线上的数字之和都相等,这样一个阶幻方就填好了,记阶幻方对角线上的数字之和为,则的值为(       
   
A.B.C.D.
5 . “斐波那契数列”由意大利数学家莱昂纳多·斐波那契(Leonardo Fibonacci,约-)在《算盘全书》中提出,它在现代物理、准晶体结构、生物、交通、化学等领域都有直接的应用.已知斐波那契数列满足:,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
C.D.
2023-07-16更新 | 35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章 数列 单元检测卷
6 . 卵形线是由法国天文学家引入的.卵形线的定义是:曲线上的任意点到两个固定点的距离的乘积等于是正常数.设的距离为,如果,就得到一个没有自交点的卵形线;如果,就得到一个双纽线;如果,就得到两个卵形线.若,一动点满足,则动点的轨迹的方程为________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
   
2023-07-06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单元检测卷
7 . 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记载:“今有蒲生一日,长三尺,蒲生日自半”.其意为:今有蒲草第一日长高3尺,以后蒲草每日长高前一日的半数,则蒲草第5日的高度为(        
A.B.C.D.
2023-07-06更新 | 449次组卷 | 7卷引用:第1章 数列 单元检测卷
8 . 北京天坛的圜丘坛为古代祭天的场所,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地面的中心有一块圆形石板(称为天心石),环绕天心石砌9块扇面形石板构成第一环,向外每环依次增加9块.下一层的第一环比上一层的最后一环多9块,向外每环依次也增加9块.已知每层环数相同,且上、中、下三层共有扇面形石板(不含天心石)3402块,则中层共有扇面形石板(       

A.1125块B.1134块C.1143块D.1152块
2023-02-12更新 | 1282次组卷 | 8卷引用:第五章 数列(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分层训练AB卷(人教B版2019)
9 . 杨辉是中国南宋末年的一位杰出的数学家、教育家.杨辉三角是杨辉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它的许多性质与组合数的性质有关,杨辉三角中蕴藏了许多优美的规律.如图是一个11阶杨辉三角:
   
(1)求第20行中从左到右的第4个数;
(2)在第2斜列中,前5个数依次为1,3,6,10,15;第3斜列中,第5个数为35.显然,1+3+6+10+15=35.事实上,一般有这样的结论:第m斜列中(从右上到左下)前k个数之和,一定等于第m+1斜列中第k个数.试用含有mkm)的数字公式表示上述结论,并给予证明.
2023-07-02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4.2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10 . 在写生课上,离身高1.5m的絮语同学不远的地面上水平放置着一个半径为0.5m的正圆,其圆心与絮语同学所站位置距离2m.若絮语同学的视平面平面平面,,且平面于点,则絮语同学视平面上的图形的离心率为(       
A.B.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