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65 道试题
1 . 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研究兔子繁殖问题时,发现有这样一个数列,2,3,5,8,其中从第3项起,每一项都等于它前面两项之和,即,这样的数列称为“斐波那契数列”若,则       
A.B.C.D.
2024-01-16更新 | 523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如东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2 . 联想祖暅原理(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何一个平面所截,如果截得的两个截面的面积总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请计算:由曲线,直线轴所围成的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
2023-12-27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文科数学试题
3 . 18世纪30年代,数学家棣莫弗发现,如果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那么当n比较大时,可视为X服从正态分布,其密度函数.任意正态分布,可通过变换转化为标准正态分布().当时,对任意实数x,记,则(       
A.
B.当时,
C.随机变量,当减小,增大时,概率保持不变
D.随机变量,当都增大时,概率单调增大
2023-12-19更新 | 1649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泰兴、如皋四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
4 . 十六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雷科德在《砺智石》一书中首先把“=”作为等号使用,后来英国数学家哈利奥特首次使用“<”和“>”符号,并逐渐被数学界接受,不等号的引入对不等式的发展影响深远.若实数,则下列
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B.C.D.
2023-12-15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联合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数学试题(凌海二高命题)
5 . 我国古代《九章算术》里记载了一个求“羡除”体积的例子,羡除,隧道也,其所穿地,上平下邪.小明仿制“羡除”裁剪出如图所示的纸片,在等腰梯形中,,在等腰梯形中,.将等腰梯形沿折起,使平面平面,则五面体中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大小为(       
A.B.C.D.
2023-12-1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B
6 .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直入苍穹,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送入预定轨道,通常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可靠性要求约为0.9,发射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可靠性要求为0.97.为进一步提高宇航员的安全,使火箭安全性评估值达到0.99996这一国际先进水平,某载人飞船改进了逃逸系统(假设火箭安全性评估值由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和逃逸系统的可靠性共同决定,它们的可靠性相互独立,并且当运载火箭和逃逸系统至少有一个正常工作时即认为火箭安全),则逃逸系统的可靠性至少应该是(       )(精确到0.0001)
A.0.9996B.0.9997C.0.9987D.0.9986
2023-12-14更新 | 251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杨辉三角”是中国古代数学文化的瑰宝之一,最早在中国南宋数学家杨辉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出现.如图所示的杨辉三角中,第8行,第3个数是(       

第0行

1

第1行

1

1

第2行

1

2

1

第3行

1

3

3

1

第4行

1

4

6

4

1

A.21B.28C.36D.56
2023-12-14更新 | 274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8 .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在数学的学习和研究中,常用函数的图象来研究函数的性质,也常用函数的解析式来琢磨函数的特征,如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A.   B.   
C.   D.   
9 . 日,阿贝尔奖和菲尔兹奖双料得主,英国岁高龄的著名数学家阿蒂亚爵士宣布自己证明了黎曼猜想,这一事件引起了数学界的震动.在年,德国数学家黎曼向科学院提交了题目为《论小于某值的素数个数》的论文并提出了一个命题,也就是著名的黎曼猜想.在此之前著名的数学家欧拉也曾研究过这个何题,并得到小于数字的素数个数大约可以表示为的结论.若根据欧拉得出的结论,估计以内的素数个数为(       )(素数即质数,,计算结果取整数)
A.B.C.D.
10 .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斯(Apollonius)在《平面轨迹》一书中,研究了众多的平面轨迹问题,其中有如下著名结果:平面内到两个定点距离之比为)的点的轨迹为圆,此圆称为阿波罗尼斯圆.
(1)已知两定点,若动点满足,求点的轨迹方程;
(2)已知是圆上任意一点,在平面上是否存在点,使得恒成立?若存在,求出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023-11-24更新 | 40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平高、永顺平高等七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