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平面四边形ABCD中,.现将沿着对角线BD翻折得到平面,直线与平面、平面BCD所成角分别记作,平面与平面BCD所成角二面角为,在翻折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则成立B.若,则
C.若,则D.
2022-12-26更新 | 6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9月《浙江省新高考研究卷》(全国I卷)数学试题(三)
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则的范围为
B.若在第一象限,则在第一、二象限
C.要得到函数的图像,只需将函数向右平移个单位
D.在中,若,则的形状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2022-09-29更新 | 1143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钱江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3 . 如图,在中,,设点上的射影为,将绕边任意转动,则有(       
A.若为锐角,则在转动过程中存在位置使
B.若为直角,则在转动过程中存在位置使
C.若,则在转动过程中存在位置使
D.若,则在转动过程中存在位置使
4 . 在扇形中,半径为1 ,圆心角为,若要在扇形上截取一个面积为 的矩形,且一条边在扇形的一 条半径上,如图所示,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
2022-06-29更新 | 6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所示,唐唐在背景墙上安装了一台视频监视器,为唐唐坐在工位上时相当于眼睛位置的一点,在背景墙上的水平投影点为,过作垂直于地面的直线,分别交监视器上、下端于两点,测得,若,则为唐唐看监视器的视角. 唐唐通过调整工位使视角取得最大值,此时的长为(        
A.B.C.D.
2022-06-29更新 | 792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6 . 欧拉公式“”被誉为数学史上最美公式,公式的成立蕴含了复数的三角表示与指数表示:,其中是以x非负半轴为始边,复数z对应的向量所在射线为终边的角,比如.复数指数形式的引入方便了复数的开方运算,比如,则的结果可以是(       
A.B.
C.D.
2022-05-29更新 | 44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数学试题
7 . 如图,斜三棱柱中,底面是正三角形,分别是侧棱上的点,且,设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分别为,平面与底面所成的锐二面角为,则(       

A.
B.
C.
D.
2022-05-11更新 | 2366次组卷 | 1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二次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
8 . 请先阅读下列材料;在作战中,有经验的步兵往往能通过“跳眼法”估测物体和自己的距离.具体过程如下:第一步,向正前方伸直左手手臂,竖起拇指;第二步,将右眼闭上,靠左眼观察目标,伸直并端平并移动(可以把左眼到左手拇指的距离看成手臂长),使得目标恰好位于拇指左侧边缘处;第三步,伸出的手臂保持不动,闭上左眼,靠右眼观察,大体估计从左手拇指左侧看到的另一物体与目标的距离;最后即可根据该距离以及你手臂长度两眼间距来计算你到目标的距离.一般自动步枪有效射程为400,现一人需用自动步枪射击目标P,先采用“跳眼法”预测自己与目标P的距离,此人手臂长60,双眼间距6,面朝正北方向,测量时与上述第一步第二步完全相同,第三步用右眼观察时,拇指左侧恰好对准的是参照物Q,参照物Q在目标P的北偏西,且与目标P的距离为133.2,(如图所示)

(1)求
(2)若此人在A处开枪射击,请问目标P是否在射程范围内?请说明理由.
2022-05-02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
9 . 如图,中,DAB边上的中点,点M在线段BD(不含端点)上,将沿CM向上折起至,设平面与平面ACM所成锐二面角为,直线与平面AMC所成角为,直线MC与平面所成角为,则在翻折过程中,下列三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②,③.
A.①B.①②C.②③D.①③
2022-03-16更新 | 776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数学试题
10 . 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的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在少室山上倚石俯瞰,脚下峰壑开绽,凌嶒参差,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气势.山峰间云岚瞬息万变,美不胜收.如图,某人在山脚A处(海拔约为350米)测得观看日出的最佳观测点B处的仰角约为45°,此人沿着坡角为30°的山路AD走了1050米到达休息点D,此时测得B处的仰角约为75°,则B处的海拔约为______米.
2022-03-11更新 | 340次组卷 | 3卷引用:思想04 化归与转化思想(练)--第三篇 思想方法篇-《2022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讲练测(浙江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