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求递推关系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自然状态下的鱼类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为持续利用这一资源,需从宏观上考查其再生能力及捕捞强度对鱼群总量的影响. 用表示某鱼群在第n年年初的总量,,且.不考虑其它因素,设在第n年内鱼群的繁殖量及捕捞量都与成正比,死亡量与成正比,这些比例系数依次为正常数abc
(1)求的关系式;
(2)猜测:当且仅当x1abc满足什么条件时,每年年初鱼群的总量保持不变?(不要求证明);
(3)设,为保证对任意,都有,则捕捞强度b的最大允许值是多少?证明你的结论.
2023-03-09更新 | 573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 数学归纳法及其变种 微点2 数学归纳法的变种
2 . 如图,已知曲线及曲线.从上的点作直线平行于轴,交曲线于点,再从点作直线平行于轴,交曲线于点.点的横坐标构成数列

(Ⅰ)试求之间的关系,并证明:
(Ⅱ)若,求证:.
2021-08-23更新 | 35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数学试题
3 . 观察下列三角形数表,数表(1)是杨辉三角数表,数表(2)是与数表(1)有相同构成规律(除每行首末两端的数外)的一个数表.

对于数表(2),设第行第二个数为)(如).
(1)归纳出)的递推公式(不用证明),并由归纳的递推公式求出的通项公式
(2)数列满足:,求证:.
2017-05-04更新 | 3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
4 . 在数列的第项与第项之间插入个1,称为变换.数列通过变换所得数列记为,数列通过变换所得数列记为,以此类推,数列通过变换所得数列记为(其中).
(1)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1,项数为,其前项和为,若,求数列的项数;
(2)若数列的项数为3,的项数记为
①当时,试用表示
②求证:
昨日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4届高三5月考前指导数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观察下面的图形及相应的点数,回答

(1)写出图中点数构成的数列的一个递推公式;并根据这个递推公式,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是数列的前项和,证明:.
2023-11-29更新 | 365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数学试卷
6 . 某校为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组织学生参加安全知识答题竞赛,每位参赛学生可答题若干次,答题赋分方法如下:第一次答题,答对得2分,答错得1分;从第二次答题开始,答对则获得上一次答题得分的两倍,答错得1分.学生甲参加这次答题竞赛,每次答对的概率为,且每次答题结果互不影响.
(1)求学生甲前三次答题得分之和为4分的概率;
(2)设学生甲第次答题所得分数的数学期望为
(ⅰ)求
(ⅱ)直接写出满足的等量关系式(不必证明);
(ⅲ)根据(ⅱ)的等量关系求表达式,并求满足的最小值.
2023-09-10更新 | 36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数学试题
7 . 甲、乙、丙三个小学生相互抛沙包,第一次由甲抛出,每次抛出时,抛沙包者等可能的将沙包抛给另外两个人中的任何一个,设第)次抛沙包后沙包在甲手中的方法数为,在丙手中的方法数为.
(1)求证:数列为等比数列,并求出的通项;
(2)求证:当n为偶数时,.
2023-06-11更新 | 1035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五校(蒙城一中涡阳一中、淮南一中、怀远一中、颖上一中)2023届高三第二次五校5月联考数学试题
8 . 某企业的产品以往专销欧美市场,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下,欧美市场的销量受到严重影响,该企业在政府的大力扶助下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并基本形成了市场规模;自月以来的第个月(月为第一个月)产品的内销量、出口量和销售总量(销售总量内销量与出口量的和)分别为(单位:万件),依据销售统计数据发现形成如下营销趋势:(其中为常数),已知万件,万件,万件.
(1)求的值,并写出满足的关系式;
(2)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销售总量一直小于万件,并判断总销量是否逐月递增,说明理由.
2023-07-03更新 | 26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进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9 . 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浓度为10%,20%的某种溶液500ml,同时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取出100ml溶液,将其倒入对方的容器并搅匀,这称为一次调和.记,经次调和后,甲、乙两个容器的溶液浓度分别为
(1)试用表示
(2)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并求出的通项.
2023-07-04更新 | 1233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19 数列应用题的解法 微点1 数列应用题的解法
10 . 数列的前n组成集合,从集合中任取个数,其所有可能的k个数的乘积的和为(若只取一个数,规定乘积为此数本身),例如:对于数列,当时,时,
(1)若集合,求当时,的值;
(2)若集合,证明:时集合时集合(为了以示区别,用表示)有关系式,其中
(3)对于(2)中集合.定义,求(用n表示).
2023-05-23更新 | 539次组卷 | 4卷引用:2017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考三模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