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08 道试题
1 .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公差为d,若,则______
2024-03-29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一章数列章末十六种常考题型归类(1)
2 . 记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且,则(       
A.B.为递增数列C.的最小值为D.
2024-03-29更新 | 42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一章数列章末十六种常考题型归类(1)
3 .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 ,若,则       
A.54B.63
C.72D.135
2024-03-29更新 | 904次组卷 | 2卷引用:数学(北京卷02)
4 . 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则的值为(       
A.16B.18C.24D.36
2024-03-27更新 | 289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一章数列章末十六种常考题型归类(1)
5 . 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且的图象关于点中心对称,若,则__________.
2024-03-27更新 | 594次组卷 | 3卷引用:压轴题05数列压轴题15题型汇总-3
6 . 南宋数学家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和《算法通变本末》中,提出了一些新的垛积公式,所讨论的数列与一般等差数列不同,前后两项之差并不相等,但是逐项差数之差或者高次差相等.对这类高阶等差数列的研究·杨辉之后一般被称为“垛积术”.现有高阶等差数列前几项分别为1,4,8,14,23,36,54,则该数列的第21项为________.
(注:
2024-03-26更新 | 285次组卷 | 2卷引用:模块三 失分陷阱2 不会从情境中抽出数列模型或关系
7 .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则“”是“是递减数列”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024-03-25更新 | 825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1(北京专用)

8 . 已知数列与数列满足下列条件:①;②;③,记数列的前项积为.


(1)若,求
(2)是否存在,使得成等比数列?若存在,请写出一组;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求的最大值.
9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最早可见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著作《胁子算经》卷下第二十六题,叫做“物不知数”,原文如下: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现有这样一个相关的问题:被除余且被除余的正整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记数列的前项和为,则的最小值为(       
A.60B.61C.75D.76
2024-03-25更新 | 836次组卷 | 5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北京专用)
10 . 已知在等差数列中,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当n为何值时,数列的前n项和取得最大值,并求最大值.
2024-03-25更新 | 26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一章数列章末十六种常考题型归类(2)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